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就是明朝的安禄山

努尔哈赤和安禄山是老乡,安禄山是辽宁朝阳人,属于辽西;努尔哈赤是辽宁抚顺人,属于辽东。

在我国的东北三省中,辽宁与黑龙江、吉林不同,它自古属于汉民族的传统生活区域,也就是华夏故土。

一般来说,东北自古有三大族系:东胡、秽貊、肃慎,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指华夏族以外的三大族系,事实上辽东地区也是华夏族的发源地之一。也就是说,加上华夏,东北的历史其实是由四大族系组成的。

辽东,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在秦汉属于辽东郡。即使到了明朝,辽东在行政上也是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的。梳理辽东的历史渊源,是想说明安禄山也好,努尔哈赤也罢,其出生和起兵之地本就是华夏故土,只不过二人均非汉人而已。

不过,努尔哈赤之于明朝,与安禄山之于唐朝,确实有相似之处。安禄山使大唐由盛转衰,努尔哈赤的后人则终结了大明。

1、努尔哈赤与安禄山起家的相似性

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营州杂胡,其父亲是粟特人(也就是雅利安人),其母亲是突厥人。安禄山的起家,据《旧唐书》记载是这样的:

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令与乡人史思明同捉生,行必克获,拔为偏将。常嫌其肥,以守珪威风素高,畏惧不敢饱食。以骁勇闻,遂养为子。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安禄山成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义子,从此开始了发迹之路。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满人(建州女真),满族源自肃慎一系,在唐朝称之为靺鞨,在两宋则为女真。关于努尔哈赤的早年,史料多语焉不详,但其与明朝李成梁的关系很密切当是事实。

《清史稿》中记载:

邻部古勒城主阿太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攻,阿太,王杲之子,礼敦之女夫也。景祖挈子若孙往视。有尼堪外兰者,诱阿太开城,明兵入歼之,二祖皆及于难。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途遇额亦都,以其徒九人从。

也就是说,李成梁的妻子曾经放走过努尔哈赤,因为他长得与众不同。不过,明朝姚希孟在《建夷授官始末》中却是这样写的:

时努尔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努尔哈赤与俱。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努尔哈赤便犹如李成梁的义子,或者说努尔哈赤犹如天授的军事才能当与名将李成梁有关联。

公元1615年,李成梁去世。次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和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

2、安史之乱后,东北成为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

中原王朝的边患自古不在东北,而在今日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南下也大多取道河套地区,匈奴、突厥莫不如此,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首都在关中也与此有关。


而从安史之乱开始,这一局面开始发生变化,东北成为边患的主要地区,契丹、女真、后金全部从东北起家。安禄山拉开了东北入主中原的帷幕,而最终由努尔哈赤的后人完成。

与之相对,中原王朝的首都也从长安经开封转移到了北京。明朝朱棣之所以要迁都北京,除了这里是他的起家之地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里地处明朝与蒙古、东北的锁钥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3、努尔哈赤起兵之时的形势与其实与安禄山也很相似,只是结局迥异

安禄山起兵之时,天下是大唐、安禄山、回纥三足鼎立之势。危急存亡之时,唐肃宗李亨通过和亲完成了与回纥的联盟,天下便形成唐朝+回纥VS安禄山的局面。


后来,回纥三次出兵助唐,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关于回纥助兵,《旧唐书·回纥传》中写到:

肃宗诱回纥以复京畿,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堪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于国之功最大,为民之害亦深。

努尔哈赤起兵之时,天下是大明、后金、蒙古三足鼎立之势。在这一局面下,明朝也曾想过让蒙古人助兵,因为后金的崛起,不仅是明朝的威胁,同时也是蒙古人的威胁。


此时的蒙古大汗是林丹汗,他有志于统一蒙古,对后金不断挖蒙古人的墙角非常不安。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朝辽东经略杨镐提出“制东夷在先款西虏” 的策略。“东夷”即努尔哈赤的后金,“西虏”便是林丹汗的蒙古诸部。

公元1619年秋,明朝派监军王猷出使蒙古,最后明朝与林丹汗达成协议:明朝每年给蒙古40000两白银,而林丹汗出兵助大明守卫广宁城。

从战略上来讲,稳住蒙古再对抗后金没有错。可是,崇祯登基之后,由于没钱便改变了对蒙古每年赏赐的政策。当然事实上也不是真的没钱,但这帮大明君臣自己打仗都不肯出钱,更何况送给蒙古人了。

后来,蒙古发生饥荒,希望明朝能够赈灾,而崇祯坚决不允许。而正是这一点,最终将蒙古推向了努尔哈赤的后金一方。

公元1635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击败林丹汗,成为蒙古大汗。

也就是说,在明末的三方格局之中,最终得以联合的是后金和蒙古,明朝则变成了孤家寡人,而满蒙一体是后来清朝统一天下的重要支柱。


努尔哈赤在明朝的地位,当然没有安禄山在唐朝显赫。不过,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便被授为建州卫指挥使、右都督。此后,努尔哈赤的祖上世代在大明为官,而明朝在今辽宁、吉林地区所设的建州三卫是真正的明朝卫所,其到万历年间都一直是大明完全掌控的。所以,努尔哈赤无疑是大明的臣子,只不过不是汉臣而已。

努尔哈赤的起兵,与蒙古人不同,其实在当时与李自成起义没有区别,都是地方造反,只不过异族的造反民族色彩更浓厚一些而已。

如果我们不局限于王朝史,而将唐朝至清朝的历史联系起来看,那么安禄山在唐朝中期的起兵,其实标志着我国东北势力的崛起,这一变化最终在明朝促成了努尔哈赤及其后人的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