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松楠:警惕“眼中风”年轻化风险,其严重性不亚于“脑中风”

你可能对“眼中风”知之甚少:视力突然急剧下降,眼前黑影遮挡,甚至看不到眼前手指。这种突发的无痛性视力下降,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不能缓解的;本来眼睛好好的,但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且不伴有任何其他眼疾。“眼中风”是视网膜动脉堵住了,一旦发病,需要争分夺秒。

眼中风发病后90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超过90分钟极有可能可造成视网膜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视力恢复希望非常渺茫。

视力突然丧失是该病的特征,主要是由于眼睛缺血引起的一过性黑蒙或梗塞眼动脉受累时的失明。在一瞬间发生视力突然完全丧失,这是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治疗比较困难;如果部分视野缺损,则为不完全阻塞,治疗难度小些。

但不论哪一种阻塞,都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治,以解除阻塞,避免永久性失明。

哪些人易患“眼中风”?

眼中风多发生在四五十岁以上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中老年人,脑力劳动者患此类疾病的相应多些。这些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先天性动脉狭窄和各种类型的动脉炎。身体血管硬化,最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随血流进入供应眼部血液的颈内动脉和眼动脉,使血流中止,从而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发病。

除此之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口服避孕药、吸烟和酗酒等,也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血栓,从而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目前年轻人患“眼中风”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与他们用眼过度、不良饮食习惯、情绪激动等亚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宅在家里彻夜追剧、打游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这些人发生眼中风前常有偏头疼(脑血管痉挛)的症状。


如何预防“眼中风”?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久视心神耗伤,气血亏损,肝肾不足,筋失所养,目中经络涩滞,调节失司,瘀血阻络所致。要防止眼中风平时就要爱眼护肝,注意肝肾的调理。

如果平时用眼经常过度,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痛、干涩,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苔少、脉细,辨证为肝肾精血亏虚型,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合通窍活血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如果平时劳瞻竭视,暗耗精气阴液而生虚火,兼有五心烦热、颧红唇赤、口干,舌红苔少者,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可用知柏地黄丸合通窍活血汤为基础方加减。

对于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要预防眼中风,必须将防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注意劳逸结合、除了控制血压外,要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液流变等,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

而有些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不当也可引发眼中风。临床上有3/4的眼中风引发因素为夜间血压过低,这与睡前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有关。

此外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外伤也可招致眼中风。这类患者一旦有视力模糊或眼球疼痛的症状,要赶紧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眼中风”对视力危害极大,要像防“脑中风”一样防“眼中风”。

一旦出现眼睛无痛性的突发视力严重下降,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该病发病凶猛,90分钟内为黄金急救时间, 而在4小时之内抢救,想恢复至0.1的视力都非常难,预后不良。

(中医松楠,专注纯中医临床、传播纯中医文化,原创中医精品文章。如果您对我的原创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