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异动,疑点重重?

万科是一只让散户又爱又恨的股票,这两天成为了雪球最热门的股票之一,原因就是昨天的大宗交易,盘后消息面是万科管理层合伙人买入了16亿的万科股票,大宗交易价格25元整。

近段时间,万科股票价格波动极大,不符合它稳健的风格,主要是2019年报增速正好15%,导致不及预期的同时,让散户对管理层充满怨言。

对于万科是否是好股票,大多数人都是肯定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管理层与股东的关系面。本质上与伊利折价50%奖励管理层大同小异,方式方法不同,结果差不多,就是管理层做出了贡献,保证了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奖励管理层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奖励管理层同时又一定程度伤害了散户股东们。

今天针对昨天的大宗交易,有几点疑问。

疑点一:根据公布的信息看,万科合伙人买进了16亿股票,买方全部都是机构专用,那么到底是什么机构25元出货,目前万科企业的价值在A股中是排名前列的,当前的估值不说低估到什么程度,至少并不贵,到底是什么人选择此时出货,如果是之前40元左右出货,我认为可以理解,毕竟较短时间获利较多,且估值提升较高。年后疫情爆发期出货也可以理解,担心疫情控制风险,但在年后短短1个月从32.6元跌到25元之后才出货,难以理解,何况年报并非一无是处,这当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疑点二:公告上,万科管理层接盘16亿筹码,但实际同时成交的大宗交易多达61亿多,那么其余的45亿,又是谁在接盘?如此大的资金量承接,并且价格与管理层16亿成交价一样,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45亿背后的金主们是否与管理层存在关联,亦或是提前得知内幕消息,个人认为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小,两者之间应该是存在关联,但公告只提及了16亿,剩余的大宗交易并未提及。

疑点三:从买方席位看,除了机构专用之外,主要出现了三家券商营业部,从成交量和成交额来看,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显然就是管理层合伙人买入的,总计2笔,正好6500万股,16.25亿,与公告一致。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买入12笔,总计3.39亿,东方证券上海中山南路买入15笔,共计2.52亿,这是游资?有没有雪球大神了解这两家营业部到底是何方神圣。


疑点四:成交中有两笔超过10亿的交易,买方显然不是合伙人,买入量加起来超过22亿,极有可能是同一家机构所为,可见实力十分雄厚,这家机构的背景又是什么?

疑点五:2019年报公布,广大散户骂声一片,声音多在抱怨万科隐藏利润,加上这次的突然增持,管理层操的一手好盘,从32.6到24,短时间多达26%的跌幅,不可谓不恐怖,何况下跌之前的估值并未高估,而散户无论多不喜欢管理层,夺路而逃,也不可能短时间打压如此幅度,这中间必然存在主力机构的筹码派发和打压,机构消息面远比散户灵通,同时又立足长远充满耐心,会因为一份看起来并不糟糕的年报吓得夺路而逃吗,那么是否管理层联合了一些机构借机打压股价恐吓散户交出筹码呢。

最后再谈谈个人对万科的看法,个人认为作为万科的投资者,很多都是持股时间较长的,做短线的投机在万科上不容易赚快钱,需要拉长时间周期,才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目前,显然不是一个卖出做空万科的好时机,无论是从万科目前的估值,还是未来的成长,无论如何此时做空万科的风险极大。持有是最好的策略,加仓的话,见仁见智,立足长远的话,随时都可以加仓,要是很在意回撤的话,当前考虑到疫情以及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个人暂时不会轻易选择加仓,除非市场出现不理性急跌大跌。

万科是A股市场安全性和防御性极佳的股票,进可攻退可守,目前处于一段阵痛期,管理层渴望提高在股东中的权重,但又无法或者不愿承担过高的成本支出,这时候与广大股东的利益存在分歧,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万科管理层学习伊利,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20亿,并以当前价格(26左右)的50%直接奖励给管理层,只要达成每年维持15%的增长,回购的时候,也许短时间刺激了股价,但管理层得到了成本仅仅13块的巨额股份,相比现在管理层25块买入股票,是不是感觉舒坦了一些。吃相比伊利管理层还是好一些的,个人也认为防御性伊利与万科相当,进攻性就逊色不少了。

未来等到管理层股票持有量提高到一定程度,管理层与其他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的时候,万科的股价会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相信大概率还会迎来一段戴维斯双腿走路的蜜月期,未来股价突破历史新高基本上必然的,只是时间长短决定了年华收益的高低,但如此安全性强分红也不错同时确定性高的,A股又能找到多少支呢。



作者:Mr阿尔法
链接:https://xueqiu.com/1441857952/14577670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