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如果能好好听明熹宗的遗言,大明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

崇祯如果能好好听明熹宗的遗言,大明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

明熹宗朱由校又被人称之为天启帝,作为大明王朝的第15代君王,皇帝当得不咋样,但是木匠却有着极高的天赋,听说折叠床就是这哥们发明的。如果他不是身在帝王之家的话,说不定可能会如鲁班一样成为那样的绝世能匠。

虽然他本人做皇帝是极不情愿的,死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也就是朱由检。朱由检,字德约,明朝的第16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

作为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与朱由校同父异母,在天启二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正式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之为崇祯帝。在崇祯帝登基之时,天启帝曾经留下遗言,若要治理好国家首先得倚仗张皇后,再者便是魏忠贤。但可惜的是崇祯只听进了前半句。

崇祯登基时年仅16岁,作为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崇祯虽然很敬慕自己的兄长,但却没有完全的相信兄长的遗言,直到大明王朝彻底亡国之时,或许他才明白兄长的那句话到底是何含义,然而斯人已去,朱由校的遗言到底是有着怎样深邃的含义呢?

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北直隶肃宁,也就是如今的河北沧州肃宁县。作为明朝末期的顶尖宦官,在自宫之后改姓李,叫李进忠。后来在其出任秉笔太监之后又改回原姓,又遭皇帝赐名,曰魏忠贤。

在明熹宗时期由他执掌司礼监,极受皇帝宠幸,因此在朝堂之上,魏忠贤被称为9900岁,拥有了极高权力的魏忠贤开始打压异己,专断国政,以至于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只知有魏忠贤,却不知有皇帝,而在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即位之后立刻着手开始打压阉党,魏忠贤首当其冲,列十大罪名,逮捕法办之后,其自缢身亡,而之后的阉党也被大多肃清。

明熹宗临死之前交代自己的弟弟朱由检一定要善待魏忠贤,然而崇祯却不以为然。在朱由检看来原本无比强盛的大明王朝之所以会走到如今这般风雨飘摇的地步,就是魏忠贤为首阉党祸乱朝纲的必然结果,尤其是那句“朝堂之上只知9900岁魏忠贤,却不知有万岁帝皇”深深的刺痛了崇祯皇帝的内心,因此在他继位之时就已然发誓铲除魏忠贤,觉得魏忠贤在将来必定是极大的祸患。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魏忠贤的确做了许多贪赃枉法的事情,也有过打压良善的记录,但是魏忠贤真的能够威胁到皇权吗?显然不是。

作为阉党,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所以说他们的权力归根到底都是皇帝给予的,在这个君权集中的时代里,如魏忠贤这般阉人的崛起那都是皇帝懈怠朝政的结果,但绝对不会动摇君权丝毫,也是因此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可以不会吹灰之力就可以将魏忠贤斩草除根,整个阉党因皇帝一句话就会如秋叶般风吹飘零。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被铲除之后,朝堂之上看似素净,实则暗流波涌,而紧接着便是天下大乱。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叛乱,满清的铁骑蠢已然兵临城下,而为何这样的危局会在魏忠贤死后出现呢?

结合上述的分析,魏忠贤是一个奸臣,但同时也是一个能臣。在朱由校当皇帝的那些年里,虽然皇帝在后宫里专注于木匠活计,还因此发明了折叠床,但是魏忠贤却是把朝堂打理的井井有条,乌烟瘴气那也只是在被其打压的官员眼里是这样。

明熹宗朱由校不是傻子,历来当皇帝的人真的没有几个是愚痴之辈,其从小所具备的帝王格局便不是常人所能及,朱由校很明显的知道魏忠贤的能力,也知道他的腐败之处,但是朱由校没有处罚他,因为太懒。他不想亲自去主持朝政,那么他就需要一个如魏忠贤这般的人物镇住朝廷,需要一个如张皇后这样的人物稳住后宫。

不幸的是,后来继位的崇祯皇帝明显没有看到这一点,除掉魏忠贤之后重用东林党人,然而东林党人又是何许人也?作为明末时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庞大的官僚政治集团,是真正的私结党羽的结果。1604年,顾宪成等人修复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其中讲学,而且讲的内容大多是嘲讽朝廷政事,抨击官吏,包庇地主,为一些富商巨贾争夺权力。

虽然他们的口号当中有振兴吏治开放言路的要求,但是其本质却是大地主大商人的代言人,对于明末时期的灾民,饥荒现象视而不见,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言人,尤其是捐款赈灾行为也是遭到了东林党人的极大阻隔,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遭到宦官集体的仇视以及反对,二者之间因为政见上的分歧,一直斗得水深火热。

后来魏忠贤受到皇帝宠幸,一时之间宦官集团势力磅礴,东林党人被其打压的甚是凄惨,而在崇祯帝登基之后,一反前态,东林党人趁势崛起,然而其中尽是些文弱书生,在宦官集团倒闭之后他们却是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在满清骑兵兵临城下之际,东林党人的错误决断使得大明最后的生机在风雨飘摇中丧失殆尽。

尽管朱由校死前告诫朱由检要依靠魏忠贤,但显而朱由检却因为片面观点诛杀了魏忠贤,使得大明加速灭亡,由此,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