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扫六国、覆巢下的完卵——卫国

西周初,姬公旦掌权,将卫国赐予其弟康叔做诸侯国。卫国的中心以前是商朝的都城,本就是繁荣富庶之地,再加之康叔及其后世的努力经营,让地处各国中心的卫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卫灵公助平王败西戎后国力达到了巅峰。

不过,在后来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经历了百家争鸣和变法图新之后,各国势力都开始飞速提升。尤其是南方如日中天的楚国和西边异军突起的秦国。

相比之下,卫国由于地窄物稀、国土又刚好处于齐、宋、三晋之间,所以后来的卫国基本上一直是个一直躺枪和被吊打的诸侯国,政治策略上更是个微乎其微的透明存在。

战国初各国地图


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攻陷,使之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国。直到公元前241年,秦攻魏,顺势收下了卫国原有的国土,又新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从此,卫国又成为了秦国统治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附属国。

战国末期,秦始皇仅用十年时间,就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尽数消灭、并将他们的领土取而代之、纳为己有。而对于消灭它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的卫国,秦始皇却仅将它收为附属国,而一直保留着它独立的国号和君礼。直到秦二世时才将卫君贬为庶人,卫国正式宣告灭亡。

那么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态度势在必得,军队也一如既往、势如破竹,那他为何在统一六国后单单留了弱小的卫国一命呢?

秦灭六国顺序


各中理由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其实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两个人,那就是商鞅和吕不韦。

商鞅,也称公孙鞅,卫国人。秦孝公时期揭榜“招贤令”自魏国入秦宫开始变法生涯。政治上,商鞅主张废爵位世袭制、奖励军功爵位制;重新划分行政区,统一民俗与文字、度量衡;经济上,提出重农抑商、废井田;军事上,他也曾带领秦军取得河西之地…后因此被孝公赐封地于商於之地,因此也被尊称为商君。

商鞅剧照


自商鞅变法以来,强有力的法制使秦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军功爵位制度也让曾经觉得前途渺茫的普通将士看到了晋升的曙光,上战场杀敌更加地勇猛无畏。一系列改革之后,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从曾经区区的“养马人”一跃成为了战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但是,商鞅变法影响了大部分旧贵族的利益,加之他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孝公迫于压力赠予他的商於之地、张扬跋扈的行事作风更是引得了统治阶级的不满,所以在孝公死后不久,继任的秦惠文王便以谋反的罪名车裂商鞅,并灭其全家。

商鞅的死,是新任秦君用来树威立权最好的替罪羊和垫脚石,何况此时秦国的法制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商鞅的死并不会影响秦法的继续实施,并且会更广泛的持续展开下去,帮助秦国持续强大,直到征服六国。

吕不韦,卫国人,作为倒货商人常年游走于各国之间,依靠他超高的双商为他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和财富。

公元前265年,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碰巧遇到了被秦王打发到找过做质子的嬴异人。

异人与其母夏姬均不受秦王宠爱,加之秦、赵关系日益恶化,所以他在赵国并不受礼遇、处境艰难。

吕不韦作为一个天生爱投资的商人,在眼前这个落魄的秦质子身上看到了“投资商机”,决定用自己的资源和头脑来帮助嬴异人回到秦国。

他得知华阳夫人最受安国君宠爱,但却膝下无子,于是分别劝说嬴异人与华阳夫人,劝他们报团取暖,互相依靠。于是华阳夫人果然在安国君耳前经常夸赞异人,使安国君对异人好感渐起,专门派人去赵国大封了吕不韦,让其辅佐帮助异人。此后异人在赵国的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始出席一些达官显贵的聚会,在赵国渐渐开始有了名气。

华阳夫人剧照


后来,吕不韦又将自己心爱的姬妾赵姬赠与异人,十月后,赵姬便生下一子,取名为政,就是后来统一全国的秦始皇嬴政。

嬴政剧照


公元前257年,秦赵开战,赵王想要杀死异人,吕不韦又用重金收买守城士兵,这才让异人得以逃出赵地,回到秦国。

回到秦国的异人,在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帮助下羽翼渐丰,并在安国君即位后被封为太子,后又顺利继承为秦君。

三年后,异人去世,太子嬴政继位。尊吕不韦为仲父。

但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关于吕不韦个其母赵太后的流言持续甚嚣尘上,加之嫪毐的嚣张跋扈,使吕不韦被牵连贬谪,后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而亡。

赵姬与吕不韦剧照


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卫国人,却都为了秦国的强盛和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要说秦始皇为了念及二位而对他们的母国手下留情也是有根可据的。但也有部分人认为秦始皇之所以不对卫国赶尽杀绝,仅是因为卫国本身就已是秦国的附属国,它的存在并不会对秦国的政权有任何隐患,所以干脆留着它,哪怕仅仅为一个美名。

常言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历来在各强国之中夹缝求生的卫国,却能够在秦国的铁骑下保留着自己的领土,无论为何缘由,也却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