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美國疫情日記:美國疫情已經演到“訓誡李文亮”那集了


我來了。我是芳芳·菲克紐斯 。

這是我的美國疫情日記 第五篇

《美國疫情已經演到“訓誡李文亮”那集了。請不要欺負老實人!》


——————————

4月1日 愚人節

紐約依然沒有一絲轉暖的跡象。大概是空中游蕩的冤魂太多了。整個城市陰冷陰冷的。

我把電暖氣開到最大,但依然能冷到發抖。

更讓我發抖的,是另外幾件事。

我一直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一個健康的國家,不應該欺負老實人。

而上面這兩條,在當下眼前這個國家,都做得很糟糕。

今天美國的確診人數破了21萬。

這個數字已經越來越沒有意義了。

3月初的時候,我看著每天幾十人上百人的增長,心臟都會覺得難受。

而如今每天兩萬多的增長,人,已經麻木了。

整個美國也開始麻木了。

而當一個社會開始麻木,這個社會就沒救了。

但是還是有一群最美逆行者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昨晚開始,帝國大廈開始閃爍急救燈光,為紐約的醫護人員致敬。

上週五開始,每到晚上7點,紐約的大街上就會被經久不衰的掌聲席捲。

從曼哈頓的上東區一直蔓延到下城區,再到布魯克林。

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站在門口的臺階上,或將頭探出窗口

舉起雙手,努力鼓著掌。

在醫護人員的家外面,鄰居們在地上寫下感激他們的話

在這個城市,每一天都有醫護人員倒下,死亡。

他們缺乏防護裝備,缺乏足夠的支持。

他們甚至用垃圾塑料袋當成防護服。

我每一次看到他們的照片,就心口一陣難受。

但更難受的,是下面他們的遭遇。


據美國《國會山報》31日發表的報道,在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美國不少醫院都曾向醫護人員發出“封口令”,警告他們不要將疫情下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公之於眾:

“醫院威脅要解僱那些公開談論疫情期間(資源)短缺問題的員工”。


目前至少已有兩名醫護人員因公開表示對個人防護設備以及新冠病毒檢測有更多需求而被解僱。

在華盛頓州一家醫院工作了17年的急診室醫生林明(Ming Lin),因為公開對其醫院工作條件表示不滿,於上週被解僱。

還有一名在芝加哥工作的護士瑪祖基維茨(Mazurkiewicz),由於提醒同事他們佩戴的口罩在安全性能上不如“N-95”,不足以幫助他們抵禦受染而被解僱。

“許多醫院都對他們的工作人員撒謊,說簡單的口罩就足夠了,(但現在)護士們生病了,他們快要死了。”彭博社援引瑪祖基維茨的話說。

瑪祖基維茨不想因為沒有合適的口罩而被感染新冠,繼而再傳給自己的患者或家人。

目前,瑪祖基維茨已經以“不當解僱”的名義起訴了她的前僱主。


《國會山報》還表示,美國在未來幾周內可能會陷入(確診)病例激增的局面,在這一背景下醫院警告員工不要公開談論他們的工作環境,即可能涉及N-95口罩等個人防護設備緊缺、病床和呼吸機供應不足等話題的內容。

據彭博社透露,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曾警告該機構員工,如果未經授權與媒體聯繫將會受到“紀律處分”,甚至被解僱。

華盛頓州護士協會發言人魯思•舒伯特稱:“為了維護醫院的形象,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被‘禁言’。任何醫務工作者都不應因為說了實話而受到處罰或被解僱。”

醫護人員已經組織了多次抗疫。

但是,

所有的求助,都無人響應!

所有的抗議,都無人聆聽!


這是怎樣一個吃人的政府,整整浪費了兩個月的寶貴的抗疫時間,然後將數萬醫護人員的生命推到高位風險的前線!!

人不該欺負老實人!

昨天,紐約大學醫學院69名學子提前申請畢業

只為加入一線,治病救人

還有很多已經退休的醫護人員,再一次穿上白大褂,拿起手術刀。

但我卻不敢告訴他們他們要面臨什麼……

淚水再次淹沒我的眼眶。

他們只是平凡的人,他們完全可以拒絕這樣高風險的任務(紐約已經有5000多警察請假或者辭職了,平日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暴力機關永遠跑的最快)

但醫護人員依然決定挺身而出!


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馳援紐約


我們的醫護人員是偉大的,我們的人民是充滿愛心的。

一位老大爺舉著感謝醫護人員的牌子來到檢測中心,感謝這裡的醫護和志願者們。

在紐約,一名醫生的家門口,不知道誰放置了一個感謝他們的板子。

紐約的車主們在玻璃上寫滿了感謝醫護的話語


我們有世界上最可愛的醫護人員,有世界上最懂得感激的普通民眾。

但我們卻有著世界上最糟糕的聯邦政府。

一面是各種甩鍋,不給醫護充足的防護

一面是訓誡禁言,不讓醫護人員公開討論疫情

這是怎樣一個國家,大地上罪惡之花綻放!

這個國家配不上這樣的人民!配不上為了疫情挺身而出的英雄們!

寫到這裡,我又淚如泉湧。心臟又是一番疼痛。

窗外的遠處,帝國大廈的急救燈光依舊閃爍,每晚為這個曾經偉大的國家敲響警鐘。

但警鐘卻無人聆聽。


我是芳芳,這是我的美國疫情日記 第五篇

我將在留學生日報這個號裡連載美國疫情日記,爭取寫滿60篇


注:特約作者 芳芳·菲克紐斯,早年在紐約港當過裝卸工,1978年考入紐約大學文學系,畢業後分配到NBC電視臺工作。現任布魯克林作協主席,聯邦作協委員,一級作家。代表作品有《View》《Soft Bury》。從昨天開始,她開始創作美國疫情日記。國外某個作家不同的,她寫的故事裡都有相關正規媒體的報道作為證據。美國的作家都是講究真憑實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