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专业真的重要吗,毕业一定要从事相关职业吗,有点迷茫?

迷失的風向


我是与尔,一名生涯规划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教育第一位是培养人才,向社会和国家输送人才。而大学的专业就是对应社会领域所需设立的,虽然时代发展过快,很多专业教育开始出现滞后,但不能否认大学专业的重要性。

职业的选择和发展,是一辈子的事。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会经过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自我实现期。每个阶段都有当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职业选择是否专业对口,这是近些年来一直比较争议的话题。但我们先从职业与个人的互动匹配关系去分析,我们是能够做出取舍的。

职业与我们个人是一个价值交换场。简单地说,你用你的能力来满足职业的需求,职业给予你相应的回馈(既有物质回馈,也有精神回馈)。而想要在职场顺利发展,一般情况下需要你足够热爱它(产生职业兴趣),并且它(职业)产生的价值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吻合。

所以,对口不对口,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不能否认,不对口会让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基础知识,但“心之所愿,即是享受。”

下面我们再深入剖析一番。

一、你的处境如何

因为问题描述过于简单,从问题本身大概能够猜出你目前所处阶段:一是高三的高报困惑,因为想得长远,所以陷入了纠结。二是即将毕业或已毕业的大学求职生。

所以我们要厘清下面问题:

1.大学专业的选择,是自己通过全面分析,结合个人兴趣选择的,还是由父母或身边人建议,亦或是分数限制被迫选择的。

2.对于职业选择,除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外,你的备选职业都有什么?你足够了解那些从业者的现实情况吗?你愿意用至少五年、十年的时间,去在这个职业上干出成绩吗?

只有厘清问题,我们才能够理智的做出决策。

第一个问题,如果是自己选择的,并且是以前深思熟虑过得。那么现在出现这样的困惑更大程度是受价值观影响。比如,因为社会发展,专业对口的职业已经出现“夕阳”化态势,无论是薪资报酬还是其他,已经很难让自己活得“体面”起来。因为这几年的历练,相比较专业对口的职业,你开始发展其他职业可能更加适合你。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足够了解你选择的其他非专业对口职业的具体情况,那么说明你已经在心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只是囿于社会的言论或出现一些担心,而不能洒脱地做出选择。如果你还没有了解透彻或者还没了解,那么说明你只是萌发了一个想法,有了一定的倾向,所以出现困惑,那么这时候需要的是做一次全面的自我梳理,找到职业定位。

二、最好的决策是行动

生存期(刚毕业的三五年里)工作的重心是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提高职场能力,提升资金积累,收获人脉资源。俗话说:“年轻可以折腾。”所以,在这个阶段,是允许犯错,走弯路的。

不妨试试专业对口的职业,确认是否是自己将要发展终身的职业。

不妨试试备选的职业方向,确认是否是自己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从事的。

前提是做出计划,知道自己的目标如何。并且全身心去体验,体验职业给你带来的酸甜苦辣咸。因为不管何种职业,刚开始都是极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去过关斩将。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求稳者的思路:

如果大学专业能力较强,得到了老师或一些企业方的青睐,那么,不妨尝试做下去。利用闲暇时间去提升非对口职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参加培训,自学,兼职等方式去实现。当你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是完全可以直接转行的。

最难的事情:第一,是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将向何处去。第二,是我们的懒惰聊会我们活在“舒适圈”。

我是与尔,一名生涯规划师。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职场进化吧!


职场达尔文


专业非常重要,但是毕业后不一定必须要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第一,专业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的专业,意味着培养的知识能力不同。所以专业很重要。

第二,大学不只会培养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还会培养我们综合能力,比如文化艺术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还会增强我们对社会各行业的认识。所以,毕业后可以选择非专业类职业。

但是,如果你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职业,会更有优势。


科研与统计


正常情况是学的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职业,因为专业对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有所长,也有可能在学的专业里取得最大成功和最大收获。

也有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已学习的专业,同样也能谋生和取得成功。

因此,大学所学专业跟职业选择重不重要因人而异,是否取得成功和有所收获应该与人的情商、智商和机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