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四人同嫁侄儿,二姐耐不住寂寞,侄儿笑着说原谅


·四个女人一台戏

历史课本上,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提过一嘴,他推行汉化运动的操作一枝独秀,竟然打着“南伐”的幌子,骗兄弟们一起南下喝酒吃肉,走到洛阳却停下脚步,忽悠他们在洛阳贷款买房。

跟拓跋宏混,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古代改革成功的皇帝,基本上好评如潮,所以再怎么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咒一咒拓跋宏,连个小人都不敢扎。

但是,谁曾想,拓跋宏这么禁不起咒,很快就应验了!

作为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标配,比较容易凑齐。可拓跋宏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他看上了自己的4个漂亮姑姑——祖母冯太后兄长的4个女儿——虽然喊姑姑,但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算不得乱伦。

四姐妹应该长得很好看,二姐冯润,三姐冯清,四妹五妹史书上没有记载名字。她们进宫后,一个被封皇后,三个被封昭仪。要知道,北魏时期,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这等于是冯家完全把持后宫。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四个女人一起上,戏份更足了!

·女主只有一个

后宫的文明戏,即刻上演。女主之争落在二姐冯润与三姐冯清头上,此时的冯润已有14岁,比起妹妹冯清,到底是有味道一些,史载:有姿媚,偏见爱幸。

然而冯润命途多舛,忽然得了素疹,身上脸上起了红色点点,她的姑姑担心有传染,强令她回家养病。

冯清的好日子,来了!她仰仗与姐姐相似的面容,迅速赢得拓跋宏的宠爱,并升级为皇后,母仪天下。

你以为事情会这么简单?

原来,拓跋宏痴心一片,他始终惦记着冯润,当得知冯润病愈后,马上召她二进宫,随后日夜耕耘,史称:宠爱过初,专寝当夕。

后宫里,女子一旦受宠,她绝对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区区一个皇后位子,还不是信手拈来的小事。

拓跋宏为了表明自己对冯润的情意绵绵,告诉她冯清只是个替代品,遂废了冯清,将她丢到寺庙里出家,改立冯润为皇后。

自此,冯润横行六宫,侍寝一事几乎没得其他妃子参与,大猪蹄子拓跋宏还开心到跳起,认为这是爱自己的表现:妇人妒防,即使王者也不能免,何况士大夫和百姓?

·这里没有台词

北魏毕竟处在开疆扩土的关键期,不去欺负下周边,哪对得起兵强马壮四个字?况且,拓跋宏觉得,男人就该勇猛一点,站在世界之巅,才会让女人离不开。于是拓跋宏重拾承诺,带着弟兄们南征北战。

男主外,女主内!

拓跋宏留下冯润在洛阳。

但是,冯润耐不住寂寞。她当年染病时,有个医生叫高菩萨,医术高超,人也不错,所以就让高菩萨进入编制内,给了他一个御医的头衔。

平日里,冯润召高菩萨入宫,摸摸小手把把脉,继而全方位按摩,服务到位。

两人勾搭成奸,秽乱后宫。起先还有所节制,当得知出征在外的拓跋宏病倒后,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有了干政的迹象。

其时有个宦官剧鹏,觉得这样很不好,多次提醒冯润,给他个面子,别绿拓跋宏了行不行?冯润置之不理,剧鹏他怒发冲冠,“发愤而卒”。

冯润:……

·姑嫂不和,东窗事发

后宫就那么点大,有个男人随便进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在里面干什么。只是碍于冯润的权势,大家不想捅破这一层窗户纸而已。

但是,纸包不住火的。

冯润有个小姑子,乃拓跋宏的妹妹,册封为彭城公主,寡居在家。本来,她们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冯润趁着拓跋宏不在洛阳,硬是要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导致姑嫂间的矛盾加深。

在洛阳,没了哥哥拓跋宏撑腰的彭城公主,自知干不过只手遮天的冯润。

于是,彭城公主一边假装同意,一边伺机逃婚。终于,在一个狂风大雨的夜晚,彭城公主带着几个奴婢和仆人,辗转找到在外打仗的拓跋宏,说自己不愿意嫁人,理由是冯夙是个纨绔子弟。

很显然,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彭城公主的先夫刘承绪脊柱弯曲,“少而尫疾”,这么发育不良形象不佳的都能嫁,还有什么可挑选的?

逼急之下,彭城公主只好使出压箱底手段,直言嫂子冯润的宫廷秘事,听得拓跋宏火冒三丈,“闻而骇愕”,然后示意妹妹别声张,待哥哥查明真相。

·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冯润能让拓跋宏宠爱有加,要说她没得手段和亲信眼线,谁都不信。彭城公主前脚刚到,冯润就接到线报,自己的丑行,想必一览无遗,吓得冯润病急乱投医,与母亲密谋,请来巫师给拓跋宏下诅咒。

咒死拓跋宏,扶持太子称帝,再垂帘听政,想做啥就做啥。

成败在此一举!

但是巫师的实力一般般,拓跋宏完好无损的回到洛阳,冯润的所有美梦,悉数化为泡影,男宠高菩萨招供,当着冯润的面,陈述所有细节。

拓跋宏看着冯润,眼里的情愫,说不清道不明。

冯润请求私聊,拓跋宏应允。

两人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所以史书上也是一笔带过。只知道,拓跋宏处死了冯润的男宠们,却放过了冯润,保留她皇后的头衔和尊仪。

此举,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冯润看到了希望。

难道,这就是爱?

·终是一场悲剧结尾

冯润在后宫,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依旧逍遥自在,至于她有没有悔改,不得而知,因为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拓跋宏拖着病体处理冯润秽乱一事,想必内心深受煎熬,很不好受。但随着战事吃紧,他又不得不重新走上战场,此时的拓跋宏有点迷惘,他打天下,给谁看呢?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还没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拓跋宏身染重病,临死前,拓跋宏留下遗诏,有部分与冯润有关:

若不早为之所,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

赐死冯润,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