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工智能“英语翻译软件”,还有必要学习英语吗?

逻辑还原


首先上答案:有必要

学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学语言背后的文化

我们学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很难和国际友人进行真正的沟通,你无法了解别人的俚语、无法了解别人的习俗更无法用别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一门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对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的学习,了解文化才能更好的沟通。显然人工智能做不到这一点!

学一门语言是为了更准确和更优雅的方式传递信息

大部分语言交流都是出于一种特定的目的。比如问路是解决方位的问题,写作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通过文字和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方式传达信息。同时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优雅,如诗词、歌曲和平常看到的很优美的文章。人工智能显然还不具备“信”“达”“雅”三种特质,还不具备人的审美。


深度视野


我个人觉得有了人工智能“英语翻译软件”并不代表可以不学英语。

人工智能软件只是一个机器,可以辅助人们理解英语,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人类学习英语,是为了和外界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国家状况等等很多方面的。

软件和人类所不同的是:人类是有思想有灵魂的,能够随机应变的,也能察言观色。这些都是软件所不能代替的。

我虽然不太懂,但我感觉光靠软件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只有有思想的人类才是最强大的。所以,有了软件必须还得学好英语。


树林158503706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必要性越来越低了。

但是对于需要通过英语来进行科研合作、商务谈判、以及深入了解一个英语国家文化、习俗、历史,乃至于融入该国家生活的人来说,仍然有必要。

为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要性越来越低呢?

这里举几个数据:

国内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为4%。智能翻译已经可以达到人工同步翻译的水准,且错误率低于3%。而且错误率会越来越低。

这就是说,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听力、阅读能力和口语水平,已经远远低于目前最好的人工智能翻译。

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不需要学习英语。只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翻译即可。

就好像现在英语国家的一些老外,只需要学几句中文:你好、多少钱、中国真美、我爱你,就可以在中国生活的很自在了。


为什么说还有些人仍然有必要学习英语呢?

因为再先进的人工智能翻译,也不能完全代替人和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更代替不了人对语言承载的文化的全部理解。


基本的交流是这样的:

1、TA说,你听,你理解。

2、你说,TA听,TA理解。


人工智能可以把第1步帮我们变成这样:

TA说,人工智能听,转换成你的语言,你理解。

但,当进入第2步,会变成:

你说,人工智能听,转换成TA的语言,TA理解。


发现没有,中间都增加了一个人工智能转换的过程。无论转换后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还是听觉、触觉(比如盲文)传递,都比自然的语言理解,增加了时间和信息的损耗。

相比起两个人可以直接相互理解对方的语言内容,还是有体验上的差距的。


体现就是,如果你不能流畅的听说英语,那么你和TA的交流是卡顿的,无法并行的。

而这会在长期的交流中,严重影响信息的表达正确性和交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