与临床医学渐行渐远的检验科

检验科,是每个医生日常工作中都要打交道的科室。

一份份血液样本,一份份尿常规、粪常规、乃至各种细菌培养、生化检查。可以这样说,离开了检验科,基本上现代医学的所有科室都要瘫痪。

他们一直纠结于「医生」和「技师」之间的身份认同,并且随着国家的一份份政策调整而命运改变。

五年制:从希望到失望

新中国的检验医学教育始于50年代初的中专教育,以培养初、中级检验人才为主,7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大专层次的教育,而这两个阶段的检验教育以培养技术人才。

但大部分医学高校仍然是五年制检验:在院校教育阶段,除了学习检验专业的相关课程外,还必须学习临床专业的课程(包括诊断学、内、外、妇、儿等),在实习阶段也要进入临床实习一段时间。

与临床医学渐行渐远的检验科

四年制:渐行渐远

为了结束这种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相互矛盾的尴尬局面,教育部在 2012 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中,将原目录中的「医学检验(100304)」修订为「医学检验技术(101001)」,授予学位由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

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自 2013 年起按新目录执行,在校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仍按原专业目录执行。

与临床医学渐行渐远的检验科
与临床医学渐行渐远的检验科

管它春夏与秋冬

虽然融入临床的进程一直不太顺利,但检验专业在自己的实验室内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手工的方法逐渐被淘汰,半自动也已经不是考虑的对象,全自动仪器和流水线才是一个高大上实验室的身份象征;各种实验室认可也蓬勃发展,CAP 和 ISO15189 轮番上阵,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当我们对我们的临床同事大谈特谈精密度、准确度、不确定度时,我们是否发现他们仅仅希望我们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他的病人怎么了;

当我们把报告做的越来越精致全面,数据、文字、图片轮番轰炸时,我们是否发现这样的报告反而不如一个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沟通,对临床同事更加有用;

当我们把海量的新的检测项目推向临床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临床同事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告诉他他的病人该做哪些检验项目;

当别的辅诊科室都在积极向临床靠拢,积极参与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检验却在与医学渐行渐远的道路上狂奔,躲进自己的实验室做别人看不懂的学问。但是,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检验是要为临床为病人服务的,脱离了这个坚实的土壤,再美丽的花也结不出漂亮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张守华,秦宇彤,陈俊国,等.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形势及策 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29(1):17-18.

[2] 马少宁,姜远. 我国大陆医学检验教育规模与美国及台湾地区之比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 24.

[3] 吴爱武.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一些困惑与思考[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2) : 1525-1526.

[4] 张继瑜,王 前,郑 磊. 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改革实践[J]. 医学信息, 2011( 8) : 1261-12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