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纯仁妙施粥

北宋年间,宁县闹饥荒,州县范纯仁命令施粥赈灾,州府衙役发现施粥时有很多不是难民的人也来领粥,上报给范纯仁寻求对策。范纯仁说:“这个好办,施粥前向锅里撒一把土即可。”衙役不解,但也只得照办。

施粥时衙役按照范纯仁的吩咐向锅里撒了一把土,一些准备领粥的人看到这种情况立马离开了。

衙役再次报告了这个情况,范纯仁哈哈大笑说:“走的人不是真的饥民,真正的饥民谁在意粥里还有没有这一点土呢。”衙役叹服。

粥对于真正的饥民是刚需,对于非饥民来说就不是了,范纯仁在施粥时附加了“耐受力成本”这个代价,这个成本饥民为了生存可以忍受,非饥民一般不愿也不必付出这个代价;也就是说范纯仁设计的这个求粥代价的阈值在非饥民之上,而没有超出饥民,这样才成功的把两种人区分开来

进一步讲如果这个阈值过大,比如土放的太多,粥不成粥,饥民吃粥与吃土有何分别,这样也不会有人排队,如果阈值过小,只是向锅里加了一小粒土呢,这与不加土基本也没有分别。

所以这一把土就是一个临界点,区分开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