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是否有冲高的实力,星途会失败吗?

奇瑞汽车的“冲高”尝试共计有三个阶段,分别为:

2009年瑞麟2013年观致2019年星途

这三大子品牌目前只剩下了星途,当然并不是因其品牌影响力很大或销量很高,似乎只是还没有低迷到需要转手或停产的节点。对于瑞麟的失败尚可以给出相对正面的评价,因为2010年前后的自主品牌均不具备冲高的技术储备,同时整个中系车的品牌与产品定位也是偏低的;所以这一阶段冲高的国产汽车品牌100%会失败,但这种尝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在瑞麟失败之后奇瑞汽车尝试以合资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奇瑞选择错了合资方。以色列集团在汽车制造领域并没有业务,这是溢价与航运化工为主的跨国大型集团公司;在网络信息足够发达的阶段选择“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面向消费者,这不是产品规划或品牌规划的问题,而是说明了奇瑞汽车跑偏了。


观致品牌的量产车品质非常一般,然而价格直逼同期的主流合资品牌汽车,所以失败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对于熟悉奇瑞汽车的用户或行业分析人员而言,其合资伊始就已经感觉到最终的“分手”。结果自然不出意料,以色列集团在数年前抛售了观致股份,这一品牌连自主合资品牌的身份也丢失了;最终因低迷的销量只能被号称“垃圾品牌回收站”的宝能收购,以TO-B的模式才勉强有清库存的能力。


话归正题:星途会是下一个瑞麟吗?

2019年星途年度总销量为15994台2020年首月销量1675台2020年二月销量437台

参考销量分析:星途已经走向了恶性循环,低迷的销量无法形成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的逐步下滑会影响TO-C用户的认可度,最终市场占有率会从极低到几乎没有。这是冷门品牌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微车铃木与品控有大问题的PSA都是先例。所以星途必然星光黯淡,作为自主品牌的定位相信最终也逃不过重演瑞麟的命运。


造成星途销量低迷的原因还是老一套!

1:品牌定位不合理,产品品质没有差异化。比如星途旗下的SUV与奇瑞主品牌的瑞虎7/8有什么区别呢?星途Tx无非就是换壳瑞虎8,核心的区别只是多出了四轮驱动版本而已,然而虚高的价格等于说明了性价比很低;星途LX等级属于换壳瑞虎7,然而外观设计的丑陋比瑞虎7还没有眼缘,这种水平的车谈高端怕是奇瑞的销售部分都会感觉无奈。



2:技术储备水平太低,奇瑞汽车能为所谓的“高端车”提供的只有一台1.6T直喷增压机,这种小排量机器充其量可以配备紧凑级SUV,进入B级就算小马拉大车了。轻奢级或中高端车的主要话题不是节油,何况小马大车的组合并不节油;高价车需要的是充沛的动力带来良好的驾驶乐趣,用户需求不单纯都是瑞虎3/5或艾瑞泽等车用户的低标准,让小康或中产用户以珍珠米的预算啃棒子面窝头,人家凭什么要买账呢?



3:品控水平与态度不端正,七大三小国营车企中主力发展自主品牌的并不多,奇瑞在这一方面初期还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后期不论是因为企业本身的问题还是管理模式的问题,车辆的底盘悬架系统、车身结构用料以及品控质检把关等等方面似乎都有问题,否则量产车为何至今还有普遍性的生锈问题呢?其量产车以小排量1.6T发动机对标一线自主品牌2.0T高性能机,差距极大的性能定出相同的价格,哪来的自信吗?一个地方国企也有优越感那就注定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且不进则退!


总结:星途汽车存在的问题是奇瑞主品牌的问题,观致被宝能收购、凯翼被五粮液收购、奇瑞被五道口收购部分股权,星途还远吗?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