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以后还要继续陪做作业,帮孩子辅导吗?

侯佳仪


陪伴是永恒的。

我教初中30年了,当年我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我们周末必须有父母中的一个在家里陪孩子。

小学和初中对孩子的陪伴,可以督促孩子做作业,让孩子养成作业写完了在看电视或者做其他事情的习惯。当然小学四年级的作业作为许多家长可能有一半家长都已经搞不懂了,家长通过孩子的字体就可以看出孩子作业是否认真,孩子做得认真,签字就写“作业很认真”;如果作文写得很好,签字就写“真棒”。

其实,除了陪伴孩子做作业,还可以陪伴孩子玩耍,做游戏,这其实是培养孩子的亲情。我们成年人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父母给我们做的事情,除了父母督促我们学习,更多的还是陪我们游戏,放风筝等等。

第三、父母陪伴是为了避免孩子一个人在家感到孤单。如果让一个成年人在独自家里,也会感到孤独寂寞。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旁边有个,陪着唠嗑,这样感觉就很好。

因此,四年级的孩子,家长仍然要陪孩子写作业,至于辅导孩子,就看家长是否具备辅导的水平,量力而行就可以了。



平淡是真oymlq


点击右上角关注“良师益友谈育儿”分享育儿经验,一起畅享快乐的育儿生活!

陪孩子写作业对于父母来说的确是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求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内容要尽量做到了如指掌,否则无法正确指出孩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父母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合理引导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因此,大部分父母都感觉给孩子辅导作业是件苦差事,既要抽出时间来熟悉孩子的教材,又要跟孩子的各种不配合斗智斗勇。那么,家长到底该给孩子辅导作业到什么时候呢?我觉得这种陪写作业的状态尽量在小学阶段结束,当然,具体是什么时候还要依据孩子的学习状态而定。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

培养学习专注力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很容易在写作业过程中分心,因此,家长陪写作业可以发挥一定的提醒作用,在孩子分心时,及时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同时,家长在旁督促写作业,就是告诉孩子作业的重要性,不可敷衍了事,让他在思想上重视作业问题。

查漏补缺解决问题

作业是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家长通过陪孩子写作业,可以发现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如果是听课效率差,还要跟老师沟通,寻求解决办法,这样就能第一时间帮孩子排除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意识:写作业的主角永远是孩子,家长需要教会孩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督促和引导,帮助孩子形成独立高效完成作业的能力,最终自己可以成功卸任。

家长如何陪伴各阶段孩子写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家长需要全程参与孩子的写作业,从根据家校联系本确定每天的作业内容,到制定当天的作业计划,到全程监督认真完成作业,再到检查核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每一环节都不能放松,带着孩子每天重复这一套流程,两年下来,孩子应该可以熟悉每个环节,并能在家长的督促指导下完成全套写作业流程。

小学三四年级,经过前两年的陪伴学习,孩子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因此,到了这个阶段,家长最好不要再全程陪伴孩子写作业,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写作业计划,独立在书房完成作业。家长需要做的是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作业,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作业,并带着孩子一起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小学五六年级,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孩子已经可以制定写作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这阶段需要培养独立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的能力,家长只要对孩子检查过的作业再把把关,发现孩子的疏漏地方就可以了,到六年级,家长基本不需要再过问孩子的作业问题了。

四年级以后还要继续陪写作业吗?

如果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参与到培养孩子的写作业习惯,并合理地指导孩子写作业,经过一二三年级的约束、督促和培养,进入四年级的孩子应该具备独立写作业的能力,家长尽量不要再陪伴写作业,否则会形成孩子在学习上的依赖性,不愿独立思考。家长只需要在旁督促,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并引导孩子在作业完成后学会自查,确保完成作业的质量。

总之,作业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只有在早期多花工夫,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才能在孩子进入中高年级以后,逐步摆脱陪写作业的困扰,让孩子具备独立高效完成作业的能力。


陈老师初中数理化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四年级以后也是需要家长继续辅导的。如果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是在练计算的基本功,那四年级以后就是在练如何解应用题,甚至很多地方老师都会让孩子报奥数班。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应用题、奥数题之类的完全没有能力教孩子,实在无能为力。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可以教的有很多。

第一,纠正他的学习习惯。小学三年级前,如果你没有给他养成一个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那么,这个时候你送去辅导班是害了他,辅导班也未必要他,因为他捣蛋,不做作业,影响别人做作业。所以,你只能自己多花点时间纠正他,不要觉得这是小事,孩子成绩的好坏,从做作业的习惯就能判断出来,并且以后想好还挺难。

