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俚人后裔现在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越人之歌


俚僚僮等是扬越西瓯的原住民,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岭南苍梧古国阳禺古国的创建者,与古桂国、古符娄(傅缕)国相邻,秦拓岭南归为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国,俚僚人与秦人融合归汉,成为汉人。粤西俚人迟至隋末唐初归唐。只有少量入琼延续至今。粤东人是从符娄国(缚缕傅缕傅罗博罗)中分离出去的,原来部分是俚人,唐武德年间,俚帅杨世略以潮循二州降唐。此后广东地区少有俚人的记载,说明已大部分融入广东汉人之中。符娄国位于南海郡与闽中郡中间,早在《周书·王会》中就有记载,近年出土的墓葬中陏葬的鐘、鼎等精致文物可见当年越文化的文明程度,符娄既受南越文化影响,也受闽越文化影响,形成广东中较为独特的族群符娄人(广东人f、h不分,音变为福老人、河洛人),其后部分进入粤东山区丘陵地带演化为山哈人(解放后定名畲族)。而粤北山区的俚僚人融入僮人进入广西,成为壮族。概而言之,广东人主体是九黎后裔百越中俚(黎)僚人于秦代开始与北方汉人融合而来。


飞沙角下


东汉杨孚《异物志》上说得很清楚:“俚在广州之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村,各有长帅。”而包括潮汕在内的粤东地区,也同样是俚人的主要居住地。隋唐之际,俚人在粤东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杨世略是粤东最重要的大首领。据《旧唐书》所载,仁寿初,隋朝派出世袭南越大首领冼夫人之孙冯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冯盎因平僚之功被拜为汉阳太守,后随隋炀帝进攻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亡,冯盎返回岭南,聚众数万,占据20余州,自称总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粤东俚帅杨世略以潮、循二州之地,与冯盎同时降唐。可见,俚人不仅是粤东原住民,而且直至隋末唐初,势力还相当强盛,以至涯话区、潮州话、闽南话地区还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投隋降唐,唯俚帅之命是听,唯冼夫人之孙冯盎之命是从。在冯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的部将中,很多是西江陈氏、南合州陈氏、越州陈氏、罗州陈氏、泷州陈氏的首领及其子弟。由于陈氏力量的强大及四处播迁,如今的潮汕地区、闽南地区,陈氏也有广泛居住。

 粤东俚人是如何融合的呢?据唐朝《元和郡县志》记载程乡(今兴梅地区一带)户口时,还没有主、客户之分。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载户口,潮州也未有主客户之分,梅州则开始有主客户之分,客户多是瑶人、畲人。但客户也仅有367户。而据《元丰九域志》所载,仅仅将近百年之后,梅州客户即已剧增至6548户,潮州客户更多达17770户。到了南宋之后,作为粤东土户的俚人,居住在山里的部分逐渐融入到外来的畲人、瑶人中,一部分逐渐成为涯话族群中人,一部分迁走,一部分汉化。据澄海蔡英豪同志的调查,澄海程岗村,古时也是俚人的村寨。时俚人有二支,一住陇之南,即今之程岗;一住陇之东,即今之管陇村。唐代岗上小庙门联有“保俚安庶”字样,祀赵佗。(当地俚人)以出海打鱼为生,性格大方,慨慷重义,人称为“浪俚”,以别于山俚。今潮语有“浪裂”一词,当源于此。男人喜缠腰,着短裙,后沿变为水布,现代潮汕农民尚广为应用。程岗村的俚人,现在已经融合为汉族,见证了俚人“舍小成大,名无实存”的伟大精神。

  岭南各地(包括粤东)的俚人,也有迁入海南岛的,与原在岛上的俚人一起,发展为黎族。《辞源》注释“俚子”一词,便说是“古代对黎族的别称”。《元和郡县志》记载高州诚敬夫人的庙碑说:隋高祖时,海南“诸俚亡叛,敕夫人招慰”。可见,隋时海南黎族尚称为“俚”。俚人被称为“黎”,约始自宋代。西汉以前曾经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本土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

