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了,再看到這個中國女人,依然好美


loop 視覺志 今天

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loop


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太空夢。


為了探索那個廣袤神秘的空間,無數國家都在付出努力,而就在前幾天,國家航天局宣佈,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除此之外,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也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了“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此條消息一出,網上都炸鍋了。


一方面是興奮於踏步火星,另一方面,是為了劉洋喝彩。


或許你會問,劉洋是誰?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宇航員是適合男生的工作,但劉洋的存在卻印證著,女孩也有星空之夢。


只要熱愛不死,性別永遠不成問題。



2012年6月16號,是一個值得全體國人銘記的日子。


那一天,神舟九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景海鵬、劉旺、劉洋三位航天員,帶著人類的無限期盼,和神九一起進入太空,13天后安全歸來。


而作為中國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女宇航員,劉洋理所當然地得到了無數讚美。


然而,越是光鮮的人,人們就越難看到她的付出。


劉洋的成功,沒有任何一句讚美之詞可以概括。



1978年,劉洋出生在河南。


甜美乖巧的劉洋,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懂事努力,成績優秀。


從高中畢業後,她去參了軍,以超過當年地方重點院校錄取線31分的絕對高分,考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要知道,那可是自建國以來,國家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飛行員。


畢業後,她被髮配到廣空航空兵某師,就這樣默默努力了大約10年,優秀的她又從15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


從那天起,劉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進入宇宙。



那時的劉洋,已經32歲了。


在之前的人生中,她一直在拼命學習,這次也不例外。


航天員是什麼啊?那可是要登上太空的職業。


然而在這個領域,那時的劉洋只能算新人,和景海鵬這些已經學了幾十年的人不同,她完全沒什麼準備。


為了能趕上進度,在那整整兩年的時間裡,她幾乎沒有踏出過訓練中心。


她沒有周末,沒有放鬆時間,就是和知識死磕。


其實,劉洋是一個特別愛睡懶覺的人,可在那兩年中,晚起一分鐘她都心疼……因為她知道,航天員是不允許出錯的職業。


要想認清宇宙的輪廓,不能只靠情懷,她必須拼命學習,才對得起自己和國家。



在別的女孩穿著漂亮衣服談戀愛、賞花、旅遊的時候,劉洋每天接觸的,都是冷冰冰的儀器和理論知識。


可她不在乎,為了飛,什麼都值得。


兩年的時間很快過去,2012年3月,付出巨大努力的劉洋通過考核,成功入選神九乘組。


3個月後,她又擊敗實力出眾的其他候選,成為了我國首位能夠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這所有的一切,都像場夢一樣不可思議。


可是,國家和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而劉洋,則成為了地球的眼睛。


她真的很幸運,卻又有點“不幸”。



宇航員聽起來很偉大,可真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學習知識不算什麼,真正考驗人的,是升空以後怎麼辦。


你知道一個宇航員,需要克服多麼巨大的心理障礙嗎?


宇宙很神秘,卻也孤獨。


在升空前,航天員們必須要進行一個適應性訓練——


他們獨自一人身處一個房間中,周圍全都是收音設備,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


那種孤獨和寂寞感是深入骨髓的,長時間在這個房間中,心理會產生巨大壓力。


想成為宇航員,首先就要讓自己適應這種絕對安靜,不讓自己瘋掉。



失重的環境下,你必須心理強大。


很多孩子都想經歷失重,看著周圍的東西瞬間漂浮起來,好像連煩惱都變得輕飄飄的。


可是如果真的登上了太空,就會發生空間定向不準,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是倒立的。


