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表面是大人,心里却脆弱的像婴儿,一碰就碎?

浪荡的小溪


巨婴。

心理状态永远处于婴儿阶段。

神经系统永远不发育。

家长不适当的保护。没有及时建立条件反射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比如,把尿。满月把尿是建立正常的条件反射。

有的一岁两岁还带尿不湿,就严重延缓了孩子神级系统条件反射的正常建立。搞得两岁孩子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没有建立起来大脑皮质高位中枢与脊髓低位排尿排便中枢的联系。就延缓了大脑皮层的正常发育!


彭如心老师


一个人心理的成长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校老师、玩伴、同学、朋友,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对他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深刻的当属家庭,然后是学校,成年之后成为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塑造一个人的三观,家庭是给孩子打地基的,如果地基不牢,房子再华美也会倒塌,一个人易碎的三观就来自于基础没打牢的家庭。

人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源于三种能力的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大多心理脆弱的人都是在人际关系这块没有培养起来,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如拒绝跟人交往以及所谓的社交恐惧症,啃老,宅男宅女,被人一说就哭,动不动就发脾气等等。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有的人看上去很热情,朋友很多,实际上可能和朋友之间存在很多隔阂,孤独感很强,有的人看上去跟家长人很亲,实际上只是表面,有的人很能干,但是人际关系这块就是欠缺。

其实,只要我们的人际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加强,心理都会很脆弱的,只不过有些人外显,有些人不露出来而已。


文化新思维


巨婴心理的形成,源于父母的两个教育错误:

1)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

看似百依百顺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变相的伤害。

2)凡事都替孩子包办

孩子还小的时候,几乎都会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

怕摔着,怕碰着,怕衣服穿少了,怕吃饭不可口,怕在外受人欺负等等,恨不得把一切都为孩子包办起来。

长大后,帮填志愿、找工作、找房子,也是每一样,都希望帮孩子做好决定,铺平前方的路。

这是保护,也是控制。

在父母的强烈控制下成长的孩子,成长的只是身体,而非心智。

真正的爱,不是事无巨细的万事包办,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