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刺伤乘客事件持续发酵,还拿滴滴说事,人血馒头好吃吗?

最近,滴滴快车出了个

罗生门事件——司机和乘客起争执,司机拿刀刺伤了乘客。目前警方正在听录音,查证结果。

看看一些新闻标题,取得很是亮眼——“滴滴司机深夜刀捅乘客 平台显示是「五星」好司机”,”顺风车刚准备上线,滴滴司机捅娄子,「五星司机」犯错?”。

单看这标题,单看这用词,肯定是滴滴监管不严、司机素质低下、乘客命悬一线了。

怎么说呢?“标题党们”真的很来劲!

01 无良媒体请回答

请接住真相三连问。

第一,司机乘客各执一词、互指对方先动手,警察还没搞清楚咋回事呢,你就知道了?

第二,顺风车和快车是两个业务,和顺风车上不上线有什么关系?

第三,乘客句句属实,司机“舅舅是公安局长”,让司机“限速范围内快点开”,你就信了?

先说结论,不怕被打脸:

滴滴“冤”啊!

看知乎网友们的评论,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某些媒体为了私利带节奏很让人看不惯。

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但不是说自媒体可以没有底线和丧失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没有记者的专业性,但不能昧了良心。

再请接住人性三连问。

第一,滴滴司机深夜开车是为了赚钱还是坐牢,没事谁愿意起争执?

第二,滴滴司机带刀是为了伤人还是自保,带刀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如果出于自保、目的上并无不妥,可以考虑换成防狼喷雾?

第三,双方为什么要吵架升级到干架,是不是两个人都不懂得让步?

麻烦某些媒体好好想想其中的逻辑。粉丝可以掉,价值观别掉!

我还有滴滴三连问。

第一,你还愿不愿意用滴滴,毕竟市面上还有别的打车软件?

第二,你觉得怎么样的手段能识别出一个人内心的恶、从而阻止他犯罪?

第三,你觉得出租车、路边黑车或滴滴,哪个你更信任?

我并不想为滴滴洗地,之前空姐遇害,滴滴在对司机的监管、业务逻辑上确实有责任。但一码归一码。

各位媒体同学们,别总说问题,说说滴滴能做什么、说说大家能做什么、说说你想做什么。抛出一堆没用的问题,你倒是解决啊!

最近对两种文章很反感。一种叫“追风者”,闻风而动、天天瞎写,细节全靠主观臆断;一种叫“炒冷饭”,同一个话题在同一个公众号下半年写一次,真是被惯坏了。

还好我只是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写作者,怎么反对他们都不会被网暴。

说到网暴,当网暴对象自杀或者抑郁了,常有人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硬生生地让吃瓜群众们背了锅。

难道雪花不是指无良媒体吗?不是他们瞎写,读者们会瞎起哄吗?更何况,瞎起哄的都是那些键盘侠,不足为人道也。

02 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不能完全怪读者没有自主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毕竟每个读者都相信媒体是求真的

当然,要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也需要反思一点点东西。

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少年派信仰着好几个宗教。于是,他爸爸对他说:

“你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

有些聪明的网友,很快就能找到细节里不合逻辑的地方;有些不带脑子带情绪的键盘侠,就坚持先骂一通再等结果的习惯。

毕竟信息有时候比刀伤人还深。

我们需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再加一点点理性的逻辑思考,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