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传承艺术——僧帽壶

僧帽壶是壶式的一种,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

佛教文化传承艺术——僧帽壶

汲古斋藏品 居和堂 绿地满工全图案僧帽壶


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


佛教文化传承艺术——僧帽壶

汲古斋藏品 居和堂 满工全图案僧帽壶


明以后,随着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了紫砂器方面的制作,随之也将此器形移植到了紫砂壶上。

“僧帽”在历代是佛教圣洁之物,它是折射出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与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僧帽壶”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说明佛教文化已经渐趋世俗化了,并走进百家生活,影响着世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佛教文化传承艺术——僧帽壶

汲古斋藏品 居和堂 粉彩寿桃图僧帽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