第二,你需要带孩子做这个有心人——教会他认真细心。无论再怎么乖巧的孩子,都是有惰性的。他一个人做题,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候都莫名其妙,明明刚刚做对了,为什么这一个一模一样做错了。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教会他认真,只有认真了,就没有难题。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三,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开始,应用题就大量出现在他的作业中,这个时候,孩子不会做,有些家长可能也不会做,但是这个时候的题都不会难,多读几遍肯定能做出来,家长可以引导他多读,遇到难题,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引导他思考,不是非得你会做,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可以先问网友再给他讲。

等他养成了做题好习惯,家长只需要每天看一下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字迹是否端正就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愿做一只蜗牛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根据你自己的孩子具体情况,以及你自己作为父母的上班时间来决定。还有就是你指的陪伴是如何样的陪伴?是坐在它旁边看着他写作业,还是就是你在家就行了。我的女儿从2年级开始,放学回家饿了就先吃饭。不饿就直接写作业。她在书桌那自己写,我忙我自己的,就是回家会问,作业多不多呀其他不问。然后就是她写完了,或者有不会的回喊我过去,其他时间我都是不经意的过去看一眼,看到字写好看,就说句宝贝的字写的真好看。好好写吧,就走了。最后写完我检查一下就完事了。到3年级后英语因为刚学,就盯了半学期这样,让她进入到如何学英语。到4年级以后除非要家长辅助完成的手工,其他一概不管,作业老师让签字,我签,但是我不检查对错。但是我告诉她,我平时不管你作业,但是我会突击检查,检查到作业不认真,错误率多那么就完蛋了。那就是错题要抄10-20遍。所以我女儿学校基本不用管。就是要考试前会带着帮她复习。今年六年级了,暑假只用了35天时间,把6年级上下册数学全部学完,不只是预习完,是辅导书上的题包括一些奥数题都做完了。现在开学了,已经开始学习初一的数学了,所以你说的什么叫陪伴,怎么陪伴,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来。因为有的孩子主动性差,脑子转不过来,所以如何陪伴这个方法真的只能因人而异。


晴天娃娃松



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基础的知识积累。所以,父母还需要辅导孩子作业,但是辅导的重点放在写作业的“过程”上。


比如,检查作业的对错的任务由孩子自己来完成,但是父母可以检查孩子的做题思路,特别是错题,更要看看孩子薄弱的部分在哪里,然后通过多练习同类题目来巩固薄弱知识点。


到了初中阶段,父母重在辅导孩子的“状态”,看看孩子学习状态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到了高中阶段,就要重在看孩子的做题“结果”,让孩子为自己的作业结果负责。

不过凡事没有固定的答案,是否需要辅导,父母参与辅导的程度如何,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有的孩子知识掌握得牢固,学习自觉性强,学习习惯好,父母就不用过于监督了;而有的孩子知识点掌握得不是那么牢固,学习又缺乏自律,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就需要父母盯得相对紧一些,帮孩子通过作业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孩子,所需要辅导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


希望以上观点能够帮到您,谢谢!

我是心理讲师初雪,心理学生活化的践行者,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一起面对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


心理讲师初雪


这也是我曾经困扰的问题,四年级以后,家长是不是不应该再帮助其检查作业?主要是怕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说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理论上的说法

理论上,三年级前家长要帮助、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尤其是及时完成家庭作业。

作业是孩子复习当天功课的重要方式,也是检查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所以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必须重视作业。

对于是否把时间点规定在“四年级”,我觉得这个不是绝对的。按照孩子的成长发育的规律,大数据上显示对大部分学生实用,但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家长要灵活掌握。



二、实际上的操作

1、正确认识个体的差异。

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自制力强,有自我管理意识,主动学习能力强,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早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放学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握笔姿势正确,读写姿势规范,做完作业会仔细检查,复习、预习,复习、预习,没事再看看课外书,小考成绩不会理想主动要求做卷子,给自己加量练习等等(真是让人羡慕)。

但是有的孩子(不在少数)活泼好动,粗心大意,自制力差,小懒惰,思想爱开小差,这样的孩子,家长注定要多付出,多操心。在管理上,可能要训练周期更长一些,反复更多一些。我们不妨把时间点推迟到五六年级,甚至再晚点。



三、具体做法

1、调整心态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业,发现亮点及时鼓励,引导其发现并改正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修正错误就是捡遗漏的知识点。

这个阶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鼓励让孩子自信心上来了,学习兴趣浓了,错题的修正让他不断完善自我。好的习惯慢慢形成固定,成绩自然提高了。

孩子都有上进心的,爱学习的孩子,都是越会越爱学,厌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越不会,越不爱学。所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他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他必然自动吹起前进的号角。



2、不和别的孩子比。

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根据孩子情况调节时间点。 家长,不要纠结于这个时间点,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调整。

不要和别的孩子去对比,横向对比只会徒增烦恼,引起孩子反感。

要纵向对比,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去对比,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收获,孩子自然有成就感。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好成绩带来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孩子有了学习动力,这才是家长最终要得到的结果。


楼上高老师


我家孩子三年级以后我就没有陪他写过作业,作业从来都是独立完成的,而且放学之后是先完成作业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因此,他写作业的速度一直都非常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可以,只有一般情况下,只有不懂的问题才会来问我。基本上放学一个小时之内能够把作业全部做好,我也从来没有担心过他会欠作业,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所以,作为爸爸妈妈千万不要陪孩子写作业,作业是独立完成的!孩子意识到她是他的责任,只有不会的才会来问你,而且是最后问,不是做一题问一题?

