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庙宇守护神 - 天王殿韦陀菩萨

禅源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是浙江名刹之一。禅源寺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属临济宗,远播东瀛。

韦驮菩萨应迹道场 - 西天目山禅源寺韦驮殿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 也有守护庙出家人的用意。在台湾如果有机会到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在佛教寺院中,担任护持僧众、宏扬佛法的任务。

庙宇守护神

帝释天是古印度佛陀神话中的天神,相传释迦佛去世之后,诸天神与众王商量火化释迦佛的遗体,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此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向诸天与众王说道,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必须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养。当时有一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子,韦驮见状奋起直追,霎时将罗刹鬼擒住,取回佛牙舍利子,诸天神与众王赞扬不已,认为韦驮可驱邪除魔,保护佛法。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大法轮转三洲,以利益化生,救济一切众生为本誓。《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一书中记载韦驮护法的事,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庙,于夜间烧起一场无名火,当夜正逢一位小沙弥睡在韦驮佛像之下,梦中看见一位身穿金甲,状似韦驮护法者对他说道:「庙中失火,赶紧逃生。」小沙弥忽然惊醒,果然看见寺中大火焚烧,情急之下,扛起韦驮塑像,就往庙门外跑。 大火猖狂至极,经过一夜焚烧,一直到早上,众人察看灾情时,发觉寺庙满目疮痍,只有韦驮塑像矗立门外安然无恙。韦驮塑像有几百斤重,必须数名壮汉出尽全力,方能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弥竟然可以独力背起,可见韦驮之灵验。 韦驮是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 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

形象以及含义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时常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

其形象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拿金刚杵,有时以杵筑地,有时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韦陀面如童子,表示对佛教怀有赤子之心;头戴凤翅兜鍪(móu)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手持金刚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辅正、除魔卫道。

在中国的寺院殿宇里原印度血统的韦陀已经汉化了,成了一名地道的中国武将,英俊威武。他身披铠甲,手持金刚杵,降魔去妖,威风凛凛。天王殿中所塑的韦陀,一般具有两种站立的姿态:一个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而立;一个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前者双手合十,表示此地是十方丛林,欢迎来客,远游的行脚僧可安心住下。后者则示本寺不接待来僧挂单,行脚僧不要自讨没趣,最好另投山门。

相关传说

相传佛祖座下的韦陀尊者和昙花有一段哀怨缠绵的故事。

传说昙花是一个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很灿烂,她爱上了一个每天为她锄草的小伙子,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把花神贬为一生只能开一瞬间的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个小伙子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可是花神却忘不了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尊者都会上山采春露,为佛祖煎茶,就选在那个时候开花!希望能见韦陀尊者一面,就一次,一次就够了!遗憾的是,春去春来,花开花谢,韦陀还是不认得她!故称: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护法韦陀菩萨圣诞日

农历六月初三!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早证菩提!


韦陀菩萨画像

山西双林寺千佛殿内韦驮泥塑的衣冠铠甲下让人似乎看到贲张的筋肉,全身形状如S形,看上去非但没有夸张不适,反而栩栩如生。其动作和眼神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天下第一韦驮菩萨。

明代泥塑韦陀菩萨像 - 双林寺千佛殿

长春万寿寺韦驮菩萨


白马寺韦陀菩萨像


青岛市观音寺韦陀菩萨像


普陀山宝陀讲寺韦陀菩萨像


四川 泰安寺韦陀菩萨像



明崇祯韦陀菩萨像 - 首都博物馆


明代韦驮立像 - 震旦博物馆


黄杨木雕韦陀菩萨像 - 民间藏品


明代铜漆金韦驮菩萨像 - 民间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