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你一步之遙

「年輕學生更喜歡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但這兩個哲學家的思想無邊無際,我甚至不知道潦潦草草讀過,思想會變得更清楚還是變得更糊塗......學哲學,最容易並未明理,只學得滿嘴古古怪怪的詞和話。」

是啊,學哲學,還未明理,只學得滿嘴古怪詞彙,在譯著《感覺與可感物》的導言中,陳嘉映老師曾這樣提到學哲學的常見弊病。

哲學究其本質,並不是一門教給人們古古怪怪術語的學科,而是一門愛智慧的學問,正如哲學(philosophy)詞源所揭示:

哲學(philosophy)= 愛(Philo-)+ 智慧(sophia)

想要了解哲學,與其去閱讀詰屈聱牙的大部頭著作,不妨先從語言平實、論證結構不甚複雜的著作開始,比如陳嘉映老師推薦的英國哲學家翰·朗肖·奧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的著作。


01.

日常生活中的說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語言交流的障礙。因為我們有不同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我們經常誤解對方,以為對方也有同樣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試想,當一個神學家在說上帝、宿命和報應的時候,和一個普通人心中的這些概念自然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甚至我們對於1米有多長,1斤有多重都不一定是有相同認識的。

那麼,在我們的語言中,有沒有共同的基礎?我們能有效交談嗎?

奧斯汀就是這樣一個把目光放在日常語言上的哲學家,他是「日常語言學派」創始人,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在維特根斯坦從分析哲學走向語言哲學之後,奧斯汀開始了自己對於日常語言的探索。

在他看來,在我們平時的日常交流之中就可以體現出哲學。不僅如此,對日常語言的分析,可以帶來對許多傳統哲學問題如知覺、真理、知識、行為等的更深入分析。

奧斯汀一生都致力於此,在他去世後,他的弟子整理了他的論文,形成了《如何以言行事》這本書。


▲《如何以言行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3

書中,為了將日常語言變得更清晰,奧斯汀將我們日常的話語分成了三個基本層次。

這三個層次包含:

◆ 以言表意:記述式話語(類似維特根斯坦的陳述)。這句話描述了一個事實/記述了一個事件,比如「北京起霧霾了」;

◆ 以言行事:大概就是施行式話語。通過說一句話,做了承諾或命令,比如主持婚禮牧師說「我宣佈你們二人正式結為夫妻」,他在說的同時就完成了為他們夫妻結成婚姻這件事情;

◆ 以言取效:取得一種效果。比如「桌子擺在這裡太擠了」似乎是在陳述一件事情,但能取得跟說「請把桌子搬走」一樣的效果。

日常交流的語言,總在這三個方面打轉。以言表意,粗陋的比方,有點像生活裡的八卦,有「真」與「假」的問題;而以言行事,則有「是否適當」(happiness or unhappiness)的問題。比如,如果我不是牧師,我宣佈「你們二人正式結為夫妻」就不適當了。

奧斯汀的語言哲學分析,極不簡單。

陳嘉映老師在介紹《如何以言行事》的導言裡,專門提到,奧斯汀籍由他獨特的語言分析:

「...對傳統哲學的幾乎所有的概念都提出質疑,共相、殊相、個體、物質事物、感覺材料、知識、真理、自由、行為等術語無不受他的挑戰,而感覺材料與物質事物、共相與殊相、事實與價值、真與假、現象與實在、描述話語與評價話語、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等二分法的思維模式無不受到他的批評,這就是說,他對傳統哲學的批判態度極為徹底,不願意接受傳統的概念框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大量傳統難題或錯誤可以被消解或消除;從肯定方面看,他致力於尋求哲學上的「新的開端」,力圖釐清一些哲學概念的真正內涵,使知識、真理、行為等問題在新的闡釋中獲得新生。他通過對傳統哲學問題進行批判性的考察,改變了問題的提法和思考的框架,拓展瞭解決問題的思路...」


02.

日常生活中的感覺


我們除了在交流溝通方面有障礙之外,對於日常語言的分析也是有所欠缺的。要是日常語言不夠精確的話,就會讓接收者認為,傳遞者的意思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但其實傳遞者所想要傳遞的信息,並不是接收者所接收到的信息。

日常的溝通問題,有時候是因為含混的感覺引起的。在《感覺與可感物》的導言中,陳嘉映老師曾針對溝通現象舉例說明過:

「我說我的兒子成績差,你問到底多少分,60分。也許我說的更精確了,但也許我說岔了,因為60分可能並不差。我們首先不是需要精確,而是需要攏集多個線頭的、最富含意義的表達,「成績差」連同我兒子的得分、連同我的判斷和憂慮一起說出來。也常有人批評日常語言含混、模糊。含混、模糊和混亂接壤,但兩者並非一事。沒有梳理過的感覺是含混的,但不一定混亂。感覺混亂指的是另一類情況:混亂是理應清楚的地方不清楚,已經露出了自相矛盾的苗頭。」

▲《感覺與可感物》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0

那麼,應該如何準確理解語言,尤其日常語言與世界的映射關係?

作為哲學名著,奧斯汀在《感覺與可感物》這本書裡,有一個主要批評的靶子:「感覺與料」理論。這個理論認為:

「我們從來不曾看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到物質事物本身,我們感知到的是感覺與料。」

(We never see or otherwise perceive, or anyhow we never directly perceive or sense, material objects, but only sense-data.)

