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时才42岁,后宫佳丽三千,怎么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朱棣是继他父亲朱元璋之后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不过他没父亲那么幸运,朱元璋一生多子多孙,光儿子就有26个。朱棣这一生,总共有四子五女。四子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其中前三子皆是徐皇后所生,老四不知其母,且早夭。五女分别是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咸宁公主、长宁公主。令人惊奇的是,朱棣所有孩子都是称帝前所生,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却没有诞下一儿半女,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棣身边缺不缺女人?

朱棣作为一代帝王,身边自然是不缺美女的。《明史·后妃传》只记了朱棣的三个女人,徐皇后,永乐五年去世。王贵妃,永乐七年封贵妃,永乐十八年去世。她应该是继徐皇后之后朱棣最信任的女人了。朱棣晚年性格暴躁,脾气古怪,幸得王贵妃在一旁调护,太子、诸王公大臣皆倚仗贵妃得以生存。权贤妃,朝鲜人。她填补了徐皇后死后朱棣的情感空白,只可惜永乐八年和朱棣出征,死在路途中了。《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永乐年间,朝鲜向明朝进贡了许多美女,其中有妃号的只有四个,即任顺妃、李昭仪、吕婕妤、崔美人四人,他们的父亲都在朝为官。

说朱棣身边缺女人吧,可总有很多人想方设法给他送,说他不缺女人吧!数来数去有名字的也就几个。跟他父亲朱元璋比起来,算是少得可怜了。既然朱棣身边并不缺生育对象,就不可能每个妃子身体都有问题,最有可能的是朱棣身体不行。

朱棣屠杀三千孤宫女的传闻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记载,永乐八年,朱棣心爱的权贤妃死在北伐的途中,有位姓吕的宫女跑来告密:“贤妃是一个来自朝鲜姓吕的宫女毒死的。”痛失爱侣的朱棣勃然大怒,一下子就诛杀包括朝鲜吕姓女子在内的好几百宫女。事后证明,朝鲜吕姓宫女毒杀贤妃纯属子虚乌有,是吕姓宫女因为嫉妒故意陷害朝鲜吕宫女的。十年后,王贵妃离开人世。朱棣正伤心,有人来跟他打小报告:“吕氏跟一个姓鱼的小太监结成了对食,很恩爱。”这要是放在往常,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是很普通很常见的事。但失去爱人的朱棣见不得宫女背着自己和太监恩爱。朱棣下令彻查此事,宫女吕氏和和太监鱼上吊自杀了。朱棣铁了心要将这件事扩大化,受牵连了两千八百人。有个宫女看不下去了,破口大骂“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意思是:“你自己阳痿,还不允许宫女找太监了?我们哪里有错?”虽然只有十几个字,但信息量足够大。

不过,我认为这个故事瞎编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叙述这个故事的唯一证人叫黑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说黑金在仁宗朝回到了朝鲜,但《明史》记录的却是据宣德年间(仁宗的儿子在位)来到大明,正统年间回到朝鲜(仁宗的孙子在位)。朱棣残忍屠杀三千宫女的故事,虚构的可能性较大。但有一句话叫做:“空穴来风”,或许朱棣的身体真的有问题,于是朱棣“阳衰”的传闻在民间流传,恰好被朝鲜的使者听去了,然后被朝鲜的史官添油加醋瞎写了一通。

朱棣的健康问题

朱棣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怎么好。洪武十九年(1386年), 二十七岁的朱棣生了一场大病。戴元礼给朱棣开了一剂猛药,当晚朱棣就排出了许多细蝗。估计是生了寄生虫有关的病。建文时期,朱棣常常借口生病以躲避朱允炆的攻击。他还借口病重请求朱允炆允许三个孩子回北平。想来朱棣身体不好,应该是大家所公认的。朱棣称帝之后,因为国事操劳,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后来经过太医的诊治,认定是风湿病。朱棣自己也承认:“我北征出塞,动至经年,为阴寒所侵而至。”永乐十四年,朱棣患了一场大病,更是每况愈下。朱棣晚年,迷恋上了丹药,吃了很多丹药,身体依然不见好转。所以说,朱棣称帝后没有孩子,很可能是体弱多病的身体已经不具备生育能力了。或者说,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治理国家上,已经没有心思想着再生孩子的事情了。

史书对朱棣的私生活很少记录,我们也只能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推断。真实的原因,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你们觉得呢?


参考书目:

张廷玉:《明史》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萧山,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