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即墨的一处钱庄暴雷,知府这样处理储户告状

钱桩倒闭

清乾隆年间,我青岛府,哦,不对,那时叫莱州府,下辖即墨县有一个钱庄,叫永大钱庄,以储备金充足殷实闻名全县,各商铺争相在此存款,钱庄盈积数十万钱。但就这么一个信誉良好、资产充沛的钱庄,在乾隆三十三年一月十八日,忽然倒闭,人去屋空。即墨全县群情哗然。

官府闻听此事大惊。该钱庄素来没有亏损,为何一下子就倒闭了?里面一定有事。

在钱庄存钱的商户有四百余户,集体到县衙投状,要求抓拿嫌犯,追回钱财。知县将还没逃走的钱庄的东家、管家先抓起来,再把账目全部查封,一一查核。但是,钱庄仿佛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将账目全部改换,没法查。债主们鬼哭狼嚎,不停地到县府催告,一直拖了一年半还没有解决。

依法上访

此时,各商家觉得找县里没用了,就推选了几个代表,到莱州府上访。

张船山亲自接待了上访群众,细语安慰,提笔批示:早就知道这个钱庄资本雄厚,信用极佳,生意发达,突然倒闭,其中一定有蹊跷。但你再蹊跷,一审一年半也够令人惊骇。官史审理讼事,以没有积案为主,一个钱庄倒闭的案子,居然拖延一年半,其他盗匪命案比这严重将会如何?这个县令,即便没有和这帮人串通作弊,也难免办事糊涂之责。即令将该钱庄账册一一公布,并迅速查清此案,以平民愤。

张船山同时安慰上访群众,要老老实实在家等候官府处理结果,不要到处告状,更不能不怀好意冲撞官府冒犯官吏,否则治你个罪,分分钟。

故事大致如此,该案结果未见文字。但,从案情可以看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钱桩卷款潜逃案,当时又不能刷脸识人,也没有这么多追逃手段,跑到哪个大城市,改名换姓,把钱洗白了,追不回来的可能性99%。

这个案例说明,钱庄倒闭,由来已久,我们的祖先早就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钱桩倒闭之后,处理办法古今大致相同:向官府告状,一遍又一遍地去找,迟迟破不了案追不回来钱,到上级去告。到上级还要选派代表,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交通人力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时民众的法律意识和“访商”很高,至少不比今天差。

张船山对上告群众的批示更有意思,可以说是情理法兼备,恩威并使。一方面责令下属快查严办,公布账目,信息要公开,一方面安抚上访群众要静候结果,不要到处跑了,更不要冲撞官府,闹大了,治你个寻衅滋事罪,分分钟。

从张船山判牍也可以看出,作为一府之长,平时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各种案讼,用在依法治理上,生产和发展就放手交给群众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