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荆轲刺秦

秦始皇大家都很了解,他领导秦国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当时中国真正的霸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大一统朝代,并且修筑长城,疏通灵渠,统一文字跟度量衡,可以说有千秋功绩,但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也并不并是一帆风顺的,其他六国的联合抵抗拖慢了秦国的兼并步伐,甚至还有人想要刺杀秦始皇,虽然最后没成功,但是也十分惊险,对于这个刺杀秦始皇这个事件大家都已经很了解了,就是荆轲刺秦,那么荆轲为什么会去刺杀秦王呢?这里面还会有什么隐情吗?接下来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实力远超其他六国,在公元前230年,秦国吞并了韩国,又在公元前228年消灭了赵国,赵国一灭,与赵国接壤的燕国就是秦国下一个目标,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整个战国时代就雄起了一次,那一次差点把齐国打灭国了,之后燕国就逐渐衰弱,到了燕王喜的时候,燕国国力更是七个国家中垫底的。

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原来在秦国当人质,但是秦始皇对太子丹很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就逃回了燕国,燕国的大臣知道秦国下一步就要攻打燕国了,都劝太子丹联合齐国、楚国还有魏国再一次联军对抗秦国,但是太子丹觉得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想要派刺客去刺杀嬴政,这样来抵挡秦国兼并的步伐,太子丹先是找到了田光,但是田光说自己年龄太大了,已经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了,于是就推荐了荆轲。

荆轲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侠客,太子丹找到他之后把他拜为上卿,向荆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秦国大将王翦已经率重兵压境,太子丹非常担忧,跟荆轲说:“赵国已经被秦国打败了,如果秦国打进来,以我国兵力肯定是无法抵挡,我想让上卿去要挟秦王,要是他答应不再兼并其他国家,把侵略的土地还回去,就放过他,要是他不同意,就把他刺杀。”荆轲听后非常同意,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就是怎么才能见到嬴政,正好此时秦王悬赏千两黄金,想要樊於期的首级,现在樊於期正在燕国,要是能把樊於期的首级还有燕国的地图献给秦王的话,他就肯定会接见,太子丹听过之后觉得是个办法,就命人寻找便于刺杀的武器,最后找到了徐夫人的残虹,相传这把匕首是用天外陨铁所打造,锋利无比,把武器交给荆轲之后,荆轲便踏上了前往咸阳的道路。

秦王一听燕国有使者带来了燕国的地图还有樊於期的人头想要俯首称臣,非常高兴,就在咸阳宫接见荆轲,荆轲献上了装有樊於期人头的木匣跟燕国的地图,秦王打开木匣一看,里面果然是樊於期的人头,再让荆轲把地图打开,荆轲慢慢的展开地图,马上要把地图全部展开时,之前藏在地图中的残虹就露出来了,秦王一看吓了一跳,荆轲趁机抓住秦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了过去,秦王猛地一转身,想要拔出长剑,但奈何长剑太长,一时无法拔出,只能先逃跑,但是荆轲一直在身后追,秦王没办法只能先绕着宫殿的柱子跑,这时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秦始皇身边有那么多的侍卫,为什么都不上前去阻挡荆轲呢?我们都知道秦国是以法治国,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秦国有一条法律就是侍卫不得登上大殿,只能在殿下守卫,这样以防有侍卫想要刺杀国君,所以这时没有侍卫敢上前阻挡荆轲,正在此时秦王终于把身上的长剑拔了出来,一下刺伤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受伤倒在地上,接着又向荆轲刺了几剑,荆轲这时候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大骂着秦王,秦王这时命令侍卫杀了荆轲,荆轲这才死去。

这件事之后秦王非常生气,马上命令王翦向燕国进攻,太子丹见此情形知道荆轲失败了,便带兵拼死抵抗,但是根本打不过秦军,在公元222年,秦军抓住了燕王喜,逼死了太子丹,从此燕国在历史上消失了。荆轲为了国家百姓的安宁,宁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是非常值得尊敬,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也刺杀过秦王,不过也是以失败告终,在那个 战火纷飞的年代,像荆轲和高渐离这样的义士还有很多,不管最后他们有没有成功,他们都是一个国家的英雄。这就是荆轲刺秦的故事,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或者还有更好的历史故事也可以在文章下方评论,小编会一一给大家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