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实现文化全球化?你对此怎么看?

敖嘉年


文化的全球化从长远看是有可能会实现的,但那将是很遥远的未来。因为民族的多样性,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我们目前的世界多姿多彩也充满矛盾。甚至有些民族的宗教文化试图强行推动世界文化向其靠拢甚至有统一的世界宗教文化的图谋。而一旦宗教文化一旦统一,那么个种族的特有文化必定消磨直至文化统一。

从现阶段来说,这种行为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危险的。于是各种族、民族之间就因此产生了摩擦、对抗,直至发生战争。

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全世界各种族各民族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继续发展的结果是谁也离不开谁,全世界不仅是地球村甚至可以看成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将会共同面对人类所必须面对的发展和各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威胁甚至是危险。

这就是现在提出的人类共同体概念。

人类共同体一旦真正形成,则各种族各民族虽然会保留一部分自己的特有文化,但必将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为大家所接受和应用。


缥缈江湖


文化决不能实行全球化。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土壤,是民族得以磁生发展的母亲。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哲学,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等。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决不能轻易被化解掉,也不能被化解掉。

我们必须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我们应明确,先进的科技和科技产品可以接受,学习,移用,一切西方的发明创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东西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可以仿制。但唯独文化不可以简单引进,当然文化可以交流,相互学习,但吸取外来文化必须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是吸取其优秀精华,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不是被同化掉。如若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同化,这表明这个民族之根已枯萎,它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从这个意义说,文化传统对民族精神的生存是极为重要的。

今天我们要提倡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就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性思考。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自信也就失去了依靠。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重视自已的民族精神,用优秀的文化来培育自己的人民,是强化民族团结,争取发展的重要措施。

只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文化,才能保持中华民族在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订正:中国持色×

更改:中国特色。




浙江湖州罗林


应该说,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阶段性逆流亦属正常),整个人类社会必然走向文化全球化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所谓文化全球化,其实就是如何摆正和坚持文明多样性(“一中示多”)与文化一元化(“多中示一”)“一多关系”(核心是人类共同价值、价值观)的问题。

习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发展战略的提出与伟大实线,必将走向理想的人类文化全球化的终极结果。

当然,作为一个分阶段的长期过程,究竟需要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还将经历何种程度的逆流乃至挫折,目前尚不得而知。

与网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