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清明清运河文化(人才篇)

临清明清政治军事人才济济的主要标志一是登龙门中进士人数众多。二是步入仕途在全国各地做官的人数众多。甲科是封建选举制中最为世人重视者, 是那个时代一个地方衡量人才状况的第一标准。唐宋元三大王朝, 临清各出过一名进士 ( 这里依临清旧志当时行政区划, 其进士名额还要多一点, 下同) 。在明王朝, 临清州涌出 65 名文科进士, 2 名武科进士。清王朝, 临清又出了 32 名文科进士, 37 名武科进士。合计出进士 136 名之 多 。明 正德 至 万 历的百余年, 竟出了四十八名文科进士, 是临清人进士榜上的历史最辉煌时期。正德戊辰至辛巳, 十四年间便有十一人中了进士, 其中辛末科、丁丑科、辛巳科三张黄榜上各有三名临清人同时为进士者。

万历丙戍科更有四名临清人同时为进士者。旧志盛赞临清 “明嘉靖时科第坊九十有一, 庆历以后增者又多”。明清, 临清人在全国各地为官者约五六百人,其 中在 中 央 为官 者 约 一 百 多 人 。 其 中 央 官 吏 有 三公、三孤一品大员, 有中书省尚书, 有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大理寺卿、少卿、寺丞、都察院御史、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少卿、光禄寺丞, 鸿胪寺赞、六科给事中等大批京官要员。内中仅清康熙年间做过玄烨皇帝御前侍卫的就有 6 名临清人。临清人在全国各地方为官者, 有总督、巡抚封疆大吏, 有省道监司,有知府、知州、知县及各级佐官。其中知府知州有二十多人, 知县更有近百人。此外, 临清人中还有总兵、副将、游击、守备等一批高级将领镇抚四方者。其中, 仅在台湾为官者, 就有康熙镇台千总张才、道光台湾总兵吕恒安, 咸丰间收复凤山有功被擢为台湾知府的洪毓深等。

明中后期是临清政治人才辈出的时期, 也是明王朝政治日趋昏暗的时期。明中后期几乎是皇帝个个昏庸, 奸相、权宦当政, 混乱朝纲。这时期临清人中央为官者, 很有一批忧国忧民, 为匡扶社稷挑战邪恶而不避生死之士。如正统间反对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瓦剌而上疏谏阻, 不成, 又要求随驾亲征, 死于土木之变的大理寺卿马豫。如正德间针对宦官刘瑾专权乱政上疏建言, 被刘阉下狱的御使张凤鸣。如嘉靖间不肯依附奸相严嵩辞官还乡的陕西总督程轨。如万历间与权宦魏忠贤激烈斗争的陨阳巡抚孙应鳌, 先后弹劾权相赵志皋、宦官魏忠贤的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柳佐, 以及多次弹劾宦官、仗义营救抗清名将熊延弼, 被魏阉杀害的东林党人大理寺卿周朝瑞等。临清明末爱国将领最为可叹者当数张宗衡与张振秀。张宗衡为兵部右侍郎, 做过巡抚、总督。他与清军作战, 因诸将跋扈而失利。为此, 张被革职戍边, 不久解还临清。张振秀做过兵部主事、太常少卿, 因受株连被革职还乡。崇祯十五年 ( 1642) , 清兵攻掠临清。张宗衡、张振秀与临清守将协力抗拒, 至城破, 两位将领双双遇难。虽不在其位, 不计身披冤枉, 而不辞为国家流血,堪称悲壮。此外, 临清享誉全国的政治名人, 还有被称为 “天下廉吏七人, 闳居其首”的明正德吏科给事中阎闳。

还有被称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第一人的王朝佐。万历二十七年 ( 1599) , 临清爆发了市民万余人反对税监马堂, 焚烧马堂公署的民变。官兵镇压, 株连甚众。于时, 王朝佐挺身而出, 自认首难, 一人承担后果, 临刑神色自若, 大义凛然,表现出中国手工业工人为人民献身惊天动地的卓越品质。临清名人中颇值一提的还有, 清康熙进士、做过礼部侍郎、河南巡抚的汪灏。他曾主持顺天武乡试, 不久又提督山西学政。在山西, 他断绝读书人 中 强 横放 纵 者 的贿 赂 请 托 , 为 广 大 学 子 培 植 福祉, 使陕西学界风气大变。其以往风气不正, 每至考试, 便时时有权势者写信递条子。汪灏主考, 坐堂上, 洞观重门, 再也没有敢于冒犯法令应考作弊的人了。康熙皇帝问他: “你杜绝贿赂, 供给从哪里出呢? ”汪灏说: “臣食用俭薄, 俸禄足够我用的了。”汪灏做河南巡抚清白赋税、整顿吏治、公明断狱、兴修水利, 做了许多好事。他身为游子,不忘桑梓, 特别有功于临清的文化建设。临终, 叮嘱家人, 他是个十分平常的人, 死后薄葬, 不许树碑立传。人之品格, 可谓善始善终。清末, 临清名人还有广西巡抚、出镇北宁的抗法主将徐延旭等。

明清之际, 从全国各地派到临清做官者, 知州先后有 153 名, 加明代同知、清代州同 82 名, 明清州判 121 名, 明清学正 79 名, 重要州官有 435名之多。武将者, 明代总兵、清代副将、游击等二品三品官员有 115 名。驻临 清 的中 央 、省 、府机关之四、五品以上高官亦有五、六百名。他们中的许多人, 为临清、为邦国做过许多好事。如明景泰至天顺间三镇临清的平江侯陈予, 筑城修池保商安民 , 推 动临 清 城 市建 设 与 工 商 业 发 展 , 是 有 大 功者。又如明崇祯临清兵备徐延宗, 百姓为他编出歌谣: “素心止饮双河水, 赤手全扶盖世人。”清代临清知州佟世禄、杨芊, 兵部郎中督理临清钞关噶乐萨等一批官员, 清正爱民, 离任时临清老幼拈香攀辕泣送, 被送最远者至二百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