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王文琢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何让总理念念不忘

毛泽东麾下的三大猛将,真的可惜了,王尔琢、伍中豪、黄公略,如果有一个活到开国,肯定是元帅大将级别的,这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都是英年早逝,除了黄公略33岁去世稍微大一点,伍中豪和王尔琢居然没过30就没了。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便十分焦急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

那时候流传下来的照片实在是太少了,所以王尔琢实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张模糊不清的半身照,大概从大致的轮廓可以看出此君确实是长得浓眉大眼,眉清目秀,妥妥的帅哥一枚。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他是骁勇善战的中国工农红军参谋长,曾立下誓言:“革命不成功,不剃头、不刮胡子。”

1928年8月,年仅25岁的他牺牲在叛徒枪下时,仍是一捧长髯,飘洒胸前。

王尔琢,字蕴璞,1903年1月23日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从13岁起,王尔琢开始在村里读私塾。1920年7月,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

本来王尔琢是打算学好工业知识,打算将来办工厂为国出力。想要做实业家,没想到书读着读着,路走着走着,居然弃笔从戎了,当时的革命确实还没这么发达,大家都是普通人,见惯了劳苦工农的贫困,见惯了土豪地主的豪取强夺,这些是不会发生在王尔琢身上,因为他毕竟是家境不错,什么剥削欺压,他没经历过,但见过了,王尔琢的心慢慢的不忍,都是人,为啥活的不一样??

想归想,同情归同情,但平时该干嘛就干嘛去。读书的时候,王尔琢业余的时间都开始与校学友会负责人以学友会名义在校内开设了一个出售进步书刊的书店。资金嘛还是王尔琢自己也有掏出腰包,大家一起合资干,不求利润。

年纪到了,王尔琢也要娶妻了,他虽然长得很帅,但平时学业和开书店比较忙,所以没有啥的花边新闻,他自己也有从小青梅竹马的郑凤翠,年纪一到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出嫁时,郑凤翠按丈夫的意思,没有置办嫁妆,王尔琢也只给她缝了两套衣服。婚后,凤翠温柔、贤惠,对丈夫照料得无微不至。

不久,王尔琢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招收学生的消息,立即赶赴长沙参加初试,他的文章《试述入黄埔军校之志愿》受到了主考官何叔衡的赞赏,并顺利通过考试,随后他又筹足路费,奔赴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的入学复试。

就在上海,碰到了一生的贵人,毛泽东。亦师亦兄,毛泽东这个富有吸引力的湖南大汉,让王尔琢迷晕了双眼,他可能意识到,此人,将来可能是中国的救世主。

黄埔军校第一期录取,就要去读了,恩爱甜蜜的夫妻生活,也只持续了短短3个多月,王尔琢没想到,他此一去,竟成了他们夫妻的永诀!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王尔琢已经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才能,又被另一个巨头所赏识,此人是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他经常找他谈话。1924年末,王尔琢在周恩来的直接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30日,王尔琢从黄埔军校正式毕业,周恩来就让王尔琢留校,连续担任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

王尔琢认识了共产党未来的两大巨头毛泽东与周恩来,如果好好跟着他们,开国以后,元帅或者大将的军衔是妥妥的。

毕业以后的王尔琢,机会是一大把,毕竟他是正规科班出身,打仗的技术,意识,走位等都是杠杠的,只要打仗,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1925年1月15日,占据在潮、汕一带的军阀陈炯明依靠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的军事援助,准备进攻广州。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实施东征,东征的主力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王尔琢在学生军第一教导团任连党代表,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提升为营长。6月间,王尔琢率领的一个队的学生军又随主力回师广州,参与平定了滇军杨希闵和桂军刘震寰反革命叛乱的战斗。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借故扣押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以此为信号,开始在国民革命军第1军中“清党”。王尔琢与蒋先云、陈赓一道,除了与蒋介石展开三次舌战之外,还借用学校和社会上的舆论工具,披露这一事件真相,使身为一校之长的蒋介石气得“娘希匹”地骂娘。

但因为王尔琢才华出众,蒋介石又有意拉拢他。面对蒋介石的厚颜无耻,王尔琢冷冷地回答道:“校长不是也喊国际共产主义万岁么!我为什么不能信仰共产主义?”蒋介石一时语塞,片刻才虎着脸说:“你要坚持这个信仰,今后不会有好处的。”



谈话不欢而散,王尔琢处境艰难。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党代表的朱克靖正在广州开办第3军军官学校,恰好那里缺乏政工干部,周恩来决定让王尔琢到第3军第3师当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26团团长。

出师北伐后,东路先遣军在王尔琢、李明扬等人的带领下,不到半年就进军至浙江桐庐一带,在攻城战役中,师长李明扬在前线负伤,由王尔琢代理师长职务。由于王尔琢善于指挥、部署得当,经过数日激战后,攻克桐庐县城,为北伐军进军浙江开辟了通道。一路上,部队先后攻克南昌、桐庐,最后攻克上海。

