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讀稻盛和夫《幹法》心得體會,企業如何發展。


讀完稻盛的《幹法》,演講中的好幾點我忽然發現竟與自己志同道合。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無論如何非如此不可。”

這兩句話我覺得最為觸動和精闢,在這個慾海橫流的社會你不論做什麼,都需要這樣的兩句來激勵自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路邊的雜草都有頑強的求生之路,自然界本就是這樣的弱肉強食遊戲規則,而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難道不更應該按照這兩句話來做嗎?

“如果自己某種程度上擁有經營者的才能,那麼就應該為了夥伴們的幸福,站到前頭努力拼搏。”

這句話我單獨來說一說,現如今的企業領導者,有幾人可以做到這一點,答案也許少的可憐,幾乎就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這也是中國缺少很多優秀的企業原因之一。

一個企業家,經營者,員工們的主心骨,我個人理解對待自己的員工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

這樣的經營者肯定會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而奮勇向前。

高談闊論說員工是自己的兄弟,要怎麼怎麼樣,這都是扯淡,少畫點大餅,不做作,不吹噓,多做實事。

言必行行必果。

獎懲合理,一切以規章制度而行,自上而下。

這才是一個經營者該對員工的態度,

一個企業員工離開的原因只有兩種,第一錢沒有到位,第二員工心涼了,情淡了,話少了,隔閡已經存在了。

一個經營者為了員工未來的日子,持續的變得更好。

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斷逆流而上,這的老闆、領導者必定會成功的,這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思想不謀而合。

“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

做企業說直白一點當然是為了錢,這是絕大多數經營者共同的目標,賺了錢企業才能長久的發展,才能為員工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為員工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經營者會這樣做嗎,賺了錢是自己享受,還是把錢用在員工的身上。

答案我們就不做進一步的探究了,演講中已經給出了。

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有“一山還比一山高”這樣的遠大夢想。

行萬里路,可見天地之廣闊。

那天地的極限在哪裡?答案是永遠沒有,就好比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也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永不言棄。

正真的強者是永遠不會被困難所打倒的,努力向前,走的更遠。

“無私”便“無畏”

抱著這樣的一顆心去做任何事情,那麼必然走的更遠也會更長久。

企業世襲制,這樣的體質到底是好是壞?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不在什麼制度的問題,而在於人的問題,企業經營者他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不管是什麼制度體質,領導者最為重要。

比個例子,一棵參天大樹,樹幹就是經營者,而漫天的枝葉便是你的員工,我們本就是一體,密不可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的意識最為重要,我覺得理解為思想更為貼切。

我讀過一句話“人終會老去,但唯有思想可以暢遊不斷,‘思想’是人的本質,我始終這麼認為。”

這句話我自看到之日起,已經有很多年了,當時只看一遍就銘記在心,說的太好了,太透徹了。

思想,是一個企業經營者的本質,你手底下有很多的家人,你要為他們所考慮。

你的思想決定一個企業的生與死。

最後談及死亡,這個話題很多人覺得和自己還沒有多大的關係,我放到最後來說一說,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其實一直覺得在這天地之間冥冥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主導眾生的命運。

高山化為深谷,滄海變為桑田,夏冬的枯榮,國家的興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測,十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嘆王朝更替,萬年可見斗轉星移。

我們都是凡人,如果用一天或者一生的視野去窺探上億萬年的天地,就如同螞蟻望天空,好似井底之蛙。

這就有點哲學了,但哲學也是經營者必不可少的一種思想。

實際我自己覺得抱著一顆平常心就好了,做好自己,過完每一天,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留遺憾。

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