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为了孩子”,你才能看见自己

“如果没有孩子,你会离婚吗?”

据说宝妈们的回答达成了历史性的统一战线:“会!”

还有一个类似话题刷爆过朋友圈,“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你还会嫁给现在的老公吗?”

在这个话题下,网友的留言很扎心。

其中,网友八月桂花香说:“如果有下辈子,好好读书,孝顺父母,赚好多的钱。可以恋爱,不结婚。这辈子已经有足够的辛苦,为孩子,为家庭。谁都对得起,就是对不起自己。 下辈子不想了,要为自己活一次!”

看看这个宝妈的回答,有种冲动想问她:“亲爱的,你什么都懂,为什么还要寄托给虚无缥缈的下辈子呢?”

1

有时候被孩子绑架,只是一个借口

心理学家李松蔚说,作为一个父亲和心理咨询师,他发现,很多人被不言自明的压力所控制,用“一切为了孩子”来考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起来,是无私的,其实是从头到尾,是为了自己。

他引用了一个老师的话说,“孩子从来都在负担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当初就是为了满足大人才被送到这个世界的。根子上已经这样了,后边还在乎那么一点儿半点吗?”

这样的话真的很扎心。

这让我想起了朋友小刘,她和老公的关系不好。两人一人一个房间已经近1年,他不吃她做的饭,她也不用他挣的钱。

她家儿子6岁,有些内向,一遇到陌生人或者被父母批评几句,就不自觉地咬手指甲。她带孩子咨询过,孩子的焦虑情绪很大,她说儿子经常半夜做梦大喊:“妈妈,你去哪?”

当然,这是她口中不能离婚的理由。她说离婚,会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但在一个屋檐下,互相不交流,这样“形而上学”的美满夫妻关系真的是孩子需要吗?在我看来,明明有问题,却不处理,装着一切都相安无事,这样才会留下心理阴影。

她是个很优秀也很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女性俱乐部,这本是她有能力照顾孩子的例证,却也成了她的软肋。用她的话说“我自己都经营不好亲子和亲密关系,谁还相信我。”

我不能妄加揣测,但不难看出,表面的确是孩子绑架了婚姻的自由,实则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无力感”。怕影响孩子,怕被人说,怕自己不能掌控,即便她有充足的条件养好自己和孩子。

所以,说出来有些残忍,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为了孩子”,的确只是为了掩盖那个害怕的自己。

2

角色混乱下,每个人都找不到方向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孩子总是在内心深处坚守对父母的“忠诚”。面对这份“忠诚”,有的孩子会潜移默化中“模式复制”,有的孩子会担起“拯救者”角色。

有个求助者已经32岁,谈了3个女朋友都不顺利,更离奇的是,3个女生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一个女孩还患有精神分裂。

他说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整天吵架,吵到很凶时,爸爸还会动手打妈妈。躲在角落里,他不敢上前,也不敢哭,但是心里都是对爸爸的恨。每次他劝妈妈和爸爸分开,他的妈妈总是跟他说:“等你长大就好了。”所以,他总是期待自己快点长大,带着妈妈,离开爸爸生活。

本来只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这个妈妈却把希望绑架在孩子身上。也因为这样,他对弱者有着着魔一般的“偏爱”。也就不难理解,谈了3个女朋友都那么相似。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个“英雄主义”的声音,想成为一个拯救者,救赎像他妈妈那样的弱者。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守着孩子不敢吵架,婚姻走到尽头,也一忍再忍地硬撑。其实,不美好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此束手无策,而又以爱孩子为名。

如果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孩子会主动去做“润滑剂”,这样一来,爸爸不像爸爸,妈妈不像妈妈,而孩子也做着不是他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关系里迷失。

如果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能照顾好自己,为自己想要的幸福去努力。那么孩子就有力量快快乐乐地做自己。

3

婚姻关系不好的父母一样可以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人生的课题可以分为三类:自己的、他人的和老天的。幸福的人生就是,尽力做好自己的课题,尊重别人的课题,接纳老天给的课题。

比如婚姻关系,离婚并不是一个家庭的噩梦,也不是教育的失败。只要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更能教会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就像王菲,她有过两段婚姻,分别生了一个女儿。但李嫣和窦靖童不仅积极乐观,而且很会处理人际关系。

离婚后,窦靖童还是经常和爸爸、奶奶一起相处。窦靖童会给奶奶庆生,也会给给妹妹宣传唱片。让人吃惊的是,窦唯妈妈也会出席李嫣的生日聚会,而窦靖童和李嫣还有李亚鹏的关系也非常亲近。

李嫣也是一样,父母离婚后,王菲和李亚鹏依然会一起给她过生日,前几天网友还晒出王菲陪同李嫣和她小伙伴一起逛街的照片。

涉及好几个家庭,但孩子丝毫没有受到父母离婚的影响,那是因为作为父母的他们都很好地处理了自己的问题。也都以各自的角色来照顾孩子,没有彼此诋毁,也没有老死不相往来。

就像王菲,曾有人问她,给童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说:“童童有爸爸,是我要找伴侣。”

其实,孩子从父母身上最大的受益,就是父母都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给孩子最智慧的爱,便是教会他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并能独立自主的生活。

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父母处理好自己婚姻中的核心关系--夫妻关系。离与不离都是夫妻二人的选择。

所以,放下“为了孩子”,我们才能找到自己。

孩子,是父母相爱的证据,但不是父母必须相爱的理由。孩子可以从相爱的父母身上学会爱,也能从父母相处中学会责任。

亲爱的,无论多么爱孩子,我们都要记得,孩子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旅伴,从中途相识。尽管彼此自此深深相连,但也会各自要走向自己的人生,谁也不该成为谁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