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晚年痛失爱子,从罪己诏中我们看到什么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5个皇帝,在位50多年,堪称有汉一代颇具雄才大略的君主,与秦始皇并称“ 秦皇汉武” 。

汉武帝则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3次发动对匈奴大规模战争,基本打垮了匈奴;汉武帝以“ 推恩令”削藩,任用酷吏抑制豪强和镇压反抗, 动辄诛杀夷族, 血流成河;汉武帝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破有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制主义;汉武帝也是荒淫享乐,劳民伤财, 他在秦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占地达300余里,内有连绵的亭台楼阁和人工湖泊,蓄养着大批宫女歌优,直至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没有间断过; 汉武帝建明堂,垒高坛,树“ 泰一”尊神,大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步秦皇后尘,多次封禅出游,令大批人入海求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他听信方士之言,把宫廷被服都弄成怪模怪样, 还造30 丈高的铜柱仙人掌,用 以搜集甘露, 和玉屑饮之, 以为可以长生不老。迷信加多疑的武帝, 最终酿成“ 巫蛊之祸”, 逼死了太子和卫皇后, 受诛连者数万人。

汉朝建立后,前几个皇帝吸取秦朝的教训, 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70多年的积累,到刘彻即位时,国库丰盈,国力进入全盛,这是武帝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条件。可是积累架不住连年征战和肆意挥霍,过了20来年,国库即告空虚。武帝用亲信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 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出卖官职爵位、允许以钱赎罪。这样 做使吏制进一步腐败。于是又建刺史制度,派专门对朝廷负责的刺史去巡回监察高级官员和地方势力,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 于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且愈演愈烈。在朝廷高层,由于皇帝依靠内臣近侍,集大权于一身,凭随意喜怒,即对大臣或擢或杀,政治秩序已十分不正常。文帝时期,汉朝就废除了“ 诽谤罪”、“ 妖言罪”, 可到了武帝时期,这些罪名又盛行起来, 甚至发展到了“ 腹诽罪”。大司农颜异对币制改革有意见, 不敢说, 只是嘴唇动了动, 就被认为是“ 腹诽”( 即肚子里不满)而处死。甚至首辅宰相因武帝一怒丢了性命的也有好几位, 这在汉代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到了武帝晚年,汉王朝上下已经怨声载道、危机四伏。

那么,汉武帝“ 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司马光在语)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很重要的一条, 是他最后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悬崖勒马,调整了政策。公元前89年( 武帝去世前两年), 桑弘羊等人上奏建议派士卒到西域轮台去屯垦戍边,对此武帝下诏说:“ 前有司奏欲盖民赋三十( 每口增加30钱税收),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奏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烽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盖西乎! ”“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 因养马而免徭赋),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轮台罪己诏”。

至此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