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释“孝”的

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先圣帝王都具有至高无尚的美德和治世方略,用它来治理天下,以顺应天下百姓之心。因此天下的百姓和睦相处,互相都没有怨恨。你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吗?”

曾参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敏,怎么能够明白先王的至德要道呢?”

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身躯、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作为一个孝子就不能让它们有轻易的伤害,这就是尽孝的开始。如果一个人树立了自己的志向,而平时能立身反省、行为处世遵循道理,使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后世,以使父母声誉荣耀,那就是尽孝道得到最圆满的结果了。一个人行孝的方面是很广博的,首先从事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其次是事奉自己的君王,最后是修身立世实现自己的志向。” -------根据《孝经》选辑

因此,孝敬父母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基础。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如同禽兽,哪有德行可言,一定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