按照奧斯汀的看法,「感覺與料」理論本身是個可以追溯到比柏拉圖更為古老年代的理論。不過奧斯汀主要辯駁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哲學家艾耶爾的理論,體現在艾耶爾的著作《經驗知識的基礎》(1940)。

奧斯汀認為,當我們說「感知」時,我們一般是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或聞到了什麼,但艾耶爾的「感知」卻「過度」概括了我們的感官經驗。

奧斯汀批駁了艾耶爾的語言基礎。他指出,艾耶爾在提出他的理論之前,就已經先設置了很多的範疇了。比如,他所說的事物、感知、物體這些感念,並不是普通人會使用的概念,但他卻用這些感念來假設普通人的思考。他說的「真正的事物」、「真正的哲學」中的「真正」,也產生著語意不清,所指不明的情況。

在奧斯汀對艾耶爾的批判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奧斯汀認為,艾耶爾將錯覺和幻覺混為一談了。當人們談到錯覺的時候,意味著在錯覺背後是有一個真相的。比如一個筷子放在水裡,在水下的部分看起來是彎曲了,只是觀察者產生了錯覺而已。但幻覺則是人們憑空想出來的,是妄想的。

所以,奧斯汀的哲學被認為是日常語言哲學,他希望哲學家能夠像科學家那樣,找到確鑿的基礎,而不是急於討論,如果是那樣,哲學則會很快陷入困惑或固執。

與他的前輩維特根斯坦不同,維特根斯坦認為很多傳統哲學問題其實是語言問題,他研究語言是為了消除這些偽問題。奧斯汀不僅通過研究日常語言來研究哲學問題,同時他認為,日常語言本身就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奧斯汀是一個與維特根斯坦同樣傳奇的哲學家,可惜太早過世,49歲即因癌症辭世。而且一生只留下了七篇論文,別無專著。現有的專著,都是他的弟子根據他生前講演整理而出。他的書難以翻譯,所幸楊玉成教授翻譯了《如何以言行事》,而陳嘉映教授翻譯了這本《感覺與可感物》。

提示:陳嘉映老師又親自為這兩本書《如何以言行事》、《感覺與可感物》做了清楚明白的音頻導讀,喜歡的學友們可以滑動到文末訂閱。


03.

日常生活中的反抗


與《感覺與可感物》同屬於一類的還有米歇爾·德·塞爾託(Michel de Certeau)的所著《日常生活實踐》。

德·塞託是法國當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也是巴黎弗洛伊德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被福柯稱為「那一代最出色的人」。

▲《日常生活實踐》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

在本書中,德·賽託認為,日常生活可以透過無數可能的方式,利用外來的資源來發明自身,日常生活的核心價值是隱蔽且難以琢磨的。

人們關注日常生活,不應該有一種預設的立場,尤其不能夠採用一種對立的態度去面對人,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信心去召喚。德·賽託提到,只有從日常生活本身的題材中間,才能夠形塑出關於日常生活的態度。

「抵制」是《日常生活實踐》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德·賽託用「假髮戰術」一詞來解釋這種抵制現象,例如,一些工廠的僱員裝作是在為僱主幹活,但實際上是給自己幹活。憑藉這種抵抗的戰術,他們可以避免那些既定機制的權力的壓制。

福柯說空間是權力得以實施的場所,但在德·賽託看來,日常生活空間仍然是一個有機會利用可能的資源來進行創造的場所:消費者通過採用流動的非政治化的實踐來進行創造性的生產,這些實踐利用統治精英所提供的空間和場所,改寫了原來的腳本,把原本制度化的空間改造成為另外一種形態。

德·賽託認為,要理解文化工業,就必須要研究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無論它是個體的,還是集體的。

他將日常生活空間的產生方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人們可以任用日常生活的語言和文化,來破壞佔統治地位的權力體系,創造新的空間;

◆一種是德·賽託自己用的詞——行走,日常生活就是介於挪用權利和空間的方式,而行走則是創造那種窺看觀察的機會,攪亂和打碎穩定的秩序。

浙江大學的吳飛教授在為我們導讀《日常生活實踐》時指出,如果我們借用德·賽託的理論來關照中國現實,會發現信息的消費者們似乎更具有一種創造性。人們不僅能改造主流提供的文化產品的編碼,甚至還能夠透過文本媒體提供的文本,來進行某種程度的反抗解讀。

人們並不是逆來順受的,他們也能夠逐漸創造出相應的抵抗戰術。用德·賽託的話來講,就是透過日常生活實踐,反過來操縱這些限制,開創出主體性的行動空間。

然而,德·賽託沒能夠揭示出,不同的社會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弱勢群體的反抗意識和戰術是否存在差異;不僅如此,他也沒有揭示出日常生活中隱秘的反抗,是否可能轉化為一種正式公開的衝突。

對此,吳飛老師認為,德·賽託其實高估了弱勢的抵抗力量。在以傳播為主導的信息社會里面,服務信息和符號的生產與流通已經成為一種控制生產工作和消費的關鍵,誰控制了信息的網絡,就控制了社會權力。

現代政治權力不得不借助語言的策略來維護其合法性,將赤裸的控制關係偽裝成一種委婉的表達。因此,弱者的反抗,首先要撕開這層偽裝,去面對強大的壓制力量,以及施加在弱者身上形形色色的禮儀,立法規範權力和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