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的需肥高峰期是哪幾個時期,該怎麼施肥?

彝州老趙


萵筍即為萵苣,其口感爽脆,深受大眾消費者的喜愛,然而種植萵筍要想高產,肥料的使用是離不開的,當然施肥也要科學配方,掌握需肥高峰期,才能讓萵筍能夠充分吸收,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那麼萵筍需肥高峰期有哪幾個時期呢?又該怎麼施肥呢?



萵筍需肥高峰期及施肥方案

一.首先要帶足底肥,這也是為萵筍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施足底肥:首先底肥一定要帶足,因為萵筍根部分佈不深,而且帶足底肥才能使萵筍正常生長,同時也是為萵筍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底肥一般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當然也可以適當施一些磷肥、草木灰等。


二.其次定植後也是需肥高峰期,可進行兩次追肥,有效促進萵筍生長

定植追肥:定植後也是萵筍需肥高峰期,當然這也要根據種植季節進行合理追肥。一般萵筍定植後便可追肥,而定植後15天左右則可以進行二次追肥,追肥還是以腐熟農家肥為主,每畝可施腐熟人糞尿700-1000kg。

三.最後便是蓮座葉及肉質莖膨大期,這也是決定萵筍高產的重要因素

萵筍進入萵筍蓮座期需要一定的營養,不僅要注意多施氮元素肥料,還要適量補充鈣、鐵等元素肥料。在蓮座葉長成至肉質莖膨大期,每畝可隨水衝施三元複合肥30-35kg。不過在萵筍收穫前15-20天內不能施速效氮肥,而且在採收前10天要停止澆水。

萵筍施肥注意要點

萵筍生長對土壤要求比較高,而且萵筍旺長期的需肥量非常大,尤其在鉀元素的要求更要高些。正常在萵筍定植後可全程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每隔7-10天噴施一次,可有效提高萵筍品質和產量。



綜上所述,萵筍需肥高峰期為底肥、定植後及蓮座期和肉質莖膨大期。總之,萵筍的高產離不開肥料的施用,尤其要掌握萵筍需肥高峰時期,對應需肥高峰期進行合理施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萵筍的產量。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免費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等三農資訊。感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提到萵筍大家都很熟悉吧,我們經常會吃到的蔬菜。萵筍也就是萵苣,很多人都被這兩個名字弄糊塗了,別誤會,其實萵筍和萵苣就是同一種植物哦,或者說萵筍是萵苣的一種,我們平常說的青筍也還是它。它的葉子也能吃,味道更多了一點蔬菜的甘甜味,放在火鍋裡也是很好吃的。一般可以味道鮮美,燒、拌、熗、炒等烹調方法,也可用它做湯和配料等。味道鮮美,維生素含量也高,多食用對身體很好,在食療方面有很好的功效,這麼多好處,因此在市面上是十分暢銷的,那麼種過萵筍的都知道種植萵筍的關鍵在於施肥,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如何施肥?可以取得較高的產量。

一、需肥特徵

  萵筍為直根系,根淺而密集,多分佈在20-30cm耕層中,適於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微酸性壤土中栽培。萵筍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在生長初期生長量和吸肥量均較少,隨生長量的增加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也逐漸增大,尤其到結球期吸肥量呈“直線”猛增趨勢。萵筍整個生育時期對鉀肥的需求量最大,氮居中,磷最少,同時還需鈣、鎂、硫、鐵等多種中微量元素。針對萵筍的需肥特點,施肥應以基肥為主,並掌握好追肥技巧,無論是葉用萵筍還是莖用萵筍都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搞好各生育時期的追肥,以滿足生長需求。

  二、施肥技術

1、施足基肥:基肥施足是萵筍早髮狀苗的基礎,基肥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為萵筍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提供持續充足的養分。一般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軟化疏鬆,土層深厚透氣性好,肥沃,灌排方便的田塊。深冬翻33~40釐米,使土壤風化,早春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500~3000公斤,或有機無機復混肥300~400公斤,45%碳補飽複合肥﹝20-20-20﹞,並補施鈣、硼、鋅等微肥。連續深翻多遍,拌勻土肥,整平地面。

