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劝世良言:生命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没有这两点

在现代社会中,人群之中有一个很可悲的问题,那就是:随波逐流,相信权威,相信世俗。

人们往往会认为权威的话都是真理,认为世俗的理论都是真相,但是真正现实未必如此。

权威与世俗也不过是因人而起的观点和意见,是人难免就会犯错,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这个世界的可悲,就是因为有一些错误之人引导,更有大部分可怜之人的附庸,于是便产生了一帮自以为是真理的妄言,矛盾便由此而生。

将思想附庸于世俗,终究是个无趣的人间傀儡。

《庄子》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

就是说:孝子不奉承父母,臣子不奉承自己的主子,这是最好的臣子和儿子。假如说自己的父母所说的话,就认为是正确,父母所做的事情就认为是良善,那么这种人就是不孝之子。君子所说的话就认为正确,认为的好就认为好,那这就是不孝。

庄子在这里讨论的则是"愚孝"和"愚忠"的两种状态,然而世人却很少懂得这个观点。大多数人认为顺从父母的意思,就是孝顺;领导说的话,就是正确的话。一味地对父母和领导阿谀奉承,不分是非黑白,岂不是陷入了愚蠢的世俗思维之中吗?

世俗的好恶,掩盖了人世的真理,实则愚昧。

《庄子》中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就不算大愚之人,知道自己糊涂的人就不算大惑之人,真正糊涂愚昧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糊涂愚昧。

而《道德经》中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这个道理。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其实没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三观,他们背后的根源正是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他需要膜拜万人的力量,企图附庸这个世俗舆论,来衬托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愚昧。

生命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贫穷,而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经不住外界的影响而随风摆动,最终放弃了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不想当随波逐流、看不到真相的愚昧之人,就读读庄子吧!

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是庄子全书,心烦的时候,低谷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翻一翻,看看庄子的思想境界,读读他对困难的感悟,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本书厚厚一大摞,不仅仅有原汁原味的原文,还有精准的白话文翻译和精美插图

。即使是古文不好的朋友,也能很轻松的读下去。

厚厚的一大摞书,满满全都是先贤的智慧,闲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何不快哉?

这本书45元包邮,也许就是几包烟钱,也许就是饭店里面一盘菜的钱,也许就是一瓶酒的价钱,却能让您感受先贤智慧,开阔您的视野与格局。

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