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说话,开口晚,语言发育迟缓?这4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一般的医院和康复机构总会建议家长:

回家和孩子多说说话!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用的建议,但是适合所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吗?不一定!



身边说话晚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3、4岁还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不开口,说话晚,不会表达,孩子的语言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疾病因素


孩子不开口说话,可能是自身疾病造成的,比如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唇腭裂、舌系带等等问题,脑神经或发音器官肌肉病变等等。会导致孩子不能正确理解语言,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用语言来表达。


二、感统失调


语言发育出现问题的孩子,除了上述所说,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由感觉统合失调引起的,感觉统合是我们人类一切能力的基础。



上图可知,孩子的语言智能、语言表达力是在大脑颞叶区和额叶区的管辖范围之内,而颞叶区和额叶区分布着前庭神经系统,小朋友的前庭神经系统失调,就可能导致在后期成长过程中,语言表达出现问题。


三、语言环境因素

语言环境也是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比如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而老人则都不怎么爱说话,孩子没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与孩子心有灵犀,孩子没机会说话,而且没有说话的欲望。久而久之,孩子语言表达欲望降低,语言发育得不到必要的发展。



幼儿时期,语言是孩子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发育迟缓,大家可以根据以下6个阶段的语言变化和相应行为和孩子比对做参考:


01

无意识交流阶段:1--3个月



这期间孩子会不定时哭闹,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例如用哭声示意要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照等。



02

有意识交流阶段:3--9个月



在这期间孩子的声音会变得丰富,也是我们常说的牙牙学语时期,比如在听到有人叫自己会随着声音望过去。在此期间,家长要和孩子多互动,虽然孩子并不会语言上的表达,但此刻的咿呀,就是彼此互动的语言。


03

单词阶段:9--18个月



约12个月时孩子会说出简单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会说一些单字,模仿大人说话,家长可以从中找到规律知道孩子是在有意识的发音。这时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保持面对面的多多互动,让孩子通过家长嘴型的变化进行仿说。



04

词组阶段:18--24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孩子会意识到物品有名,对经常接触的物品会说出名字,比如牛奶、奶瓶等等。这时家长可对孩子的认知增加一些难度,如,让孩子认知形状,颜色、以及根据图片轮廓,说出物品的名称等等,也就是不但要识记,还要理解。


05

早期造句阶段:24--36个月


孩子这时说事物已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还能说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简单的短句如名词加上动词。这时期语言也快速得到发展,甚至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家长发现有很多字词并没有刻意教,孩子就能说出来了,同时也爱提出问题,进入好问期。



06

句子掌握阶段:3--5岁

孩子可以使用简单句和较复杂的句子,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法结构形式,而且能够有一点点理解词语的抽象关系。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这一阶段的词汇已接近成人,说话俨然像个"小大人"。这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要注重完整的句子表达,为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要培养孩子听从指令做事,从而为入学做好语言的准备。



以上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简单介绍,当然个体的差异是也是存在的。通常一岁孩子就能开口,三岁前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如果孩子长期不说话,建议父母及时寻求相关人士寻求帮助!


另外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语言发育问题还有几个比较常见的疑问,这里一一为大家解答。


1.从小没怎么教孩子,现在教还来的及吗?


我们上面说过,有一部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是因为缺少语言环境,也就是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少。


现代社会家长工作压力大,回家后无暇照顾孩子,和孩子交流少,甚至不交流。但只要意识到问题,并从现在做起就好,虽然晚了,但做总比不做好!



2.孩子会不会是自闭症?


关于自闭症的一些典型症状,先给大家简要说一下:

1.社交障碍

2.语言表达障碍

3.刻板行为,喜欢自转、点着脚尖走路或喜欢看旋转的东西,常做一些刻板、简单重复无意义行为,如:玩灯的开关或开关门窗、长时间推玩具小车,只重复一个动作等行为

4.目光不对视交流,

5.部分会有智能障碍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对孩子进行自查,不要光怀疑,重要的是感觉孩子有异常,要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3.孩子没爬就会走了,运动很好,就是语言不行,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先说下孩子没爬就走的问题,首先,缺少爬行的孩子,影响平衡力,爬行可以促进孩子四肢和躯体的协调平衡能力,让全身肌肉得到锻炼,而没经历过爬行的宝宝,平衡力就会相对来说弱些,如走路不稳、跑不快、容易摔跤、容易晕车等。


其次,影响感知觉,没有经过爬行的孩子他的感知觉,感统的敏感期错过了,以后最大的表现是,注意力不好,平衡不好,语言发育迟缓,容易多动。



4.孩子只是不说话,为什么要做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主要是对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觉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大脑处理感觉资讯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简单来说也就是增强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能力,对于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专注力、身体协调能力等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语言落后,家长要多引导,加强孩子的认知理解,平时要和孩子多说话,并要加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感统训练,来提升孩子的身体协调,促进大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