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备战公务员考试《行测》?公考行测进阶训练备战策略

最近在写《申论》公考备战策略之“书写是王道”部分,目前已完成两篇《 》《 》,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及感谢,提出了很多问题。

其中,“如何备战公务员考试?”出现的频次较多,可见大家对公考复习方式方法比较关注。

其实呢,这个话题早已在我撰文的目录中,后面会专门撰文详述。

只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后面究竟会有多后。毕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尤其是年底,事情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如等这段时间过去,就会迎来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大年的气氛不及消退,国考面试接踵而至;走完面试整套流程,联考、省考报名即将来临。掐指一算,留给大家复习的时间、留给我写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当务之急,最优选择,就是不得不忍痛暂停《申论》书写的话题。

今天,我就好好说说“如何高效地备战公务员考试?”之一的行测,供即将走上公考之路的公考小白、在公考路上已饱受摧残的朋友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综合来看,行测备战,一般按照下面六个步骤,循序渐进:

一、知晓并了解五大题型

众多周知,行测题主要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题型。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知晓并了解这五大题型。

比如,常识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包含了哪些领域的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原来还有选词填空这玩意;判断推理还能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小类,每一类居然还能千差万别;资料分析原来就是给一些文字图表然后让你计算判断等等。

如果你还不知晓,或者虽已知晓但还不甚了解,那么,第一时间就是下功夫去了解。如何了解?强烈不建议报辅导班,因为并没什么乱用。最好的方式是认真地看、做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且是纸质版的书。

什么是高质量的辅导书?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前提:

一是真题

所有的题目、例子讲解都必须要是真题,因为只有以真题为蓝本的讲解才是值得看的,不然,都是垃圾(为什么必须是真题?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 》,不再赘述)。

如果你已经买了、看了甚至研究了那些非真题的书,还犹豫什么呢,赶紧扔掉、忘掉吧。

当然,真题,可以是国考题、联考题、省考题。不过,就真题的质量而言,国考第一档;空一档,联考、部分省考(如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一档;再空一档,其他省一档。

所以,无论参加什么公考,国考题都是必须要研究的。因为国考题是标杆的存在,是联考、省考题遵循并效仿的。甚至有些省考题,命题小组水平较差(其实主要是偷懒),往往会从往年国考题中寻找灵感,简单变通变通就拿来了(你有没有发现?当然,并不指望你也能遇到原题)。

二是按照五大题型分类讲解。

在你尚不知晓、了解之前,选择按照五大题型分类讲解的辅导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解方式。

因为,每一类题型,出题的方式千变万化,出题的内容包罗万象,尤其是公考已经走到了2019年,出题经验的积累也使得以后的公考题只会更新更好玩。所以,只有通过方法与真题讲解相结合,才能窥它全貌。不然,在这个阶段,你做一套真题,是没有多大用的。

市面上的辅导书参差不齐,需要擦亮眼睛,好好选,不要被带偏了方向。很多朋友私信问我有没有编书,当然没有;问我能不能推荐推荐,其实也没什么好推荐的,按照我上面说的好好找就行。如果你不想找或嫌麻烦,可以私信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当然,无论是中公、华图还是其他,编写的内容都差不多,没有更突出,因而价格也一样。选择谁,完全凭个人喜好。

注意:主要关注真题,真题后面的参考答案权做参考,要辩证地看,不能完全以其为标准。不过,行测题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部分,参考答案问题倒不是很大,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部分,问题较多,千万不能尽信,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为什么?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不再赘述)。

书买好了,然后呢?

当然是认真地、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一遍、做一遍啊(切忌只看不做、只做不想啊)。

注意:行测辅导书不再多,一本足够了;在于你是否认真、仔细地看完了、做完了。

提醒:如果你对五大题型只是知道那么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并不了解,那么,这个步骤、这个努力是必需的,千万不要侥幸。而且,这个时间并不会太长,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搞定。


二、熟悉并熟练五大题型

当你认真地、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做了一遍辅导书后,甚至还有几次公考的经验,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要把了解上升到熟练的境界,也即熟悉并熟练五大题型。

到底熟悉、熟练什么?

一是对一些需要记忆的、背诵的、掌握的东西必须要烂熟于心。比如,基本的平方(根)数、立方(根)数、速算、整除判定、数列、同比环比、增长率等基础性数学知识;数量关系题中涉及到的工程问题、容斥定理、方阵问题等等需要用到的数学公式等。

二是每一种题型的可能的出题方式、出题内容,以及每种题型有哪些基本的、按部就班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等,都必须了然于胸。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达到熟练的境界?

比如,数量关系题,是不是一看到题就能立马列个计算式列个方程出来,羡煞一大片(要注意,这是熟练程度的标准,并不是答题的标准。以后专门撰文行测技巧时,你会发现:看到题目列方程其实是下下策,列出方程慌张求解是下下策中的下下策)?基本的数学公式都滚瓜烂熟,眼睛看着题脑子高速运转的时候手已经把公式写出来了?当然,熟悉和熟练这个过程,都是基于你那本已经看过、做过一遍的辅导书,并不需要再购买、研究其他书籍。所以,再次表明这本书的选择至关重要。

必须要说,这是个枯燥、艰苦的过程。正如我一直强调的:公考上岸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沉重的话题,充满了挫折、痛苦、质疑甚至自我否定,没有捷径可走。

三、寻找可能存在的速度解题甚至“秒杀”的方法

当熟练了五大题型后,你要做的,就是通过总结、体会、思考、顿悟,寻找可能存在的速度解题甚至“秒杀”的方法。

我一直强调:大家要研究公考,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刷试题”。因为,公考是规范性考试,其一个重大特征,就是真题不是随便出出来的,而是浓缩了命题小组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智慧。啥意思?直白点说,真题有很多规律,很多特征,无论哪一种题型,你朝着这个方向深入研究进去,必然会有所发现。一旦发现,你就能大大提高正确率,并节省答题时间。

总体来讲,行测题其实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数学题跟言语题。

数学题包括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曾经有人这样说:数学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的140分我是没有办法了。数学学得好不好,除了跟个人天赋有一丁点关系外,就靠做题是否多了。数学就是做,不断做,做到考试的时候发现试卷上所有的题都做过,就行了。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偏颇得很。不过,跟言语题比起来,数学题单纯的技巧性的确不多,主要在于方法的技巧(或者说巧妙的解题方法)。比如你们知道的十字交叉法,我自己定义的单位一法等等。

言语题包括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选词填空)、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这里面技巧性很强,技术含量比较高,对汉语敏感的朋友要多多研究。

当然,这些是我以前行测辅导的内容。其实,我写的所有文字,都是以前辅导的内容。只不过,申论我有电子版的《申论狂人答题秘笈》(需要的私信,免费发送),行测没有。

你以为我要卖辅导?不存在的,我行测早已不再辅导了。

只叹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那些技巧没办法早点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只能等后面了。今天给大家指出这个方向,就是告诉你们要自己去研究,毕竟自己研究出来的,你能熟练掌握并运用。

OK,今天到此,下次详述后三个部分,敬请期待。

我是城三少,《申论狂人答题秘笈》原创作者。揭秘公考,带你起飞。更多文章,欢迎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