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数学老师教我要懒,语文老师教天道酬勤,谁对谁错?

用户4406468610108685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我们学习过程中,学习每个科目都有诀窍和方法。

1.数学老师说的懒应该是加引号的懒,其实是想让你多动脑,数学题,同一种题型只要方法掌握了,不管它怎么变,你还是能解答出来。这就是说我们做题时,不要疯狂刷题,要多动脑总结方法思路,这样学习数学会事半功倍。

2.语文老师说的学习语文要天道酬勤,也是很正确的。本来语文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学过的字词,古诗,要不断的复习才能掌握的牢固。想写好作文,就要不断的阅读,丰富自己的学历,这样肚里有东西,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所以,两位老师的说法都对。不管学什么我们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都能学得很好。


小李爱生活AA


你好!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作为从教20余年的小学教师,我觉得比较适合回答。我认为你所说的,数学老师教你要“懒”和语文老师教你“天道酬勤”,两者所占的角度不同,并不矛盾,原因有以下三点。

01 数学老师说的“懒”字,应该是加上引号的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鼓励你偷懒,其实并不是说让你懒惰不积极、不用功、不上进,而是让你充分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掌握规律,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拓展应用、迁移变通的目的。这样就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学会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变得轻松简单。所以有人说善于偷懒的人都是聪明的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02 语文老师教你“天道酬勤”,主要是说语文要大量听说读记

语文作为母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和数学有着很大的不同,数学掌握了一个公式就能解决无数道同类型的题目,有公式、定律、法则可套用,而学习语文,你记住了这个字词,并不代表就能够认读和书写那个字词。

语文老师经常让同学们要死记硬背,厚积薄发,不是没有道理的。学好语文要下大功夫,花费大量时间背诵好词、好句,好的段落、篇章,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够增强自己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自然就提升了。所以语文学习靠的就是勤奋刻苦,耍不得小聪明。

03 很多说法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俗语,听起来似乎相互矛盾。例如,古人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可又有云:大丈夫凡事要“当机立断者,不可优柔寡断。”那么这两种说法听起来就有些彼此抵触,但它们都揭示了一定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再比如,很多时候老师或长辈告诫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但我们也经常听到另一句劝告我们的话,即“该放手时就放手”,也是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补充,各有道理。需要把它们放在特定的背景、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注“王老师教语文”,期待与您共同探讨交流更多关于基础教育的知识与问题。


王老师语文微课堂


答,都对!学习数学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运用公式定理法则等解题。学习数学需要勤于动脑,懒于动手。虽然也需要记忆,但要记的东西不多。学习数学抄写写写点作用都没有。所以,数学老师教学生学习数学不必过分勤奋!尤其是不要抄!而语文则完全不同。读小学,即使不会思考问题,也不会防碍分数六七十分!只要勤于读书,勤于抄写,抄生词,抄词语,抄拼音,抄组词,抄重点句,抄古诗,勤于背诵,多做做基础训练即可。如果勤于阅读,思维可以,作文写得好,那肯定是语文尖子!尤此可见,语文学习是天道酬勤。数学学习,重在求同思维,如计算题,大家必须算出来的结果必须相同,是一就是一算出是二就不计分。而语文写作文却与别人无论是情节雷同还是语言雷同,老师改卷,轻则减分,重则记零。尤此可见,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思路不同,方法也不同。总之,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的教导都是正确的。回答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