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的《史记》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吾史无终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开始于这个时候。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简称《太史公》。《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汉晋时期对《史记》也有一些积极的评价,西汉刘向、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西晋华峤也说:“迁文直而事核。”(《后汉书·班彪传论》。据李贤注,此句为“华峤之辞”。)在晋代,也有人从简约的角度夸奖《史记》。张辅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晋书·张辅传》)这些评价虽然不错,但在今天看来,却还远不足以反映出《史记》的特殊地位,因为得到类似评价的史书并不止《史记》一家。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南朝刘勰说“陈寿三志,文质辨恰。”(《文心雕龙·史传》)华峤所撰《后汉书》在西晋也颇受好评,时人以为“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晋书·华峤传》)至于说到简约,那也不是《史记》独有的,如“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文心雕龙·史传》)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干宝传》)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把《史记》看得很特殊。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老李头有话说


《史记》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冯商所续《史记》七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曾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

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

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据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史记总论》“史记附益条”,涉及《史记》补窜的篇目有34篇,分别是:

本纪2篇:《秦始皇本纪》《今上本纪》。

表6篇:《三代世表》《汉兴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书8篇:《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

世家7篇:《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齐悼惠王世家》《曹相国世家》《梁孝王世家》《三王世家》。

列传13篇:《贾生列传》《郦商列传》《张丞相列传》《郦生陆贾列传》《田叔列传》《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平津侯主父偃列传》《司马相如列传》《酷吏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

这些篇目中,有些是褚少孙所补,有些则是后人补窜。今人张大可经过详细考释,认为窜补篇目除以上34篇外,还有《孔子世家》《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列传》,并将所有补窜篇目内容分为四类:褚少孙等续史篇目内容、好事者补亡篇目内容、读史者增窜篇目内容、司马迁附记太初以后事篇目内容。

共有16篇涉及太初以后记事,凡22人,是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综其终始”的简略附记,总计1541字,这些人和事集中在两件大事上,一为巫蛊案,一为李陵案。赵生群则认为,《史记》记事迄于太初,太初以后所记载的事件,是后人补窜。


世界全史罗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鲁迅先生对于《史记》的评价之语,所以无论从史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来讲,《史记》都无愧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地位。

然而如此巨著,其实命运也是坎坷不平的。不说司马迁埋头十四年才得以完成的艰辛,单说《史记》中那些大量针砭时弊的内容,就已经注定它的传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那么,《史记》创作的背景和其最终得以传承的原因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就来试着解读一下。

父亲遗命,司马迁皓首穷经

司马迁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太史令。所以,司马迁从小就开始遍读诸家名著。在司马谈因为没能被允许追随汉武帝登泰山封禅,而悲愤而死前,曾经拉着司马迁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嘱咐司马迁,说自己没能为天下著史,心中惶恐无比,

所以一定要让司马迁继承司马家族著史的传统,不让史家断绝。

司马谈的临终遗言说得恳切,司马迁自然含泪应承。所以,在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接任太史令,开始了他阅尽天下史书、访遍世间异闻的著史之路。

司马迁著史,不偏听偏信,更不刻意歌功颂德。所以他于《史记》中的行文,优美而又狠辣、恣意而又客观。尤其是在为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之后,司马迁更是跳出了自己的时代局限,以更加高远的视角来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然而,《史记》既然是客观、狠辣的,自然会对当时的朝政有所抨击,也自然会揭露出一些不能见人的龌龊事。所以,这也就注定了《史记》的传承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命途坎坷,《史记》小范围流传

司马迁写完《史记》后,《史记》并没有流传开来。当时,世间《史记》只有两本。其一是保留在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官家场所的原本,其二则是司马迁珍藏家中的副本。

而在司马迁死后,《史记》才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而能接触到《史记》的人都是当朝皇帝等宫廷内部人士,而就算是王公大臣、一方诸侯想要保留一份《史记》全本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史记》中披露了太多的历史秘辛和宫廷秘事,除此之外,《史记》中还有众多治国方略、军事战法以及对时政的针砭之言。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维护自己的声誉,当政者也不会让《史记》大规模流传。

在古代这种信息交流极为不便的时候,一部耗费了司马迁无数心血的史学巨著,如果不能广为流传,那么仅有的那几部《史记》最终只有两种结局:其一,被当政者故意毁去;其二,由于时间流逝自行消亡。

所以,《史记》虽然诞生,但其能否流传后世也是司马迁当时最为担心的问题。毕竟,如果不能顺利流传于世,其父亲司马谈所嘱托的“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与镜花水月。