宋代,各类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为今天海南岛黎族的专有族称。南朝梁代,由于儋耳之地俚僚(包括黎族先民)“归附”冼夫人,由她“请命于朝”,而重置崖州。隋初,冼夫人率领所属归附隋朝,又以“和辑百越”有功,隋文帝还赐给她临振县(今三亚市)汤沐邑1500户。“三亚”就是俚人言语地名,意思是娅(亚)王的土地,冼夫人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娅王(女性首领)。

  由于潮州地区俚人汉化得很彻底,潮州地区的族属,早已不可识认。不过,如今的潮汕乡村,至今还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饶平黎坑、普宁乌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今属梅州的大埔黎家坪等,均应是当年的俚寨。

  古潮州包括今涯话区(部分)、潮州话、闽南话地区。清代以后的潮州只是指原广东潮州府地,主要是今汕头、潮州、揭阳、丰顺等地,称潮汕。全球约有4500万潮汕人。广东省内潮汕族群约25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1/5;潮汕籍香港同胞约150万人,约占香港人口1/5;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约2000万人,约占全国华侨1/3。



达视角


“俚”之称, 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吴人万震的《南州异物志》。 北宋时期李昉等学者所著的 《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四夷部· 六》,在“俚”条下引该书“广州南有‘ 贼’曰俚”, 并对“俚”的分布状况和社会情况作了简要描述。

南朝以后的史籍, 往往将“俚”“僚”并称。 这一合称最早出现于晋、宋时期裴渊的《广州记》。《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引该书说:“俚僚铸铜为鼓, 唯以高大为贵, 面阔丈余。 ”对俚僚制作和使用铜鼓的情况作了介绍。 此后,“俚僚”之称便不断见诸史籍。 如《南史》卷七八《夷貊传》说,( 南朝)宋时“广州诸山并俚僚, 种类繁炽”。 也有将俚当作僚的。《南史》卷五一《萧励传》说,( 南朝)梁时“萧励为广州刺史, 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 未几降附”。 此“俚帅陈文彻”,在《陈书》卷九《欧阳颖传》中又被称为“夷僚”:“左卫将军兰钦, 南征夷僚, 擒陈文彻, 所获不可胜计。”

“俚僚”实为岭南地区古代百越和濮等各族后裔的泛称, 包括了多种民族成分在内。 他们之间语言不通, 风俗各异。 唐、宋以后, 由于僮族、黎族、广东省高州市冼夫人雕像。瑶族等新的族称出现, 史籍中少见俚的记载, 可知此时俚已逐渐成为各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

据史籍记载, 东汉时岭南地区已有大量俚人居住。 到三国时, 交州、广州诸郡中, 有较多“俚”人分布。 如吴万震《南州异物志》说“: 广州南有‘ 贼’ 曰俚, 此‘ 贼’ 在广州之南, 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 往往别村, 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自古及今,弥历年纪。”这里是说,以今广西梧州、桂平、合浦、横县和广东恩平为中心的广西郁江、浔江及广东西江以南至南海海域的广大地区,方圆数千里的地域内,多有俚人居住。 多数学者认为, 此时一部分俚人已开始从雷州半岛向海南岛迁徙。 又据《吴书·薛综传》载,黄龙三年(231 年), 吴合浦、交趾太守薛综向孙权上疏曰“: 今日交州虽名初定,尚有高凉宿贼,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界末绥, 依作寇盗,专有亡叛逋逃之数。”吴曾在今广东徐闻置珠官县, 又改合浦郡为珠官郡。 此珠官郡就是合浦郡所在地。 薛综所说“未绥”之四郡, 正是万震所载俚人分布之域, 所谓“高凉宿贼”, 正是俚人。

晋时, 俚人仍居于交州一带。张华《博物志》说:“交州夷名曰俚子, 俚子弓长数尺, 箭长尺余。”此时的交州统合浦、 交趾、 新昌 、 武平、九真、九德、日南等七郡, 约包括今广西钦州 、合浦, 广东雷州半岛及越南大部分地区。

