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誰能知我心?!

電視劇《三國演義》是根據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改編。講述三國時代魏蜀吳的興亡史。

其中最具爭議的是一號男主角曹操,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國之棟樑,不喜歡的說他是竊國大盜。那麼曹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就讓我們來分析下。

我們來看第四十五集。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大宴銅雀臺,向眾文臣武將袒露心聲,電視劇原文如下:

我本愚陋之人,始舉孝廉。後來天下大亂,我在家鄉構築房舍。本想以此離世避禍,春夏讀書、秋冬狩獵。以此度日,等待天下太平。不想朝廷徵我從軍,封為典軍校尉。哎,從此告別以往閒散生活,替國家效力,征討四方賊寇!初時我之願望是死後在墓碑上題曰:漢故徵西將軍曹候之墓。然而,自從剿黃巾始,討董卓、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終於蕩平天下,威加四海。如今我已身為丞相,人臣之貴,已到極點,復又何望哉?

如國家無我一人,正不知將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有人見我權重,妄加猜度,疑我有異心,此大謬也!然而欲使我交出兵權,封候歸國,實不可行!誠恐為奸徒所害。我敗則國家傾危,天下必定大亂,我豈能慕虛名而招大禍?此番苦心,諸公未必能知。有誰能知我心?有誰能知我心!

看完曹操的自白,相信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了吧。曹操自陳留起兵以後,一心還是想匡扶社稷,撥亂反正的。奈何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他的大敗讓他看清了這些人:個個為己,豎子不足與謀。

其實從何進獻策皇帝,放權地方招募兵勇抗擊黃巾軍的時候,漢室傾頹已不可避免。相似的情形大家可以參考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即使有中興之臣郭子儀、李光弼的輔助,一直到了唐朝滅亡,仍然改變不了藩鎮做大的事實。

這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出現一個強人消滅各路諸侯,改朝換代。董卓這樣做了,只可惜鼠目寸光,貪權好色,被呂布一戟刺死。

第二個強人就是曹操。曹操文武雙全,雄才大略,終於不負眾望統一了北方。可嘆曹操時運不濟,對比劉邦的統一,真正意義上的對手不過項羽一人,項羽為人不聽良言、剛愎自用,和袁紹何其相像。按理說曹操打敗袁紹就像劉邦打敗項羽一樣,天下已定,可惜劉備、孫權並非庸才,只能天下三分。但是他依然為後來司馬家的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假如曹操真的統一天下,就如前面所說,他必須改朝換代。因為前有霍光慘案在前,相信曹操必不敢交權。給漢獻帝一個諸侯名分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

“有誰能知我心?有誰能知我心?!”不管別人怎麼想,在我心中他永遠都是一個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