蒋介石始终不安分,把共产党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他密令李明扬逮捕部队中所有的共产党人,而李明扬却将蒋介石的密令偷偷拿给王尔琢看。情况紧急,王尔琢当机立断,布置师内所有的共产党员迅速离开东路先遣队。

1927年初,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他托人在武汉黄土坡21号租了一间房子,然后给妻子去信,要她带着未见面的女儿到武汉团聚。但汪精卫在武汉背叛革命,王尔琢无法再在武汉等待妻女,就秘密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和他的老师周恩来。1个月后,郑凤翠带着女儿王桂芳抵达武汉,在百般打听王尔琢的消息终无结果的情况下,失望地回到了湖南石门老家。

同年5月下旬,王尔琢与周恩来一同赶赴武汉。到武汉后,王尔琢立即给那些已脱离东路先遣队的共产党员写信,请他们尽快来武汉集中。这些同志抵达武汉之后,王尔琢又通过党的组织,将他们安排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或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工作。

1927年7月,王尔琢赶赴江西九江马翅岭,担任张发奎的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一职。不久,“七一五”政变爆发,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清党,25师离开九江奉命参加南昌起义,王尔琢与周恩来一道赶往南昌。

1927年8月1日,王尔琢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在这场划时代的战斗中,他手持刀枪,如出山猛虎,一身是胆,率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一口气冲进敌人的指挥部,成为冲锋陷阵的英雄。

南昌起义后,王尔琢与周恩来分别,周恩来没有想到,这竟是二人的诀别。王尔琢随部队南下广东,他所在的25师归第9军副军长朱德指挥,奉命留守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与国民党桂系黄绍宏部激战三昼夜,受挫后沿闽粤边境南下。当部队到达饶平时,又得知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失利,部队就会合从潮汕突围出来的少数队伍退出广东,转战闽赣边境。

由于是由多个部队汇集而成的,所以25师建制紊乱,转战的沿途又受到反动军队、地主武装的袭扰,加之给养得不到补充,部队有时几天吃不上饭,晚上露宿在野外。当时已经是深秋时节,官兵们却还穿着破烂的夏装。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士兵逃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住这支起义军队,行军时,王尔琢或搀扶伤病员,或帮助战士们背背包、扛枪,边走边给战士讲述革命道理,有时还唱京戏或家乡小调,活跃部队气氛,鼓舞士气。宿营时,他又主动找一些干部、战士谈话。

因为终日繁忙,王尔琢一连几个月都顾不上理发,胡子也长得老长。一次,何长工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满脸胡须,简直像马克思了。”王尔琢笑着答道:“革命不成功,我就不剃头、不刮胡子了”言语中表现了他坚定的革命决心。从此,王尔琢有了个“美髯公”的称号。

这样的散兵游勇,王尔琢跟着朱德到处乱晃,从不出怨言,但蒋介石始终没完没了,他从湘粤调集近9 个师的兵力,从南北两路夹攻湘南革命力量,紧急时刻,部队接到了中央发来的一封信,叫朱德立即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根据指示,朱德部决定撤出湘南,与湘南各县的农军一起向井冈山转移。

毛泽东与朱德会师以后,立马改造军队,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设第10、11、12 三个师,每个师下又设三个团,其中第10师的师长是朱德兼任,第10师下设第28、29、30共三个团,王尔琢兼任第28团团长一职,这年他只有25 岁。虽然年轻,但王尔琢非常善于治军。部队中的每项事情,大至军事部署、战斗计划,小至生活安排及战士之间矛盾, 他都事事关心,件件过问,从不马虎草率。他还善于团结战友,听取别人意见,对于别人的缺点错误,也能直截了当地指出,善意诚恳地进行帮助。

这个王尔琢具有大将之风,文武双全。

井冈山会师后,朱毛的力量开始崛起,蒋介石能容忍吗?不久,蒋介石调集了湘、赣两个省的进剿军队,面对来势汹汹的蒋介石军队,王尔琢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了适合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还亲临前线直截指挥作战。



1928 年5 月中旬,江西的国民党军队第27师两个团从拿山向根据地进犯,王尔琢协助朱德率28团、29团迎击敌人,走在前头的29团首先与敌军的先头营相遇,并将敌人打垮。王尔琢料定后面一定有大股敌军,于是立即把28团换成前卫,预先在敌人必经的地方设下埋伏。翌日清晨,果然有两个团的敌人出现,王尔琢立即率队英勇出击,首先歼敌第81团,接着又冒着倾盆大雨乘胜追击,击溃敌第79团,并占领永新县城。

红军挫败赣敌的两个团后,敌第27师师长杨如轩又带四个团从吉安进犯永新,王尔琢率部主动撤出永新县城,后又根据红四军军委的命令,绕道袭击湖南茶陵。杨如轩得知红军主力远在茶陵一带时,就派两个团向宁冈进犯,还派一个团向永新涅田方向警戒。

