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西書畫印藝術作品欣賞(上)

柯遲|撰文

許多藝術家的失敗,僅僅是他們只接受一種畫法,而指責其他所有的畫法。必須研究一切畫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因為你將不會跟著某一個藝術家跑。——博巴

楊西

楊西,1950年生於陝西漢中,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早年在部隊從事美術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藝術大展,並獲得金獎、銀獎。

畫畫是文人現象,倘若畫者其人無“文”,很難想象其畫能讓人欣賞,清代人士方咸亨曾說過:“繪事,清事也,韻事也。胸中無幾卷書,筆下有一點塵,即便窮年累月刻畫縷研,終一匠作耳,何用乎,此真賞者所以有雅俗之辯也”。楊西先生曾和我說過:“一個畫家要想畫好畫,必須‘腳踩文學,頭頂音樂’”亦同此理。每次我約先生喝茶,他要麼捉刀埋頭甲骨鐘鼎,要麼撫琴品茶几案,十分刻苦,又十分地灑脫,談吐間一縷雪茄的清煙從口中溢出,縹緲間紅塵中的煩惱隨煙散去,真乃道骨仙風閒雲野鶴,清也、雅也!

楊西繪畫作品《尋梅圖》


楊西繪畫作品《論道圖》 320cmX145cm

楊西先生喜愛翻閱閒書,古代筆記小品,典章故事,禪宗軼話,唐詩宋詞元曲,民國花邊野史,他均一一涉獵,思旁人之未思,品他人之未品,力圖用自身的努力去塑造符合民族精神的且又屬於自己的藝術。

楊西繪畫作品《高士圖》


楊西繪畫作品《雅趣圖》 320cmX145cm


楊西繪畫作品《牧牛圖》

楊西繪畫作品《獻壽圖》


楊西繪畫作品《賞月圖》

中國人物畫創作歷來講究繼承傳統,但能跳出傳統的天才畫家又是寥若星辰。明代的仇英、唐伯虎皆以其超凡之才、勤苦之功施於繪畫藝術的創造,既能入古,且能出古;古人所創造的藝術之美皆能為其所用,而輒以已意取捨,自成風格,自創一家。但對於一般的畫家,沒有超人的天賦及謙虛刻苦的精神,只能拾汲古人一鱗半爪,甚至美醜不分,以醜為美,裝點門面,落得一個俗媚的名份。

楊西繪畫作品《牧歸圖》


楊西繪畫作品《得道圖》


楊西繪畫作品《鍾馗醉歸圖》


楊西繪畫條屏《沽酒圖》、《高士圖》


楊西繪畫條屏《高士圖》、《寒江垂釣圖》


楊西行書《惠風和暢》


楊西行書《雅室幽蘭》


楊西甲骨文《挺拔多雄姿》


楊西甲骨文對聯《風雷生化九州綠,雨雪妝成百卉春》


楊西甲骨文對聯《石上喜和丹鳳鳴,庭中長享天倫樂》


楊西甲骨文古詩二首


楊西甲骨文《書典》


楊西行楷《天朗氣清》


楊西行書《唐詩集錦》


楊西行書《蘭香》


楊西行書《聽雨》


楊西山水練習稿


楊西山水練習稿


楊西山水畫作品《山高水長》 200cmX140cm


楊西花卉練習稿《秋菊》


楊西花鳥畫作品《迎春圖》


楊西花卉作品《河塘清韻》


楊西自刻常用章

我與楊西先生結識已有十餘載,他是一個非常謙虛慎行的人,從不過多地炫耀自己,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畫壇前輩“以畫會友”的優秀品德,身邊的朋友只要是喜歡字畫的,他都會以字畫相贈。正因為楊西先生這種恬淡的品格,以及對書畫創作的苦苦耕耘,才使得其作品帶給大眾以驚喜。

楊西繪畫作品《高士圖》


楊西繪畫作品《牧歸圖》


楊西繪畫作品《高士圖》


楊西繪畫作品《雅趣圖》


楊西繪畫作品《高士圖》


楊西繪畫作品《拜石圖》


楊西繪畫作品《拜石圖》


楊西繪畫作品《觀瀑圖》


楊西繪畫作品《鶴韻圖》 320cmX149cm


楊西扇面作品《牧牛圖》


楊西扇面作品《夏日》


楊西扇面作品《高士圖》


楊西扇面作品《悟禪圖》


楊西繪畫作品《讀書圖》


楊西自刻常用章

楊西先生生在陝西漢中,他對黃土高原上憂傷的歲月,打井的號子,乞雨的哀告,高亢的民歌,激越的鼓點……有著特殊的感情;也許正是這種特殊的感情和赤誠的愛,造就了他作為一位藝術家的才華和秉性。在大半生的藝術生活中,從花鳥到山水,從人物到書法,從實驗水墨到篆刻,從傳統到抽象,他都認真地去學習,去實踐,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收穫。有些書畫家一輩子只能畫一種東西,楊西不這樣,他隨時在否定自己,勇於去探索新的內容和形式,他的長卷雄渾偉岸,小品氣韻生動;甲骨文神秘質樸,行書清秀雅逸,草書豪放灑脫,篆刻鬼斧神工;人物壯美,山水通靈深邃,花鳥淋漓恣肆。

楊西繪畫作品《百美圖》長8.3米 寬45釐米 共243人


觀舞(百美圖局部)


和樂(百美圖局部)


採蓮(百美圖局部)


楊西成扇作品《讀書圖》


楊西成扇作品《仕女圖》


楊西白描作品《神威圖》


楊西白描作品《鶴子圖》


楊西繪畫作品《深宮怨》


楊西自刻常用章

少有的天分與刻苦的精神,使楊西的繪畫藝術造詣深邃。十幾年的軍旅生涯、長期的藝術實踐,磨鍊了他堅強的意志,增強了他哲理的思索;他用那如椽的畫筆翻閱著歷史,將華彩凝聚在歷史最悲壯、最絢麗之處,激勵和感化著讀者,以求引起強烈的共鳴。也正因為這樣,早在80年代就被藝術評論界譽為“用赤誠再現歷史的軍旅畫家”。

楊西繪畫作品《觀音聖像》


楊西繪畫作品《觀音聖像》


楊西繪畫作品《李逵探母》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人物習作稿


楊西甲骨文書法集字


楊西甲骨文書法《星月》


楊西甲骨文書法《春》


楊西行書《虎嘯龍吟》


楊西行書《赤壁懷古》


楊西行書《燕山瑞雪》


楊西行書《黃山雲海》


楊西行書《西苑琴聲》




楊西行書刻石碑選


楊西自刻常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