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嫌美女臭,偏爱猪头肉——洁癖大师倪瓒的菜单

倪瓒,号称“古今第一洁癖大师”,元代画坛“四大家”之首,以“萧疏静洁、空旷冷峻”的画风引领了一代风骚。画如其人,倪瓒作为富二代虽然生活奢靡,却极爱干净:每回洗澡换水十余次;专用茅坑里铺满鹅毛,拉完就换新的;留宿歌姬一夜啥都没干,竟强迫美女一遍遍洗澡直到天亮;就连院里的梧桐树也不放过,每天都要仆人上下擦洗……

忍不住要问:这个怪咖洁癖男终身未娶、连女人都不碰,究竟是怎么对待每日三餐的呢?

和许多风流名士一样,倪瓒也是个大吃货,而且还曾编写一本食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收录了近50种菜品和饮料的做法,被视作“唯一一部反映元代江南水乡饮食的著作”,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或许是历史学家们想多了,估计倪瓒当时编这本书的初衷是训诫自家厨房里的那些大老粗们:做饭干净点!

在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就是“”。比如他在书中强调:烧萝卜时食材要“置净器中”,腌制生姜时要用“净布揩去嫩芽”,酿酒时米要用水“淘极净”。如果他家厨房要做个小鸡炖蘑菇,光是蘑菇就要“用水净洗数四,至沙泥净尽”。就连中午吃个面条,也要在沸水中下面,待面煮透以后,把面汤重新烧开一次,才能捞出食用。

作为江南人,倪瓒自然喜欢吃河海鲜味,又是怎么个折腾法呢?比如吃蟹,他先将螃蟹和生姜紫苏橘皮等佐料一起煮沸,然后把蟹翻个身再用大火“沸透”后才能进食。因为鲜味不能长时间蒸煮,这位洁癖大画家想出了一个妙法:用酒。比如凉拌瑶柱,他会取用活江瑶的肉,用酒洗干净,切成细丝后,再用“极热酒”烹煮。此外,在烹调田螺、鱼虾、蛤蜊时,倪瓒通常都会用到酒,既是为了洗净食材的污秽,也是为了去除腥臭异味。

人可以很富有,可以非常有才华,可以无比讲究卫生,但终究难断“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洁癖如倪瓒者,竟然也会忍不住想吃猪头肉!但一想到猪身上的毛、猪嘴里的口水……洁癖男忍不住一哆嗦,估计嫌弃得汗毛都倒竖起来了。最终,他竟然还是忍不住吃了……那么,你认为倪瓒吃的猪头肉需要煮几次呢?正确答案:一句话说不清,请看下文。

首先,挑选完整的猪头,用柴火把猪嘴里的粘液熏干净,并要把猪毛等脏东西“刮洗极净”;然后,把猪头肉放进白汤里煮,期间要多次倒换汤水。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里,倪瓒烹制猪头肉的标准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煮五次”。煮好后晾凉切片,拌上葱丝、笋丝、花椒、杏仁、芝麻盐……当你以为终于可以上桌美餐时,洁癖男还要将肉撒上酒,放进蒸锅里馏上一遍,这才能安心享用。

如果是一般的猪肉,倪瓒的“创卫标准”会稍稍降低一些:先用盐酒把肉擦一遍,加入等量的酒和水一起炖煮,同时要用湿纸巾把锅盖闷堵严实,熟肉放凉后,翻过来再煮一次……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肉才值得倪瓒动筷。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他要求每次煮肉的时候要烧光两把柴草,所以,准确地说,他实际上是煮了四次……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再强求也没用。倪瓒如此讲究饮食卫生,而荒谬的是,他恰恰死在“爱干净”三个字上。由于倪瓒孤傲不驯,后来被人借故投入大牢,当狱卒给他送饭时,不作不死的洁癖男竟然要求狱卒“举碗齐眉”,理由是害怕人家的唾沫溅到饭上。结果狱卒恼羞成怒,直接把他锁到了屎尿桶边上……想都不用想,伟大的洁癖画家不久之后便忧愤而亡。

古今第一洁癖大师蘑菇洗四遍,那么你是洗几遍呢?(处女座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