正在湖南茶陵的王尔琢得知敌人进攻宁冈的前锋已抵达龙源口后,率领部队向东杀了个回马枪,一天急行军130里,赶到敌人西进的必经之地并预先设下埋伏,向西警戒的一团敌军根本没有想到红军会出现在这里,大摇大摆地进了红军的伏击圈,王尔琢指挥部队将敌军包围起来,然后对敌人组成密集火力网,激战一个多小时后,全歼敌人并当场击毙敌团长。战斗结束后,王尔琢又率兵直扑永新县城。红军攻进城门时,敌第27 师师长杨如轩正在他的司令部听留声机,闻得枪声大作,才仓皇逃命,逃跑时还被流弹击伤。

王尔琢率领的28 团因此役而名声大震,被称为“飞兵团”,王尔琢也被称为“飞兵团长”。

这次反进剿的战斗,我工农红军全歼敌军1 个团,击溃2 个团,缴枪1000 余支,取得了威震湘、赣两省的空前大捷。

两打永新战斗,王尔琢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红四军士气空前激昂,这极大地震动了蒋介石,于是他急令湘赣两省调集部队对井冈山进行“会剿。”

1928年6月中旬,湘赣两省敌军共10个团向井冈山发动进攻。6月23日,由朱德、陈毅率领的29团、31团在七溪岭将敌1个团包围,并将其围歼。而28团在王尔琢的指挥下,顽强阻击敌第九师2个团的进攻,最终将敌2个团击溃。

之后,王尔琢又立即率部赶往七溪岭参加聚歼战斗,配合29团、31团将包围之敌全歼。这次战斗的胜利,使红军名声大振,当地老百姓欢唱道:“不费红军三分力,打垮江西两只羊(杨如轩、杨池生)。”

红军在连续获得三次大捷后,为了巩固和扩大红色区域,王尔琢率领红28 团前往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相邻的江西省安福县边境,开展群众工作。

井冈山办得如火如荼,朱毛干得非常起劲,但也有一些不识时务的家伙过来捣乱,湖南省委派代表杜修经、杨开明带着省委的指示来到边界,要红军离开井冈山,立即向湘南发展, 强迫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对此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坚决反对,认为此时井冈山根据地刚巩固,攻打大城市没有基础,会将大好形势白白断送。毛泽东等人决定暂不执行省委这一指示。

几天后,湘军吴尚又率2个师向井冈山进攻,为阻止吴尚部队的进攻,朱德率28团、29团出击敌后方——湖南酃县。然而在部队占领该县县城后,因被杜修经煽动起思乡情绪的29团官兵竟贸然向郴州进发。毛泽东迅速召开红四军军委、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讨论对策。在会上,王尔琢第一个站起来发言,他坚决反对红四军开往湘南,说:“现在红军主力撤出井冈山是不适宜的:一是撤出后,根据地很可能保不住;二是明知湘南敌人兵力强,是有意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会上,王尔琢建议28团去接应29团。这样朱德和陈毅率28团远远跟在29团之后,以备在29团不测时预以援救。

果然,7月29日,杜修经在贸然指挥29团进攻郴州时,被敌军团团围住,损失极大。当朱德、王尔琢率28团赶来时,仅收容该团100余人,决定将他们重新带回井冈山。在部队向桂东地区开拔时,决定先派28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带领先遣部队到桂东地区开展工作。部队在归途行至崇义县新义圩时,28团二营五连和迫击炮连受营长袁崇全的胁迫,突然擅自脱离行军队伍,企图叛变投敌。这时王尔琢接到报告,得知袁崇全已经叛变。

针对这种情况,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商量对策。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则主张喊回来,王尔琢自信地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由于事情严重,朱德劝他多带一些人去,但王尔琢认为人多走不快,不如他骑马行动要迅速些,因此,他与党代表何长工带了一个排的战士前往。

王尔琢等人策马疾奔,终于在8月28日晚追上了袁崇全带跑的2个连,此时他们正在休息。哨兵向王尔琢方向放了两枪,王尔琢担心第五连战士有所误会,马上放开喉咙喊道:“不要打枪,我是你们的团长,希望你们回去!”哨兵听出了是团长王尔琢的声音,便再没有打枪。2个连的士兵一片惊慌,不知如何是好。王尔琢乘此机会展开思想工作,不断喊话:“同志们别怕,我是王尔琢,快回来革命吧!”一些战士见团长来了,便三五成群向王尔琢跑了过来。

当时袁崇全一伙儿正在庙里打麻将,王尔琢看在是同乡, 又是黄埔军校同学的份上, 不顾危险对着庙里喊道:“袁崇全、杜松柏,你们快出来,我接你们回去!”听到喊话后,袁崇全首先冲出来,他手持双枪,二话没说,对准王尔琢一连打了几枪,正打在胸部。王尔琢当场牺牲,年仅25岁。

朱毛顿时痛失一员骁将,虽然王尔琢去了,但是还有一个更加出色的战将,在后面默默无闻的注视着,他仅有21岁,却又不亚于王尔琢的军事才能,此人是未来名动天下的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