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擷影——宋代書畫精品複製展


第 三 展 廳


國學大師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兩宋之世。


這個頂峰,書畫藝術是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可以說,古代美學,到宋代達到最高。


兩宋繪畫,承襲唐、五代遺韻,以寫實為面貌,追求畫理並融入詩意,描繪自然的特有風貌。宋徽宗《雪江歸棹圖》的高遠、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雄闊、李成《晴巒蕭寺圖》的溫婉、范寬《溪山行旅圖》的質樸、郭熙《早春圖》的清潤和李唐《萬壑松風圖》的森嚴,都深刻的影響了後世的美學思想。


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宋代書法家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更重視自身的修養。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詩詞、音樂方面的功力也為前人所不及。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米芾、黃庭堅等名家作品中,那種“自生古意,不踐古人”的追求和“尚意”書風的韻味。


此次展覽的四十餘幅作品,都是宋代傳世書畫精品的複製品,被專家稱為“僅下真跡一等”,可賞、可藏、可傳。內容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既有高山大川的壯闊、江岸丘壑的悠遠,又有民間市井的真實與文人書翰的寧靜和超邁。

站在這片土地上,遙想宋代書畫藝術的輝煌,追溯宋文化的高度,讓人浮想聯翩,高山仰止。


今天,我們藉助於書畫這一最直觀、最真實的藝術表現形式,既能很好地領略宋代書畫藝術的精妙,同時,也對宋文化有一個更為真切的認識。


撫今追昔,不忘來處,激奮後學,勇往直前,殊為可貴。


展 品 欣 賞


層巖叢樹圖-巨然(宋)


丹楓呦鹿圖-佚名(五代)


風雨歸牧圖-李迪(宋)


華燈侍宴圖-馬遠(宋)


臘梅山禽圖-趙佶(宋)


羅漢圖-劉松年(宋)


墨竹圖-文同(宋)


七言絕句-吳琚(宋)


晴巒蕭寺圖-李成(宋)


秋庭嬰戲圖-蘇漢臣(宋)


山鷓棘雀圖-黃居寀(宋)


雙喜圖-崔白(宋)


萬壑松風圖-李唐(宋)


溪山行旅圖-范寬(宋)


雪灘雙鷺圖-馬遠(宋)


早春圖-郭熙(宋)


白芙蓉-李迪(宋)


哺雛圖頁-李安忠(宋)


出水芙蓉圖-佚名(宋)


春江帆飽圖-郭熙(宋)


果熟來禽圖-林椿(宋)


荷蟹圖-佚名(宋 )


吉祥多子圖-魯宗貴


靚裝仕女圖-蘇漢臣(宋)


臨沂使君帖-米芾(宋)


梅花繡眼圖-趙佶(宋)


枇杷山鳥圖(林椿)


松澗山禽圖-佚名(宋)


瓦雀棲枝圖-佚名(宋)


文會圖-趙佶(宋)


寫生草蟲圖-佚名(宋)


倚雲仙杏圖-馬遠(宋)


猿鷺圖-易元吉(宋)


瑞鶴圖-趙佶(宋)


龐居士寒山子詩(局部)-黃庭堅(宋)


千里江山圖(局部)-王希孟(宋)


秋江魚艇圖-許道寧(宋)


蜀素帖(局部)-米芾(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局部)-趙佶(宋)


雪江歸棹圖-趙佶(宋)


自書詩卷(局部)-陸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