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害杨杏佛的军统特务,为何在被抓当晚就被毒死,戴笠太残忍

1933年6月18日早上,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在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被暗杀身死。

现在我们知道,杨杏佛是死在军统特务手中的。换句话说,要他命的人就是蒋介石。以杨杏佛本身的能量,其实蒋介石是不大看重的。之所以要杀他,主要是为了恐吓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

1933年初,宋庆龄发起成立了人权保障同盟,和宋庆龄关系密切的杨杏佛担任同盟中的执行委员兼秘书长。所谓的人权保障同盟,主要针对的就是蒋介石种种蔑视人权无法无天的行为,另外呼吁一下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此举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不满,但碍于中山先生和宋美龄的关系,他还真不能拿宋庆龄怎么样。于是,他选择找杨杏佛的麻烦。

这种暗杀的活计,当然要嫁给特务头子戴笠来办。戴笠接到任务后,很重视,找到黄埔军校五期毕业生赵理君担任行动组组长来完成这个任务。除开赵理君之外,参与暗杀杨杏佛行动的还有几人,分别是行动组副组长王克全、李阿大、过得诚、施芸之。

暗杀杨杏佛本来不难,他住在中央研究院楼上,平日里喜欢骑马,每天有空就去大西路中山路一带驰骋个把小时。如果趁在他骑马放风的时候动手,对久经训练军统特务们来说没有任何压力。

但是蒋介石却不想在这里动手,根据蒋介石的想法,杨杏佛最好是死在法租界宋庆龄的住所附近,一来可以达到恐吓宋庆龄的作用;二来,人死在法租界,破案的事儿自然是要交给法租界的巡捕房,自己就不用承担破案压力。

赵理君等特务们本来准备6月17日动手,只是他们刚到中研院附近就碰到了法巡捕房的巡逻警车。特务们动手都是很谨慎的,见出门就碰到警察,就选择改日动手了。

18日早上,凌晨6点,赵理君就开车带着李阿大等人到了中研院附近。到达目的地后,赵理君自己坐在车上,准备随时撤离,李阿大过得诚等人就下车分散,坐等杨杏佛出门。

8点钟左右,杨杏佛带着儿子杨小佛登上汽车出门,一等汽车开车中研院大门,早有准备的四名特务就同时朝着车内射击。

在此之前,杨杏佛曾多次受到特务们送给他的恐吓信以及子弹,因此枪声一响,就知道是针对他的。危急关头,自知不免又爱子心切的杨杏佛用身子袒护杨小佛,所以特务们只打死了司机和杨杏佛,年仅十五岁的杨小佛却得以逃过一劫。(额外多说一句,百度百科上关于杨小佛先生的资料没有死亡日期,也就是说,已经102岁的杨小佛先生应该还健在。)

早在枪声刚响的时候,赵理君就让司机发动了汽车准备特务们撤离,没想到过得诚因为慌乱跑错了方向,等他找准方向的时候,汽车已经开了很远。正在此时,法租界的巡逻警车警笛狂鸣。情况紧急,眼见过得诚追不上了,赵理君怕他被捕后泄露消息,在车上朝过得诚开了一枪。

赵理君的枪法不错,仓促之中还是打中了过得诚,只是没有打中要害。过得诚自己也不含糊,毕竟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军统特务,在出发前就立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血誓,见赵理君对自己开枪,知道赵理君的意思,于是举枪自杀。

可能是受伤之后,手有点不稳,过得诚自己给自己的一枪从胸侧穿过,当场倒地却依然不致命。

很快,法巡捕捉到了过得诚,他和杨氏父子一起被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杨杏佛到医院不久就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至于身中两枪的过得诚,当天下午就能说话了。

能说话了,法巡捕自然要问话。过得诚是在军统系统待过的人,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当然很清楚,刺杀杨杏佛的具体情况他当然不敢说,只是说出了自己参加军统后的化名以及早就安排好的身份什么的。

很快,军统头子戴笠就知道过得诚说出了化名,他怕过得诚扛不住说出真实情况。于是找到了在法租界当华探长同时也是军统特务的范广珍。

当晚,过得诚重伤不治。

故事没有结束。讽刺的是,在军统内部中,过得诚一直是一个任务完成后自杀成仁的高大形象。因为戴笠想用这个形象来激励军统里的特务学生们。另外,他的儿子也一直由军统负责培养,在重庆的时候,还把一条路命名为过得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