2、合理追肥:莖用萵筍的追肥方法又分春萵筍和秋萵筍。

  (1)春萵筍:一般在9月以後播種,施肥原則是“輕施勤施”。第一次追肥在移植後15天左右,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如史丹利25-15-5)8-10公斤兌水條施或穴施,施後覆土;立春後,植株開始迅速生長,此時可進行第二次追肥,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10-15公斤,結合中耕澆施;在植株封壟並開始抽莖時,應追施鉀肥,畝施硫酸鉀型高鉀復混肥(如史丹利17-6-22)15-20公斤。以後不再施肥,以免基部迅速膨大而開裂,並注意年內控制施肥,避免徒長,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2)秋萵筍:一般在6月以後播種,生長期長達3個月左右,除施足基肥外,定植後要合理施肥。緩苗後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如史丹利25-15-5)8-15公斤;團棵時第二次追肥,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復混肥15-20公斤,以加速葉片分化和葉片擴大;封壟以前,莖部開始肥大時第三次追肥,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酸鉀型高氮鉀復混肥(如史丹利24-10-14、17-6-22)15-20公斤,同時每畝可用0.3%磷酸二氫鉀50-60kg進行葉面施肥。|

俗話雖說,勤能補拙,但是在種植行業其實行不通,我們需要知道作物的特性,才能夠採取相對應的措施,最終才會達到我們期望的結果。所以,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要按照了解特性、針對特性進行管理的步驟進行,切不可怠工不學無術,現代種植和傳統種植已經完全不同了,想要更多的經濟收益,那麼一些必備的知識是少不了的。


川渝三娃子


萵筍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種植,具有較高的適應性,既能夠春種夏收,又能夠越冬栽培種植。現在市場上常見的萵筍有兩種:一類是尖葉萵筍,如成都尖葉子、重慶萬年樁、陝西尖葉白筍等,具有較高的耐熱性,能夠越冬栽培;一類是圓葉萵筍,如上海小圓葉、大圓葉、二青皮、陝西圓葉白筍等,耐寒性較強,主要是當作越冬春筍來栽培。萵筍在最近幾年時間裡,整體的種植規模和麵積都得到了倍數以上的增長,但相應的萵筍種植技術卻沒有得到普及,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種植的萵筍產量和質量都受到了影響。

  • 萵筍施肥的高峰期

在萵筍種植過程需要注意選擇優質高產的萵筍品種,做好水熱管理工作,預防不同時期萵筍可能產生的病蟲害,同時需要注意萵筍不同生長階段的追肥工作。萵筍施肥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則是“底肥施足,追肥輕施勤施”,施肥需要結合萵筍的具體生長條件,不能盲目的進行施肥。根據萵筍的生長規律來看,萵筍的需肥表現出以下特性:萵筍從發芽到立葉,其生長過程中需要的養分都是需要從儲存的養分獲得,施足底肥的原因就在這裡;旺長期是萵筍需要肥料最多的時期,這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需要及時的補充萵筍生長需要的肥料;結藕期以後莖幹和葉片中的養分就會逐漸轉移到蓮子和藕上,需肥量會相對降低。

萵筍對不同肥料的需求量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在施肥過程中要結合萵筍的需肥量大小來配製肥料。氮磷鉀三種影響萵筍生長的重要化肥元素中,鉀元素的比重是最大的,氮肥次之,磷肥排在最後,配製比例按照3:2:1來進行配製即可。相關文獻顯示,氮肥能夠在萵筍生長中起到促進莖葉生長的作用,莖葉能夠長的更加寬大,具有生命力;磷肥則是能夠促進萵筍根系的生長,促使其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營養;鉀肥是萵筍需求量最大的,其能夠促使萵筍中澱粉的形成,提高萵筍的營養價值。

  • 萵筍該怎麼施肥

萵筍的施肥在前面講的已經很多了,注意基肥為主,追肥少施勤施,尤其是在萵筍的旺長期則需要更加註意追肥工作的開展。在萵筍施基肥的時候儘量選擇腐熟以後的有機肥,有機肥的使用能夠幫助萵筍在生長期間獲得較為良好的生長環境,尤其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上會發揮很大作用。萵筍的追肥一般開展三次即可,分別是萵筍1-2片立葉的時期,預計是在萵筍定植以後的30天左右;萵筍5-7片立葉的時候,預計是在萵筍定植以後的50-60天左右;萵筍結藕開始時,又被人們稱為追藕肥,注意鉀肥的施用量要多一些。

