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不被疼爱的人更要爱自己

1.初闻只忽略

第一次接触徐志摩的诗歌,是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那个独立特行却深受学生喜爱的女老师,用六节课的时间为年少的我们普及了徐志摩的情史。

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三个名字出现在黑板上,张幼仪的介绍仅仅是徐志摩的原配几个字。所有的时间用在了孜孜不倦的介绍徐志摩的多情与才华,林徽因的知性与美丽,陆小曼的大胆叛逆与魅惑。

少女时代的我,惊艳于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美。被誉为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更是瞬间成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女神。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总是让人不由得向往。当然陆小曼的美貌也是被大家羡慕不已。

大家不约而同的忽略了张幼仪。尽管她的名字与其余两位并排出现在黑板上。

忽略了很久很久,直至有一天在书中重新读到张幼仪的名字时,似乎突然明白徐志摩的原配几个字意味着什么。

不被喜爱,被背叛,被忽视,甚至被误解。这个女子似乎经历的故事更沉重。

于是开始留心张幼仪的故事。

张幼仪

2.再见才看见

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幼仪15岁嫁给徐志摩。18岁生下长子,21岁在孕期被要求打掉胎儿离婚,22岁生下次子,正式离婚;27岁在东吴大学教德语,28岁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妥妥的女强人一枚。

徐志摩对原配妻子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媒妁之言,受之于父母。他是看不上她的,以至于至始至终从未正眼看过她,更未曾尝试去了解她。纵使二人有了孩子,徐志摩心里念叨的也不过是完成了父母抱孙子的愿望。

与徐志摩相处的日子不长,但徐志摩对她的态度始终不友好,甚至是残酷的。

我想张幼仪应该是知晓丈夫的心意的吧,只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既然嫁作他人妇,多少还是对这个男人心存希望的吧,希望相处再多一点,他可以多了解她一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好一些。

然而,多情的诗人把爱恋留给了美貌的才女,他对他的爱是如此炙热,以至于没有半分心思去考虑原配的感受和生活。她之于他,从来都是一个看不上的土包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每每想起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甜蜜,就会多心疼张幼仪一分。作为当事人,她应该是最疼的吧。

张幼仪与徐志摩

3.细品才懂得

当自己经历了结婚生子的生活后,回头看张幼仪,心中多了几分敬佩。

身为女子,在异国他乡怀二胎时被丈夫要求离婚,因为丈夫陷入了他人的爱情里。为了离婚,丈夫要求打掉孩子,在那个医学水平远次于现在的年岁里,打胎是很危险的。

为了与情人双宿双飞,徐志摩冷冰冰的嘲笑张幼仪的担心,态度坚决的要求马上离婚。

张幼仪不答应,他便一走了之。

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写信求救。最终在柏林,生下孩子。

而徐志摩只在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尽管他对她的去向一清二楚,却从未理睬半分。

正常情况下,经历这些狗血剧情又恰逢产后的女人应该会消极颓废一段时间吧,甚至会被产后抑郁症霸占生活吧。

而产后的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雇了保姆,自己学习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然而老天似乎对这个坚强的女子并不友好,她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在其3岁时死于腹膜炎。

张幼仪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边工作边学习,学得一口流利的德语。为后续回国教德语奠定了基础。

遭遇丈夫背板,婚姻解体和幼子离世的重重打击下,张幼仪没有一味的沉浸在悲痛中,而是坚强的扛起所有苦难,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倘若我们在困难面前,都有勇气踏过去,一如既往的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提升自己。我想生活中是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我们吧。

从来靠得住的都只有我们自己,而难倒我们的亦是我们自己。倘若能够一无所惧,那么纵使苦难迎头暴击,亦成将苦难熬成一杯暖心鸡汤。

不被疼爱的人,更要爱自己。而一无所惧,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爱。

张幼仪与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