好在,天不负人,虽然历经磨难,但《史记》还是大体流传到了当今,这可谓是司马迁之幸、《史记》之幸、更是后世之幸。

而《史记》能够最终得以流传于世,有三个人功不可没。

时局变幻,《史记》面世

《史记》能够面世,首功之臣应该算是西汉名臣杨恽。杨恽是司马迁的亲外孙,由于杨恽的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所以杨恽家中珍藏了一部完整的《史记》。

而杨恽从小又经常翻看这部弥足珍贵的巨著,所以他对于外公所著的这部史家绝唱有着独特的崇敬之情。于是,为了不让外公的心血付诸东流,也为了不让这部史学巨著淹没于历史的烟海之中,杨恽东奔西走,极力推动《史记》面世。

而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关键人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当朝皇帝——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重孙,他从小饱经磨难,最终在霍光的扶植下当上了大汉皇帝。纵观汉宣帝的一生,足以称得上是雄才伟略,其历史功绩即使与汉武帝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所以,如此的汉宣帝在政治眼光和胸襟上也不是一般的皇帝能比得上的。再加上《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止于汉武帝,所以汉宣帝在杨恽上书,以求能让《史记》面世的时候,也是大开绿灯。

有了天下之主汉宣帝的首肯,《史记》通行于世的最大阻碍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汉宣帝的远见和胸襟是《史记》能够流传于世的关键因素。

然而,杨恽虽然成功地让汉宣帝同意将《史记》刊发,但《史记》当中毕竟还是有很多对于西汉政事的抨击,所以要说《史记》能像如今一般广为流传,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又有了第三个人对《史记》的流传起到了推广作用,这就是篡夺西汉江山的王莽。

王莽做为西汉外戚,最终却谋夺了西汉的政权,他的心中必然有一些疙瘩。而为了化解自己心中的疙瘩,王莽势必想要为自己的篡位找到一丢丢合理性。

而恰好《史记》当中就有一些对于西汉政权的抨击,王莽自然会抓住机会将《史记》之中那些西汉政权的弊端无限放大。于是他广求司马迁的后人,并给他们封官进爵,还让他们担任史通子。

而做为司马迁的后人,能够得到王莽的撑腰,自然会将自家先祖的心血结晶广布于世。所以,王莽的存在,在客观上对于《史记》的流传起到了推广作用。

所以,时局变幻,促使了《史记》的面世。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流传的《史记》也是残缺的,像其中的《孝景本纪》和《孝武本纪》等章节原文已经遗失。故而我们今天能够有幸拜读《史记》这一巅峰史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心酸与博弈。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史记》这部来之不易的史家绝唱!

青灯拂史,瞎说八道的历史!


青灯拂史


首先,古籍失传是大概率事件这没错,但也要看是什么书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都一概而论。就说儒家那些书籍,那能丢吗?那叫大概率吗?人家无数儒家子弟拼了命去保护书籍,所以基本上儒家典籍就不存在“失传”这种事,只能是间接性失传,但总有人会努力保护的。当然极其个别的那就另说了,总之在儒家这里失传才是小概率事件。

至于太史公的《史记》,写的那么好,一出来肯定就是畅销货,所以肯定会有很多人进行抄录的。再加上汉廷也不会完全控制,但即使控制也没办法,真想藏书,办法还是很多的。

《史记》用竹简写数量庞大,但其实在汉时就是毛毛雨,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史记》能够流传下来,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一言以蔽之,凡是人民群众喜欢的,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很难真正禁止的。

其实在秦末汉初时期大家真正喜欢的还是兵书,这种真正的屠龙术和发财术才是真正让大家欢迎的书籍,然后按照西汉时期刘歆编写的《七略》中内容,整个诸子百家的书籍合集才是一个《诸子略》,而兵书就能单独形成一个《兵书略》,可想而知那时期的兵书数量是有多少?

而这种东西其实才是官方真正极力打压的,但是有用吗?毫无用,大家就靠着这个发财致富呢,所以怎么可能官府说禁就禁的。只是可惜随着汉代和平时间太久,这种屠龙术也没多大用了,所以就越来越少,导致就剩下咱们今天看到的那几本兵书了。

所以说,不管什么书籍,只要大家喜欢,不管什么载体,都很难出现失传的问题,可如果大家不喜欢,就算当时有再多,也避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可能。

至于《史记》,太史公那么精彩的描述,怎么可能不被人喜欢呢?很多人估计都能倒背如流的,所以怎么失传?


隔壁老王谈历史


汉武大帝没那么下作,这是个极端自信的人,尽管天下人众口铄金,俺依然一意孤行。那么多的人想毁他,真毁不了啊!弘农杨氏也是够给力的,骨头够硬。


长叹一生


因为《史记》是汉代的正史,就很容易保存下来。相比之下,野史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