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错一步毁终生!

公元前210年

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千古一帝嬴政在巡游东方的道路上悄然离逝。

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千古一帝嬴政在巡游东方的道路上悄然离逝。任忠厚、德才兼备,在朝廷和民间粉丝众多,皇帝的宝座稳的一批。可奈何赵高弄权,联合当时朝廷的二号人物李斯,应该来说是诱惑李斯,哥两个伪造遗诏,把接班人扶苏给废了,把胡亥给顶上去了,也就是秦二世。

赵高此人生性狡黠,秦二世哪里是其对手,朝廷大权全部左右在他一人之手,可怜的秦二世还不知道自己早就驾驭不住这个“老师”了。早在秦始皇在位时,胡亥就是秦始皇最宠爱的小儿子,赵高就利用了这点,想方设法地去讨好笼络胡亥,事事迎合胡亥的心理,满足他的需要,于是很快两个人臭味相投。秦始皇见了十分高兴,便让赵高当了胡亥的老师,教他书法、文字、以及各种律法知识。可胡亥是什么人,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其他的对于他来说都是狗屁。久而久之,他们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秦二世整天在皇宫里,天天夜夜笙歌,对于朝廷大事丝毫不关心,早就甩给了赵高同志。

赵高上台之后,可以准确的说他现在就是皇帝了,连皇帝都听他的,可以说,还有谁。走上人生巅峰的赵高同志,享受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的享受权利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感。

第一步,大肆捕杀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人,反对他的人可以说忠臣了,这么一搞,朝中的公务员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处处都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这个时候赵高可以说是心情十分愉悦了,精神上的满足感达到了十分高涨的地步。

第二步,加重了徭役赋税,本来秦始皇时期就已大兴土木,北击匈奴,南征南越,耗费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他这样一搞搞得民间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广大人民群众就不乐意了。有钱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物质享受,虽然你赵高同志爽了,但你得想想广大人民群众啊!

就这样,大秦帝国被弄的乌烟瘴气。

但还是有明白人,对当时的局势感到惶恐。肯定不会是赵高了,赵高文化程度不高,靠着溜须拍马才走上权利巅峰。李斯还是有大局观的,从小就是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熏陶,搞起政治是一等一的好手。

当时,我国第一支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领导人陈胜和吴广在攻城略地。一看有人打响了第一枪,武装反抗暴秦的信号全国各地亮起,,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李斯对于赵高的倒行逆施和农民起义感到深深不安,眼看再这样去,去,国家岂不是亡了。

便急忙进谏二世,可惜二世这大混子只知玩乐,不搭理李斯。没办法李斯只好上书,劝二世要懂得控制权利,让二世警惕赵高篡权。

胡亥对于李斯的进谏书置之不理,还是对赵老师言听计从。赵高知道这件事以后,感觉到了不爽,连皇帝都要听我的,你比比什么,就想借胡亥之手处死李斯。

赵高以后就处处诬陷李斯,李斯欲哭无泪,简直就是无中生有。一次两次不要紧,胡亥也不是傻子,李斯的功绩他还是知道的。赵高抛出重量级炸弹,当时,陈胜起义大军经过一个名叫三川郡的地方,三川郡太守是李斯之子李由,恰巧陈胜等人又是李斯的老乡,李由由于兵力悬殊没有派兵出击,这正好成为李斯勾结陈胜的罪状。

胡亥一听马上坐不住了,这是要革我的命啊!

但还是将信将疑,便派人去三川郡打听虚实。

这下子李斯坐不住了,这还了得,他知道这是李斯陷害,连忙上书,指责赵高诬陷自己,指出赵高有篡权的野心,建议胡亥将赵高及早除去,恐生祸患。胡亥哪里听的进去,只认准赵高一人,反而更加听信赵高。

哎!李斯仰天长啸,这是为什么啊!

赵高见有李斯打他小报告,便反击,对胡亥说到:“李斯最忌恨的就是我,我一死,他便可以实现杀君的阴谋。”

胡亥吓一大跳,勃然大怒。

李斯在胡亥的心中已心生芥蒂,从此对李斯的信任感为零。

这时候,中国大地狼烟四起,农民起义军一步一步壮大,已经快威胁到帝国的统治了。李斯和两个难兄难弟(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一起上书进谏,请求二世减轻徭役赋税,罢修阿房宫。

胡亥怎么会听的进去呢,训斥李斯,“现在起义军遍地横行,你李斯身为丞相不去制止,还有要让我罢修先帝所要修的阿房宫,你这是上对不起先帝,下对我不忠,要你这丞相有何用?”

于是胡亥直接让他下牢子,连带着那哥俩。

由于受不了牢狱之灾,冯去疾与冯劫自杀了,剩下的李斯不幸地落入了赵高之手。画面太凄惨,难以描述,把李斯在监狱中折磨地死活来,最后李斯只好认罪伏法,承认自己谋反罪行。

李斯知道他完了,彻彻底底地完了。

但是人的求生欲望不到临死那一刻是不会消失的。

李斯还抱有幻想希望胡亥能够回头是岸,大彻大悟,又在狱中上书胡亥,以自己的七大罪状为名义,附带着陈述了自己追寻秦始皇的伟绩,以此表达自己忠心耿耿,毫无谋反之心。

但幻想还是幻想,终究破灭了。

上书再一次落入赵高之手,结果不了了之。

狱中的李斯这个时候还是清醒的。赵高为了不让李斯翻供,命令手下人假装胡亥使者,对李斯连番审讯,李斯就想见到救命稻草一样,毕竟现在只有皇帝能就他了,就把以前那些无中生有的口供更改了。李斯这是不知又诈,连着来了十于此,每次说完实话就被严刑拷打,李斯实在顶不住了,这之后,就不敢说实情了。

等到真正的皇帝使者来临时,李斯以为这还是赵高之人假扮,于是没有说实情,不再为自己申辩罪行。

前头,胡亥派出去调查李斯李由勾结陈胜罪状的使者回来了,但这所调查的实情早已被赵高一一篡改,编造了许多李由谋反勾结的罪行,李斯也一并扣上了谋反的帽子。

胡亥那半吊子皇帝,听了所谓使者回报,高兴地说到:“若不是赵高,我差点上了李斯的当。

这愚蠢的家伙,昏庸无道。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李斯已谋反罪诛杀,全家老小无一能幸免于难。

一代名臣最后死于非命,可以说李斯的确丰功伟绩,追随嬴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平定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

只是不该与听信赵高诱惑,伙同赵高篡改遗诏,也就没了短短二世亡国。历史也没有如果,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今人也只能从以前过往,汲取一些经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