哪怕你明知道這個儀器是正的,可眼中看的景象,卻和現實有很大差別。


這時候,宇航員必須有用非常堅定的毅力,去調整自己的眼睛和心態。


你不能慌,不能亂,必須要時刻給自己心理暗示,這樣才能正確地操作。


所以在剛剛入軌的時候,劉洋的動作特別緩慢,就是因為她一直在糾正這些“幻相”。


在太空,眼見不一定為實,只有非常強大的心理,才能經受住考驗。



太空有著最頻繁的晝夜交替。


在地球上,人們都習慣了24小時制的生活作息,可當劉洋在太空時,那裡每隔90分鐘就會有一次晝夜交替。


定向障礙之後,劉洋要面對的就是時間障礙。


有時候明明該起床了,但宇宙還沒有天亮,愛睡懶覺的劉洋必須要剋制住這種障礙,一遍遍暗示自己……


儘管科研人員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讓宇航員儘量還原地面生活,可真的去了太空才發現,以前最簡單的吃喝拉撒睡,都成了巨大挑戰。



而最難熬的,大概還是家裡人吧。


劉洋在太空的13天裡,她的媽媽和婆婆都瘦了10斤。


特別是劉洋的媽媽,十幾天的時間中,她幾乎不眠不休。


劉洋的丈夫每天都守在屏幕前,觀察著妻子的一舉一動,連最細微的表情都不放過。


其實那段時間真的很累很難熬,可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劉洋會失重條件下表演翻跟頭。


這個動作其實挺難的,但她想讓家裡人看見。


因為她知道,在丈夫的眼裡,她一笑,或許整個星空都甜了。



13天的日子捱過去,挑戰卻遠未結束。


哪怕已經圓滿完成了任務,可因為一些原因,回來後的劉洋的身體狀況不太好——


她發生了骨質流失,肌肉也有些萎縮。


恢復身體,又成了一個新的困難,但她不怕。


她曾說,從太空回來第一次洗手時,她在水龍頭前站了好久,因為這種失而復得的感覺實在太美好了。


太空生活有多苦,也可想而知了。



其實劉洋也是有些後怕的。


其實在被選中後,家裡人很少跟她談論生死問題,因為大家知道,任何一點小小的紕漏出現,劉洋可能就回不來了。


神秘的宇宙,曾吞噬過多少宇航員的命啊。


家裡人可以不想,但劉洋不能。


有一次散步時,她和老公說,如果我這次真的回不來了,你一定要幫我照顧好父母,然後再娶一個顧家的媳婦吧——


如果我不在了,我希望我欠的時間,會有另一個人來還。


可老公張華聽都不聽,他說不可能,你一定會平安。


是啊,每一名宇航員,都帶著向死而生的勇氣。



這次任務不是生就是死,但劉洋從沒為自己想過後路。


她說自己曾看過一篇文章——


有人問孫悟空,說大聖意欲何為?

孫悟空回答,踏南天,碎凌霄。

又問,若一去不返?

孫悟空說,便一去不返!


而這也是每一位航天員對待任務的態度。



劉洋說自己曾經歷過一件很尷尬的事。


有次要出席活動,但她不知道該穿什麼,因為在訓練的幾年中,她根本沒有逛過街。


作為女孩子,她卻每天穿著訓練服和運動衫,就連出席活動,都不知道什麼樣的衣服合適。


為了中國航天,她真的是把自己付出到極致。


哪怕自己最後沒被選中,她也絕不後悔——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接受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沒有退路。”


而在劉洋的背後,其實是很多雙手把她推向了宇宙。


為了能把祖國的痕跡寫滿太空,為了完成千年夙願,千千萬萬的航天人都在全力奔跑。


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在劉洋身上,我看到中國航天人強大的意志力,更看到作為女人特有的溫柔細緻的情感。


時間過得可真快,距離她執行任務都過去八年了。


這八年間,航天人從未放棄努力,在廣袤的宇宙中留下各種足跡。


是千千萬萬個劉洋,才成就了中國現在的航天的事業。


不禁想起明朝時,那個叫萬戶的人在給自己的“火箭”點火時說的——


飛天,乃我中華千年之夙願

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

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路來

……


現在,我們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