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在大学你真的学到东西了吗?有何分享?

7七秒钟记忆


大学是可以学到东西的。但能不能学到东西,完全取决于自己。大学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都是依赖于个人的自觉和管理,不像高中那样有那么多的纪律约束和严格管理。

理论知识方面。本人师范二本毕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觉得在大学学到了各类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哲学和法学方面的知识,很枯燥无味,但是都是专业的知识。同时,扩充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好处的,至少写论文时觉得自己肚里有货,下笔有资本。现在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觉得至今仍受益匪浅。

能力素质方面。通过参加学生会和各类兴趣协会,让本来木讷的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前人多讲话都脸红,讲话磕巴,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和教师资格证相关培训,让自己这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活动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自己主动去学,去竞争,去适应才获得的。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大学期间的勤工俭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有暑假打工和教育实践实习等等,主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敢于去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比如: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矛盾处理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切实的工作表现出来,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

如今,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毕业进入大学了,要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实践,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选择,也才能在出到社会后有更多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永安校尉


拿我自己来讲吧,我是双非本二生。所谓上学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是深有感触[流泪]我认为读大学最重要的是你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

我有一个朋友(一般这样开头的都是说自己啦[捂脸])大学里什么都有学,看起来生活很充实但是面对知识却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东西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没有去深究,你会的很多但这些大家都会,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但实话实说,大学里有很多机会。不少同学也抓住了这些机会,他们参加比赛忙碌活动,在各种磨炼中提升了自身能力。这也是他们以后就业或者考研的助力石[耶]。

再者,学历确实是块敲门砖。你不能否认他的重要性,往往认为学历不值一谈的人他的学历也并不太好。

总的来说,大学真的能学到东西,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要放眼于生活,要知道如何去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9,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b7e0209002d4ccb9e57007713f3510a

冯冯冯同学


看到这个问题,回想自己的大学,还是挺遗憾的,自己没有学到东西,但不影响我对大学学习的看法。

1.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其实与当下的应用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理工类的东西,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就大学而言,编程语言开设了:Delphi、java、c、c++等,其实感觉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而应该在于精,在内容的详实。

更加注重的是学习方法,在大学最该摒弃的是初高中形成的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教育学习方法,应该学习学术专研性的学习方法,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知识:

大学的知识,一般都是提纲挈领的东西,不会过多的深入,这个就需要自身不断的去专研,提升高度。回望当时同学,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的学习,学习编程语言C,还是只会“hello,world”,而学到好的,毕业2年就已经出了关于linux kernel的书籍,这就是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学习方向和方法上的差异。

如果还在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上的话,是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绩的。

3.人际交往:

大学相比于中学是更加开放的环境,需要学会去做人际交往,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而对于我来说,确实浪费很多时间,在应试学习上,应该去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以及达到互动的状态。这些才是出到社会中,迫切需要的能力。

4.时间管理:

大学的开放,有了更多的东西可以接触学习,那问题就来了,有限的时间就需要你做管控,如何去分配时间就至为重要了,学习、社交、职业方向,都是需要去思考的内容,所以需要你在这些内容上做时间平衡。考验你的综合能力,既要重点突破,又需要均衡向前。

这个也是工作多年后,对自己大学的反思和一些想法,不成熟的地方,还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