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了解些处世“规矩”能少走不少弯路

最近一位同事的处室调整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从一个相对强势、比较忙的处室调到一个“闲散”处室,美其名曰“可以歇歇”了,但大家心知肚明估计是因为跟领导拍桌子的缘故。年轻人火气大、火力旺,但控制不好,就容易变成“核武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在体制内,往往是杀敌没有、自损前程。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有行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体制内也不例外,这些规矩就像限定前进方向的“信号灯”,想平稳顺利的前行,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请小心,尤其不能往“路边石”外开,“容易翻车”。今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体制内的一些规矩,一块总结一下需要了解的、注意的事,共勉共励。

1. 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很重要

每天早晨上班,不能说西装革履,最起码要干净整洁,就算你爱穿牛仔裤,也尽量搭配一双休闲皮鞋,太休闲的话在企业可以在体制内不行。头发爱出油的,每天要坚持洗头,女孩不要染奇特的颜色,尽量不要留长指甲、男同志尤其注意。说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一定跟宋晓峰似的那么响亮,但别嗲嗲的。

2. 早来晚走,多干会累不着

这条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不要看那些老同志,上班到点来、下班到点走,他们年轻那会可不是这样的。早晨早来会,打扫打扫卫生;晚上晚走一会,整理整理工作。曾经有位同事,每天早晨7点半必到单位,雷打不动、风雨无阻,领导暗中观察了很长时间,结果就是他提拔的比较早。八小时之外的机会不多,能把握住的人也不多,可能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都没有机会,但只要每天坚持,转化为一种习惯,一定有一天会让你这个敬业的人得到回报。

3. 少说多听,说话沉稳大气

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他们说话的时候,多聆听少插嘴,哪怕你觉得他们说的不对或者你有更好的真知灼见,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体制素养。该说话的时候,声如洪钟、沉稳大气,急事慢慢地说、大事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有些人天生害怕领导,说话跟蚊子似得,给人以唯唯诺诺的感觉,越怕说错越容易出错,大大方方地说,没人能把你怎么地,领导也是人。

4. 累了找合适的机会发泄少发牢骚

工作如果太累、压力太大,想办法找一个合适的途径发泄出来,不要在单位发牢骚,牢骚满腹的人不但工作会更累,而且容易落下个不担当的口碑。也不要把牢骚发在朋友圈,尤其是领导和同事都是好友的情况下,有些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然如果你有别的目的,特定的场合适当的人发发牢骚是可以的。

5. 踏实工作不要耍小聪明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工作量不大,就算偶尔加班,也不会累出毛病,所以对待工作一定要认真、踏实,领导和同事都会喜欢那些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善于解决困难的人,投机取巧、心术不正的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尤其是你工作在一个非常注重口碑的环境里。

6. 默默点赞有时比当面夸效果好

其实人都有被认可的心理诉求,小孩这样、大人更是如此,但在单位当面的夸人有时候会有人觉得你假,所以闲着没事一定要把同事的微信都加上,有发朋友圈的默默地点个赞,或者在微信运动点个赞,让人觉得你在关注他而且很在乎他(她)。

7. 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也有别的颜色

大家都知道两口子过日子迁就一下万事大吉,工作更是这样,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怎么做更好。在单位说话不要把话说死,不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有时候结果真的很难堪。做事更是如此,你的思路对也要迁就一下别人,现在不是有理走遍天下而是有理让三分走遍天下。

8. 汇报工作心中要有点“数”

给领导汇报工作前,一定把相关工作了解透彻再进去,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问到什么都能信手拈来,一问三不知“印象分”会骤降。当然,简单的工作要简单的说,之前有个同事给领导汇报工作习惯从古代谈起,弄得跟毕业答辩似得,后来领导都害怕见到他,就很少让他去汇报了。

9. 酒可以不喝活动多参加

现在大家都重视健康,所以喝酒喝的烂醉的少了,死命劝酒的也少了,参加活动可以找个诸如过敏等的理由不喝酒,但一定记住不喝就永远不喝,不要一会喝一会不喝,要不然大家会认为你不实在。酒可以不喝,但单位组织的活动不能不参加,去了不是为了喝酒,是加深一下感情,可以多听听平常听不到的单位的事。

10. 嘴甜物业阿姨都会帮你

不管在什么样的单位,不管感觉自己多牛掰,一定学着嘴甜一点,遇到门卫大叔说声辛苦了,看见物业阿姨说声早上好,久而久之,这些人就视你为自己人,他们每天都在各个部门、各种群体中默默无闻的穿梭,信息比你要掌握的多。

欢迎添加关注,深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