从南朝到隋初诸大姓“俚帅”的活动地域看, 俚人部落除部分到达桂北、粤北外, 大部仍然分布于广东西江, 以及广西浔江、郁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 至于桂西地区, 则未见有关俚人的记载。 南朝的经营和开拓, 也还没有到达这些地区。

自三国至唐宋, 不断有俚人迁到海南岛, 在这里定居下来。 后来, 他们成为黎族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潘雄认为, 海南岛的俚人后来发展成为“加茂黎”。

南朝至隋初时, 俚人的“长帅”已是岭南地区重要的政治势力。 俚人在其首领的带领下, 活动非常频繁。有不少俚帅因势力强大, 被封为所在地区的地方官吏或将军。

《北史· 令狐整传》载, 俚帅宁猛力“在陈时已据南海”, 实际上据有钦州之地。 隋灭陈后, 隋文帝杨坚拜宁猛力为安州(今广西钦州)刺史, 但宁猛力自认为“与陈后主同日生”“, 貌有贵相”,陈亡,理当代为天子,故不愿侍隋,骄倨侍险,未常入朝。 桂州总管令狐熙“申以交友之分, 其母有疾, 熙复遗以药, 猛力感之, 诣府请诣, 不敢为非”。 宁猛力临终, 嘱其子宁长真入朝,隋封宁长真为钦州刺史。

《北史· 斐佗传》载, 隋开皇初,“俚帅王仲宣退广州 , 遣其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贼立九栅, 屯大瘐岭共为, 声援”。 南朝梁承圣年间, 始兴郡治东衡州。 隋开皇九年(589 年)灭陈, 改东衡州为韶州 , 治今广东曲江。 大庚岭在姑兴县东北 172 里,“从此至水道所极, 越之北疆也”。 隋将裴矩、 鹿愿领兵讨伐, 高凉郡冼夫人(梁、 陈、 隋三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 进军至南海, 与鹿愿兵合, 王仲宣惧而溃散。 据 《隋书· 谯国夫人传》载, 打败王仲宣后, 冼夫人护卫裴矩巡抚诸州 , 苍梧( 今广西梧州)首领陈坦、冈州(今广东新会北)首领冯岑翁、梁化(今广东惠阳东南)首领邓马头、藤州(今广西藤县)首领李光略、罗州(今广东化州)首领庞靖等皆来参谒, 还令统其部落。 裴矩承制署诸渠帅(编者注: 渠帅指首领或部落酋长)为刺史、县令。

广东部分地区的俚人, 已普遍栽种水稻。据《宋书· 徐豁传》载, 宋元嘉三年(426 年), 始兴太守徐豁曾向文帝刘义隆上表陈事曰:“中宿县(今广东清远县西北)俚民课银, 一子丁输南称半两。 寻此县自不出银, 又俚民皆巢居鸟语, 不闲贸易之宜, 每至买银,为损已甚。 又称两受人, 易生奸巧, 山俚愚怯, 不辨自申 , 官所课甚轻, 民以所输为剧, 今若听计丁课米, 公私皆利。”徐豁针对俚人买银课银、备受中间剥削的情况, 建议将“课银”改为“计丁课米”, 说明当时俚人的水稻种植已比较普遍。 而山居的俚人, 其经济生产长期以刀耕火种为主。 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诗云:“照山畲火动, 踏月俚歌喧。”“畲火”指的就是刀耕火种、焚山耕种的山火。

俚人有独特的民族习俗。铜鼓本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因族中富人多铸铜鼓, 以之为财富地位的象征和宗教祭祀的工具, 因而拥有铜鼓者很自然地被拥为族人首领, 铜鼓也因而成为战事发生时汇集族人的工具。 如《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引裴渊《广州记》说:“俚僚铸铜为鼓, 唯以高大为贵 , 面阔丈余。 初成, 悬于庭, 克晨置酒, 招致同类, 来者盈门。 豪富之女, 以金银为大钗, 执以叩鼓。 叩竞, 留遗主人, 名铜鼓钗。 其俗尊有鼓者,号为都老, 群情推服。” 《隋书》 卷三十一 《地理下》 也说: “自岭已南二十余郡……其俚人则质直尚信, 诸蛮则勇敢自立, 皆重贿轻死, 唯富为雄……有鼓者号为‘ 都老’ , 群情推服。 本之旧事, 尉陀于汉, 自称‘ 蛮夷大酋长、老夫臣’ , 故俚人犹呼其所尊为‘ 倒老’ 也。 言讹, 故又称‘ 都老’ 云。”又据《南史·梁宗室上》载, 梁天监年间,“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 高要郡治今广东肇庆。 梁左卫将军兰钦等征剿“俚帅”陈文彻兄弟, 缴获的战利品中就有大铜鼓。

