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奇葩”的父子三人组,皆力辞皇位,结果偏偏“当上”皇帝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要是说起李世民的话,想必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了,我们都知道,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而要追溯起来的话,其实原先做皇帝的并非是李家人,但是他的父亲李渊想要获得政权,因此具有野心的李世民便也随同他一并征战。

最为重要的是,在征战的过程中,父亲许诺了他太子的位置。所以才有了李世民从始至终的全力以赴,更是帮他各处打仗。

而了解的人也知道,李世民的皇位确实是来之不易。虽然也是由父亲与皇后生下的孩子,但是他却是次子,因此在继承的时候就不像兄长那样名正言顺。但是在心里他却是一直想要当上皇帝的,所以多年来都与兄长进行各种斗争。

后来由于兄长和弟弟联合打压自己,更是有送毒酒等事件,所以最后忍不了的他直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几人的经历似乎给了观众一个人人都想要当皇帝的认知,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唐朝曾经还有这样的父子三人,他们都有机会与助力登上皇位,但是却都一一推辞。最终还是被迫成为了皇帝,因此被称为最“奇葩”的组合,他们就是李旦、李宪、李隆基父子三人。

其实从李世民等人的经历,我们就能够看出来。这皇位并不是十分好当的,背后潜藏的流血危机也比较严重。或许就是由于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李旦并不想要登皇位。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头上还有一个母亲武后压着。

但是因为母亲不喜欢另外一个儿子,所以自己被两次扶持上了位。后来皇位稳定了,他开始立太子。但是这个时候,人选不太好定。一方面李宪是皇后的儿子、是嫡长子,但是自己登上皇位的时候李隆基这一党派的人又是最大的助力者,功劳很大。

所以最初李旦无法抉择,但是李宪不愧是他的儿子。父子二人性格都比较仁慈良善,李宪懂得局势的所求。所以主动让辞,于是李旦顺理成章让李隆基来当太子。

但是李隆基的心里也清楚,自己并非是最名正言顺的人选,于是还是有些推辞。所以不管他心里是如何作想的,但是至少表面上都依然是一副不愿为太子做皇帝的样子。

最后还是李旦的再次劝说让他同意做了皇帝。但是对于那位给自己让贤的哥哥,李隆基还是记在心里的。所以后来在对方死后,他特意给兄长追封了一个皇帝的名头。是以死后,李宪最终还是“做了”一回皇帝。

由此看来,古时的帝王之争确实不是那般简单容易的。但是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是容易理解的。毕竟权力的至高无上着实令人心动,为此人们才会暂时性忽略这背后的残酷。但是也毕竟由于这群枭雄们的斗争,才有了丰富的华夏历史,着实令人惊叹。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