如果孩子没有你总说不会做,那不是你的孩子写作业慢,是你的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信心,那么无论如何要帮助孩子建立这种自信心,千万不能问一题教题,否则孩子就要被你毁了。

另外,千万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做错的题目上,而是把它放到做对的题目上,不要做错一个题目,就骂他一顿,这样孩子只会感到无从下手,连题目都不敢做了。我们要让孩子相信他自己是会做大多数题目的。解决大多数的问题是没有困难的,不要像一个审判官一样,在站在旁边指手画脚,还抱怨孩子做作业慢。其实做错题又有什么关系呢?到学校老师会讲的呀,他自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呀,他会从中学到东西啊,这个时候犯错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想让孩子独立写作业,家长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关健因素。

我实在是知识点,不懂引起的慢不会做,那么你需要报一个辅导班啊,但是切记不要报作业班,那些图省事报作业班的家长们,你孩子的自主能力会被这个决定的破坏的!这是一个很多家长跳过的坑,请勿再入坑!


东风吹散梅梢雪


这还得分情况,有的小孩独立性强,自觉能力也强,学习根本不要父母操心,

有的你得在旁边陪着学习,自觉能力差,学习成绩时好时坏的。

我家就属于自觉能力差的。他学习时你得陪着,要不乱写一通糊弄过去,检查一看,全错的,气的你直剁脚。你陪着写时,动不动就问,这个不会,那个不会,然后你得跟他一一讲解完。一陪就好几小时,其它事也耽搁了。无解。现上五年级了,住校,希望自觉性能好点。


寒冰江


孩子四年级以后用不用家长陪做作业?帮孩子辅导,这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

有的孩子学习的目标很明确,独立性强,做作业可以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去完成,这种情况下,就不用家长陪着孩子了。



如果您家的孩子在上四年级之前一直都由家长陪伴做作业,那么,上了四年级突然放手,开始可能会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还要适当的陪一下,但是,在陪伴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家长在陪的同时要做好放手的准备工作。


让孩子独立思考和对孩子做作业放手,需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因为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所学知识的难度也越来越深,作业的量也越来越大,如果父母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那父母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不仅绑架了父母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孩子还会养成依赖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计划,比如说孩子在做作业,父母可以在边上看书,或者是干其他的家务,这样也是一种陪伴,只不过是父母没有坐到孩子书桌边儿上而已。

如果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了,先鼓励孩子,让他再读两三遍题目,然后让他自己思考一下。孩子们做作业时说不会做,其实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读懂题目,所以让他多读几遍题目,先自己去消化理解。



有的小孩儿做题的时候比较懒,我女儿就有这种情况,比如她遇到难题了,我就会说让她自己先把题目认真读三遍,她说读过了,其实她并没有读。这时我过去之后就会继续让她自己读题目,通过她读题目,我就能看出来她是没有读懂题目,还是真不会做这道题。这样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辅导孩子了。

家长陪孩子辅导孩子做作业,只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家长和孩子要共同的计划好,怎么个陪法,陪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放手?大家都要做好准备工作。



其实这个陪伴就好像孩子断奶一样,明明知道母乳里已经没有水了,但是还想吸吮,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依赖,只有真正的断了这个奶,孩子才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勇往直前,否则,不论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有一根无形的绳子在牵着他。



我的答案是陪伴,并且以身作则。

我无需用什么长篇大道理来解释,只想问你,如果孩子在屋里写作业,妈妈出去跳广场舞了,爸爸打麻将了,孩子学习能好吗?亦或是夫妻二人在客厅欢乐地看着电视,孩子学习能好吗?再或是父母沉迷于手机,孩子学习能好吗?

正解是,合格的父母请放下非正能量以外的任何兴趣爱好,陪孩子读书。哪怕你们不和孩子在一个房间,请捧起适合你们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读书,或其它补给。

我曾看到一个南外学生的家长,这孩子考取了耶鲁大学。三年高中生涯里,他们关掉了电视,一张大书桌,三人各坐一边,静静地互不打扰,每晚陪孩子读书到结束。这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把孩子推向优秀的顶端。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怎能不成功?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很多家庭都教不了了,那么家长能为孩子做哪些东西呢?所以,广大家长们,也请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以身作则,成为他(她)学习的榜样,陪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