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鳌山吴门将才知多少(三)

庐江鳌山吴氏四房法公的后代主要集中在乐桥镇、柯坦镇境内。法公后人在清末也是英雄辈出,将星闪烁!

吴良儒(1846-1864),字召轩,诰授武显将军。公是四房第一个授武显将军的吴门将才,应该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可惜英年早逝!只有19岁,定是血洒沙场,壮烈牺牲!

吴良发(1851-1884),字召璋,例赠武德骑尉。公是吴良儒的胞弟,也是英年早逝,血洒沙场,壮烈牺牲!以上二公均未留后!其父吴道辉公只有这两个儿子,可谓满门忠烈!可歌可泣!悲哉!壮哉!

吴良善(1805-1885),字介元,勅授武略骑尉。享寿81岁。

吴良节(1822-1902),字介美,诰授武德骑尉。公与吴良善是胞兄弟,兄弟同时授封,都享耄耋之年,实乃吴门之大幸也。

吴长荣(1845-1871),字华国,五品顶戴。

吴长宏(1855-?),字达夫,例授奉直大夫。长荣、长宏是胞兄。

吴长莘(1840-1873),字志尹,号炳阳。诰授武功将军。

吴长联(1843-1906),字守己,例赠武显将军。

吴长乐(1850-?),字得有,原名长达。赏戴花翎都司衔。

吴长雅(1847-1908),字广业,号肄三。例赠奉政大夫。公幼好学,聪慧过人,准备科考。后被武壮公招收营中,负责文书之类工作,期间受吴老帅的大力资助。公后慷慨跟随老帅前往朝鲜平难。老帅去世后,公回乡,考虑修整家谱,并有稿墨收藏。公性格刚烈,为人正直,能帮人排难解纷,因而受到乡里族人称赞,令人敬佩!

吴长发(1847-?)字久远,号俊三。例授奉直大夫。

庐江鳌山吴氏五房富公一脉,在鳌山吴氏四个房头中,人口最多,在清末也是英才辈出,将星如云。吴门六个武举人,五房就有四人。现逐一介绍:

吴长久(1773-1828),字有能。诰封四品奉直大夫。五房第一位四品官员(公是第十二世)。

吴之岭(1781-1855),字西怀。文林郎。

吴之岐(1781-1860),字西周。文林郎。文林郎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干部。之珍、之岭和之岐三公是亲兄弟,在当时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据谱上记载:之岐公幼业儒,长务耕,忠信处己。勤俭持家,事上极孝、待下最慈。周急济困,排难解纷,一乡共仰望焉!

吴道和(1815-1860),字郎波。诰封奉直大夫。

吴道优(1784-1840),字爱琴。奉直大夫。

吴道华(1805-1878),字怀德。六品顶戴。

吴道清(1813-1879),字春洪。奉直大夫、五品顶戴。

吴道备(1807-1858),字德余。奉直大夫、五品衔。

吴道象(1823-1861),字仪发。诰授奉直大夫。

吴道梅(1824-1907),字春发。诰授奉直大夫、徵举乡饮大宾。据谱上记载:公年逾八十,犹康强善饭,生平勤俭,动循礼法,敦祥有古风。性慈善,敬老卹贫,解难济急而敦孝友睦。宗族信、朋友和,乡邻称公是一乡之善士。

吴道胜(1837-1869),字成美。钦加游击衔、赏戴花翎,即补江苏都阃府。

吴良香(1842-1890),字尔谷,原名良定。五品军功。公以行伍出身,跟随吴老帅转战中外,屡建奇功。

吴良莹(1935-1870),字玉光,原名良权。诰封武功将军,二品顶戴花翎。

吴良凤

(1847-1912),字飞池,光绪乙亥年(1875)举人。诰封昭武都尉,钦加游击衔,安徽即补都阃府,丙子科检选兵部差官。吴飞池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时吴长庆驻江浦,吴飞池隶属吴长庆麾下,随庆军参与朝鲜、旅顺之役。在营数十年,操防训练,勤苦耐劳,甚得吴长庆器重。吴长庆病逝后,吴飞池脱剑还乡。归来课读课耕,优游林下。邻里有纷争之事,公必为之排解。公好义至老不倦,令乡里众亲啧啧称赞。公是鳌山吴氏三修理事会副会长吴业洲的先祖。

吴良辅(1846-1890),字海鳌,诰授昭武都尉,四品顶戴。光绪己卯(1879)举人,癸未科大挑一等兵部差官。公身材魁伟,骁勇绝伦,20多岁入武学,后中武举人,效力于吴老帅麾下,吴老帅倚之如左右手。公为人仗义轻财,从军数十年,少有积蓄,其胸襟之旷达由此可见。

吴良佐(1862-1893),字甫谋。六品顶戴。

吴良丰(1811-1851),字耕九。登仕郎。

吴良庆(1812-1896)

,字履吉。文林郎。

吴良平(1811-1879),字砥如。文林郎,晋封奉直大夫。

吴良泰(1840-1908),字阶平,号成发。文林郎,奉直大夫。

吴良澳(1844-1884),字近祺,原名良衷。奉直大夫,江苏候补知县。公风流倜傥,才华横溢。

吴良月(1837-1884),字吉辰。诰授奉直大夫。公持家勤俭,家庭和睦,性格率直,邻里乡亲有争端之事,公一言立解,乡人均敬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