萵筍施肥看似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但需要注意的事情卻有很多,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施肥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追肥,追肥過多很有可能會給萵筍的生長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導致燒葉問題的出現;二是在不影響萵筍所需營養的前提下,種植戶應該多施有機肥,有機肥對土壤的破壞性對相對小一些,能夠起到修復土壤的效果。

施肥只是萵筍種植過程中保障產量的措施之一,想要真正的提高萵筍產量還要綜合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來考慮,比如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同階段的萵筍對肥料需求量的差異是比較大的,施肥過程中最好按照相關要求來操作,尤其是肥料中氮磷鉀的配比,不然就有可能造成營養的浪費,整體的吸收會受到影響。隨著地區規模化萵筍種植的開展,專業的萵筍種植技術人員會越來越稀缺,種植戶需要面對的壓力會更大,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中則需要則需要更多的市場思維和渠道思維,不然很有可能就會虧本。


老農民說事


萵筍農村常見蔬菜之一,在我們這裡種植萵筍基本都是種植越冬萵筍。越冬萵筍一般都在初冬的下旬至冬月的上旬種植,收穫時間在晚春的中詢,這個剛剛好可以解決在這青黃不接之時自家地裡也有蔬菜吃,因為這時大部分冬季蔬菜已經沒了,夏季蔬菜還沒有成熟。


萵筍生長可分為這麼四個時期:發芽、幼苗、蓮座、肉莖,當然還有一個時期就是花果期,不過對於我們種植蔬菜來說現在大部分都不自己留種,這一時期就忽略。

萵筍對於營養需求量最大的時期集中在蓮座及肉莖這兩個時期。萵筍整個生長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一般露地種植越冬萵筍需要110多天以上。而萵筍蓮座期的整個時間在25天左右,肉莖形成時間在30天左右。

萵筍蓮座期及肉莖形成期主要是對氮、鉀這兩種肥需求量巨大,特別是氮肥。所以在這兩個時期施肥主要是以氮肥為主,鉀肥為輔進行施肥。

在萵筍蓮座期可以用尿素每畝20斤,配合10斤複合肥進行施肥。隔半月左右每隔一星期可以用稀薄人尿糞水結合澆水一起進行追肥。

在萵筍肉質形成期時同樣需要補充營養,同樣是每畝用尿素20斤,硫酸鉀10斤進行追肥。在這期間還得注意把肉質莖上的下部區域多於的葉片去除,這樣第一可以減少無謂地營養消耗,第二增加通風透氣及光照,這樣就能促進萵筍生長提高產量及質量。

以上是對於萵筍需肥高峰期地追肥一些建議,歡迎指正及討論。


小曉農民


您好!我是瑩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萵筍又叫萵苣,是我們常吃的莖類蔬菜。萵筍的莖,脆而嫩,葷炒,素炒都很好吃。吃萵筍不單是吃它的肉質莖,它的葉子也可以用來打湯或者爆炒,是不錯的葉子菜哦。在瑩姐的家鄉,現在正是種植越冬蔬菜的時候,其中萵筍就是我們本地種植的越冬蔬菜之一。

種植萵筍,要先播種育苗,再移栽定植,那麼萵筍的需肥高峰期是哪幾個時期,該怎麼施肥?


冬前對萵筍管理主要是控上促下,就是控制萵筍的上部生長,促進根部生長,所以萵筍的需肥高峰期是移栽成活後返青期、進入蓮座莖膨大期前、採收前一個月。

  1. 移栽成活後返青期。從原來的育苗地移栽定植的萵筍苗會有一段緩苗期,也就是新苗要適應新的土壤。定植的萵筍苗在3~5天返青後就要追肥,促使萵筍苗的根系和葉片生長。每畝追腐熟農家有機肥2000千克,施碳酸氫銨15千克。
  2. 進入蓮座莖膨大期。這個時期追肥對萵筍的莖株大小起到關鍵的作用。若這個時期脫肥,會造成萵筍莖易老而纖細,所以在萵筍進入膨大期時要及時重施大肥,利於萵筍莖膨大,每畝施尿素30千克,結合中耕除草進行。
  3. 開春暖和採收前。開春前天氣回暖,為了促進地上部分生長,防止萵筍因缺肥變老,在採收前的一個月,適當追施碳酸氫銨40千克,再加淋稀糞水500千克,施肥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總結:以上就是瑩姐根據自己的種植經驗撰寫的萵筍需肥的三個高峰期,種植萵筍,除了施好肥,澆好水,保持土壤的溼潤,還要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病蟲害的防護措施,萵筍根莖膨大後及時採收。