俚人中尚存“断发纹身” 的越人习俗。据 《新五代史· 雷满传》和《旧五代史· 雷满传》所载, 唐末朗州( 今湖南常德) 有里人区景思。 有学者认为,“里人”即“俚人”,区姓里人为古瓯人的后裔, 后来融入百越。 区景思和同乡雷满据朗州, 曾被唐昭宗任为武贞军节度使。 他纹身断发, 正是越人的习俗。

岭南地区的俚人居地近于热带, 地多潮湿, 喜居楼下架空的干档式建筑以避瘴气, 史籍多称之为“巢居”“楼居”。《宋书· 徐豁传》载:“俚民皆巢居鸟语。 ”《南齐书· 州郡志上》说: 广州俚僚“皆楼居山险。”《隋书》卷三十一 《地理下》 说: “自岭已南二十余郡, 大率土地下湿, 皆多瘴厉, 人尤夭折……俚人……巢居崖处, 尽力农事。”

俚人今何在

俚人的去向大致有二: 一是相当一部分逐渐融入汉族中, 二是分化为后来的壮族、黎族等其他民族。

大量俚人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之民, 其社会发展水平与汉人相近,为俚、 汉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如前文提到的南朝宋元嘉间, 始兴太守徐豁曾向文帝刘义隆上表陈事, 提到始兴郡中宿县俚民卖米买银交课, 说明当时俚民已是刘宋王朝的编户之民。

为躲避战乱或繁重的徭役, 大量汉人涌入俚人居住地区, 俚、汉长期杂居必导致俚汉通婚。 南朝时岭南地区俚人大姓冼氏, 其女冼夫人嫁给冯宝即为典型的例子。《资治通鉴· 梁纪十九》载: 梁时“高凉(治今广东阳江)冼氏, 世为蛮酋, 部落十余万家, 有女, 多筹略, 善用兵, 诸洞皆服其信义”。 冼氏之女, 指的就是冼夫人。 据《隋书·谯国夫人传》载, 冼夫人之兄冼挺恃其富强, 侵掠傍郡, 岭表苦之。 冼夫人“多所规谏, 由是怨隙止息, 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年, 她嫁于高凉太守冯宝。《广州人物传· 冯融传》提到, 罗州(治今广东化州)刺史冯融“虽三世为守牧, 然他乡羁旅, 号令不行”,“乃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婚于郡大姓冼氏, 俚人始相率受约束。 融所以结人心者, 婚冼氏之力也”。 冯融为十六国时的“北燕”冯弘之后。 北魏灭北燕, 冯弘率国人奔高丽, 遣冯业率三百人浮海投宋, 因留于新会(今广东新会)。 从冯业到冯融, 历祖孙三世,寓居广东, 仍被当地俚人视为外乡之人。 由于冯、冼的联姻,“他乡羁旅, 号令不行”的局面才有所改变。 其中, 冼夫人本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时,她因军功被册封为“谯国夫人”, 故被称为“洗夫人”。 洗夫人历梁、陈、隋三朝, 为协助朝廷维护岭南的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苏轼的诗《冼庙》, 全面而恰当地评述了洗夫人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发展的史迹:“ 冯冼古烈妇, 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 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显易, 一心无磷缁。 锦鏾平积乱, 犀渠破群疑。”

