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被杀后秦琼为啥跟徐茂功断绝来往?观众:徐老道打错了算盘


忠义无双秦叔宝,义薄云天单雄信,在很多小说中,这二位是意气相投的好兄弟——有时候代代相传的故事,比经过好几个朝代不断修改的“史料”还可靠,因为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没有必要为了抹黑前朝而篡改历史事实,而且即使篡改,也不如御用文人编造得那么天衣无缝。但是关于秦琼和单雄信之间的关系,在老百姓心中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既然两个人关系那么好,单雄信被杀,秦琼能救为什么没救?关于这件事,正史和民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在列举三种不同说法之前,我们要先说明为什么只有秦琼能救单雄信。


大家知道,要说在唐高祖李渊那里谁的面子最大,那肯定是秦琼秦叔宝,抛开野史不说,正史《新唐书》《旧唐书》里都有李渊对秦琼发自肺腑的感激,甚至要把身上的肉割下来给秦琼下酒,结果秦琼收下了金酒壶。而在李渊心中,自己一直亏欠着秦琼秦叔宝——功劳太大,赏无可赏。这时候只要秦琼开口替单雄信求情,那么李渊也可以满口答应,借此减轻一点点心理负担——只是一点点而已,他还是欠秦琼的,因为放过单雄信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人情,连单雄信的上级(或者说老丈人)王世充,李渊也放了,首恶尚且不办,哪里还会必杀胁从?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非杀单雄信不可,首先他是没权利,其次是也没有必要。当时的李世民还说得不算,王世充带着一大票人马(包括单雄信)投降,是要交给当时的皇帝李渊发落的;而且李世民也曾遇到过强悍的对手,比如老将屈突通、猛将尉迟敬德,都曾经给李世民制造过不少麻烦,也杀过李世民不少手下,但是这两个人投降后都受到了优待和重用。既然李渊和李世民都不是非杀单雄信不可,可是为什么单雄信最后却被杀了呢?这可能是徐茂功(李勣)好心办了错事——谁都可以求情,只有他求情适得其反,但恰恰是徐茂功出面求情了。


首先,徐茂功跟李渊和李世民关系都都没那么好,起码当时没那么好;另外,徐茂功在不久之前刚犯了一个大错:兵败被擒短暂投降了窦建德并接受了窦建德的封赏;第三点也很重要,徐茂功很有号召力且智谋出众,如果单雄信欠下他救命之恩,那么一个超一流武将和一个神机军师联起手来,很难掌控。


咱们且把徐茂功放在一边,言归正传说说秦琼为什么能救单雄信而没救。第一种说法是秦琼秦叔宝跟单通单雄信根本没啥交情,秦琼根本就不会去替单雄信求情。理由是基本没有史料为证他们关系很好。但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秦琼和单雄信又不是皇帝,身边也没有一帮史官记载他们的一言一行,这俩人有没有交情,似乎还进不了正史记录范畴。我们可以换句话说:史料中也没有记载秦琼和单雄信不是好兄弟,但却有确凿的史料表明这二人是瓦岗军战友,一个关内马军,一个关外马军,也曾多次并肩作战。


既然第一种说法站不住脚,咱们来看第二种说法。这种说法多半来自正史:单雄信被杀的时候,秦琼正在以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的身份镇守长春宫,要知道长春宫并不在长安(西安)而在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这俩地方相距二三百里,以唐朝的交通条件,秦琼得到消息再去救单雄信,那已经来不及了——秦琼根本就没想到李渊李世民父子会杀已经投降的单雄信,因为就连王世充在投降前,也得到了李世民“保全性命”的承诺。


第三种说法有可能是大家最愿意相信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可能最靠谱,因为这种说法流传最广:徐茂功想保全秦琼和单雄信两个人,结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招失错满盘皆输:单雄信被杀,秦琼很愤怒,从此断了跟徐茂功的往来。这种说法是徐茂功考虑到秦琼太讲义气,一定会拼了性命力保单雄信,而且最后可能跟李渊李世民翻脸。于是徐茂功找了个借口支走了秦琼(押运粮草),然后自己去找李家父子,表示要用自己的全部功勋换取单雄信一条性命,结果筹码不够(当时的徐茂功或者李煜应该算有功有过),而且还被怀疑恃功而骄。求情变成了催命,气得单雄信说:“我就知道你办不成事儿!”不过要说这徐茂功也够倒霉的,本来很是忠义,他对李密忠心,但最后也只能给李密收尸;对单雄信也够义气,但却没保住单雄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