桂南瑩姐


種植萵筍在咱們南方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來種植,第一個種植時間在十月份,這個時期種植的窩筍主要是用來冬天過冬,過年的時候吃,第二個時期就是在二月份的時候,種植的窩筍用來春天煮泥鰍鱔魚吃,而且窩筍的葉子吃不贏時,可以把它們曬乾用來蒸梅乾菜吃,反正沒有浪費了的是吧。

種植窩筍需要的肥料確實大,如果你施肥不及時的話,地裡的窩筍會出現杆細葉黃停止了生長髮育,嚴重時還會出現早期窩筍抽薹開花減產的現象發生,導致窩筍品質降低,收穫不盡人意,所以種植萵筍掌握好施肥期較為關鍵。

那麼種植萵筍需肥高峰期有哪幾個呢?施肥的作用又是什麼?下面七星老農與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吧!

種植萵筍需要的第一個肥料高峰無凝是底肥了

底肥在咱們農村種植蔬菜時,一般情況下放的都是些發酵好的人畜肥料與菜餅肥,既泡鬆土壤,肥效高,肥效期又長,種植萵筍如果你底肥十足的話,萵筍苗就會出現穩蔸快,新根多,萵筍就會生長得枝繁葉茂的了。

種植萵筍需要的第二個肥料高峰期就是,移栽半個月時間以後的中耕鋤草施肥。

一般情況下來說,萵筍移栽穩蔸半個月時間以後,天干澆水,天氣下雨會導致土壤板結,生長雜草的,這時候我們有必要來一次中耕除草施肥了是吧。

第二次中耕除草肥料怎麼施?如果你萵筍移栽種植時放足了底肥的話,第二次施肥就以施含氮量高的水肥為主,譬如說咱們農家的人畜尿,人糞稀釋後澆萵筍長苗最佳的了,沒有人畜肥料的農戶,可以用一點尿素碳酸氫銨兌水澆苗也行,因為萵筍移栽還只有十五天的時間,這時候的萵筍苗小,還是建議大家澆肥時還是以清淡一點的肥水為主,以免肥水含氮量高了燒根死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種植萵筍需要的第三個高峰期就是,移栽種植時間在一個月以後,這時候正值萵筍生長髮育的高峰,施肥相當的重要了

萵筍移栽一個月以後,正是它們生長髮育的高峰期了,這批肥料不能少,主要是以氮磷鉀施肥為主,如果你這批肥料不施好省掉的話,那你種植的萵筍苗就會長不起來的,今後就會長得杆細葉小,皮粗內少的,很容易老化,嚴重時還早早抽薹開花停止了生長髮育了。

種植萵筍需要的第四個高峰期就是,移栽種植後的第二個月時間裡,這時候是萵筍杆的膨大期了,需肥較大的,必須要重視這次施肥。

萵筍苗移栽種植兩個月時間以後,進入了萵筍杆的膨大期了,這時候給萵筍追的肥料,就相對前期幾次追肥量可以大一點兒了,這次追肥可以採取條溝的形式追肥,辦法就是在每一行萵筍的行距中,用小鋤頭挖一條25cm深的土溝,把複合肥料,或者是化酵好的雞豬糞肥料施於土溝中,面上再用泥土覆蓋住,讓肥料被萵筍慢慢地吸收去就行啦。

所以七星老農回個人認為,種植萵筍需要的肥料高峰有四個,第一個高峰期無凝是移栽種植時放足底肥,這次底肥最好以化酵好的土雜肥料為主;第二個高峰期就是萵筍移栽種植半個月時間時候,進行中耕除草施肥,這次施肥最好以人畜糞便,碳銨尿素兌水稀釋潑灑為主;第三個需肥高峰期就是萵筍移栽種植一個時間以後,主要是以氮磷鉀施肥為主,為萵筍壯杆增葉;第四個需肥高峰就是萵筍生長髮育兩個月時間以後,以條溝的形式進行入土施肥,這次施肥主要以土雜肥料與複合肥料主,採取培土的形式追肥,對於萵筍的膨大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正常來說,莊稼生長過程中是不需要額外大量的補充氮的,頂多就是使用一些尿素一類的化肥。使用液態氮施氮肥難度較大,且很難控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