汉文化的广泛传播, 为俚汉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而俚人上层率先接受汉文化, 使俚人民众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仪和习俗。 冼夫人就是一位典型的社会革新家, 她不仅主张各民族和睦共处、友好团结, 而且致力于传播汉族文化和改革社会陋习,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俚人社会的发展。《隋书· 谯国夫人传》载, 高凉冼夫人“诫约本宗, 使从民礼。 每共(冯)宝参决辞讼, 首领有犯法者 , 虽是亲族, 无所舍纵。 自是政令有序, 人莫敢违”。《北史· 谯国夫人传》载, 冼夫人“诫约本宗, 使从百姓礼”。

相当一部分俚人经过与汉族长期相处, 服饰、语言、文化等习俗已渐与中原汉族相同, 最后被汉族所同化, 这是长期杂居后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高州府部汇考三》载, 俚人“渐袭华风, 休明之化, 沦洽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

另有一部分俚人经过长期的分化、 融合, 最后融入壮族、 黎族、 瑶族、 苗族、 畲族、 水族、布依族、 土家族、 侗族等民族中。 这部分俚人的主体发展为后来的壮族。 一般认为, 西瓯、 骆越是壮族的祖先, 而俚人正是骆越后裔中分化出来的重要一支。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其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其余部分则分布在云南文山州以及广东连山、贵州黔东南、湖南江华等地区。 在生活习俗上, 壮族长期保留古代越人的一些习俗, 如唐代岭南地区盛行的“断发文身”, 以及至今有的山区壮族还大量存在“巢居”的干栏式建筑。 古代俚人崇尚铜鼓, 现壮族地区已发掘和发现的古代铜鼓有数百面, 有的至近现代仍在使用, 成为该民族代表性的文物。

居住在海南岛的一支俚人, 演化为今天的黎族。 有人认为,“黎”由古代“俚”音转化而来。 古代俚人的主要分布区域, 隔海与海南相邻, 故海南的民族种类也与之相同。 古籍中就有直接称黎族先民为俚者。 清道光《广东通志》载,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年)四月 ,“岭南节度使赵昌降辑陬荒, 琼管儋、崖、振、万安州峒俚来归”。 而黎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出现, 大致始于唐代后期。 唐昭宗时曾任广州司马的刘恂在其《岭表录异》就说:“儋(州)、振(州)夷黎海畔采( 紫贝)以为货。”《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载, 唐德宗年间(780—805 年), 杜佑讨平“朱崖黎民”。 宋时, 黎人的活动则普遍见诸史籍。

我国的海南岛, 群山叠翠, 四季常青, 物产丰富。 黎族及其先民俚人千百年来一起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现在, 黎族人口已达到一百多万人, 聚居在琼中、乐东、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县和东方、通什、三亚等市, 并散居于其他多个县市,居住总面积占海南岛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他们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古代百越的习俗, 如黎族妇女以纹身为美, 男子也以女子的纹身作为妇女美丑的标准。 他们以大米为主食, 村落常坐落在富有亚热带风光的阔叶林和灌木丛中。 他们的传统住房形式是一种被称为“船形屋”的古代干栏式建筑的变体, 因整个屋项起拱如船形而得名, 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武陵、岭南地区的部分俚人融合到瑶族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司马时, 就曾称当地土著居民为俚。《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载:“禹锡斥朗州司马, 州接夜郎诸夷, 每祠, 歌竹枝, 乃倚其声, 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武陵夷俚即武陵蛮之一部,一般认为后成为瑶族的一部分。 至于居于岭南地区的俚人,更有相当一部分融合到瑶族中。 有学者考证,广东番禺、韶州、清远等地南朝时有俚人居住, 其中番禺、韶州的俚人至宋以后被称为瑶,清远的俚人至元代时也被称为瑶。 南海的俚人到明代时被编为新民,也被称为瑶民。 至于西江流域的广东肇庆、高州 、雷州 、廉州以及广西郁林等地, 隋唐以前是俚僚的居住地, 宋以后均称为瑶。

广东潮州的俚人则发展为后来的畲族。 畲族因其先民在山区中从事刀耕火种农业而得名。 南宋末年, 史籍中同时出现“畲民”和“輋民”两种称呼, 前者主要指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后者则指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輋”实即“畲”, 为广东汉人中的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