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神能讲一下,前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瞄准美国的事!前因后果?

旸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萨沙的文章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为什么服软?核武器和海军都远不是美国对手

简而言之,美国在冷战中耍了一招,将可以使用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到土耳其,距离苏联核心地区近在咫尺。

赫鲁晓夫为了给美国压力,使得美国退让,也以牙还牙。

他将核导弹部署到古巴,就在美国眼皮底下。

这下,美国认顿时活了。

当时美苏实力悬殊,尤其核武器方面差距大。

1962年,美国拥有的核武载具,是苏联的5倍以上。

同时,苏联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几乎灭有。

1959年,苏联装备了R7洲际导弹。这种导弹实用性不强,准备时间太长,体积巨大,一旦爆发核战就很容易被定为摧毁。

所以,苏联没有大规模部署R7洲际导弹。

苏联可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只有以图-95为主的200架洲际轰炸机。

但是,即便是洲际轰炸机想要穿越美军多道防空网,飞跃大西洋到美国本土,是极为困难的。

即便如此,美国已有高达600多架洲际轰炸机,数量是苏联3倍。

另外,美国还有130枚至150枚导弹装在"北极星"潜艇上。

所以,说来说去,一旦爆发核战,苏军对美国本土没有大的威胁。

在古巴部署核导弹以后,就完全不同了。美国本土立即受到可怕的核威胁!

美国无奈,开始对古巴进行全面的封锁,试图压迫苏联屈服。

当时苏联的军力和国力同美国差别很大,尤其是远洋海军根本无法和美军对抗。

苏联海军没有航母,军舰也没有配备导弹,最强有力的只有潜艇。

而这些潜艇在美国舰队封锁下,自身难保,被差点玩死。

最终,赫鲁晓夫被迫退让,宣布停止在古巴部署核导弹。

其实,赫鲁晓夫也没有输,因为稍后美国也同意撤退在土耳其的核导弹。

自然,表面上是苏联先退让,似乎输了面子。

但面子值多少钱?总体死撑连里子也输了好!


萨沙


整个冷战史再也找不到类似古巴导弹危机的事件了,它是美苏两国在特殊时期最严重的直接对抗事件,也是人类离核大战最近的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应该说是苏联为了扭转当时与美国在核战略上的相对劣势而采取的冒险行为,当然另外一方面,也有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捍卫国际社会主义联盟的考虑。

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者巴蒂斯塔,卡斯特罗掌权之初,美国和古巴的关系没那么坏。但是半年后,古巴国内发生了人事上的变化,不少激进人士充斥着古巴政府各个部门,这才引起了美国的更大注意和不满。


到了1961年美国突然宣布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这是美古关系的重要转折点。随后就发生了臭名昭著的“猪湾事件”,美国试图通过秘密行动推翻古巴社会主义政权,却惨遭失败。尽管,古巴摧毁了美国的阴谋,但是古巴对自己政权安全十分担忧。

于是这就迁出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苏联。古巴向苏联的求援正好戳到了苏联的心窝,苏联一直想在美国的后院建立存在,可以一直没得机会。赫鲁晓夫认为,古巴局势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苏联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关系到苏联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脚点。在美古断交后,苏联开始大力支持古巴。


除了这一点,其实早在1959年,美国就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严重威胁。反观苏联,并不对美国形成战略优势,当时正是美苏冷战正激烈的时刻。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赫鲁晓夫考虑要在往古巴运送导弹以弥补自己在欧洲上的想对劣势。赫鲁晓夫认为在遭受猪湾失败后,肯尼迪不会短期再次公开谋求推翻古巴。

1962年苏联政府同意了赫鲁晓夫的考虑,同时他和卡斯特罗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议讨论导弹部署问题。1962年7月,苏联开始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到六月苏联宣布要向古巴提供技术专家,其实这个时候的秘密工作已经差不多完工了。

苏联在公开场合一直否认在古巴部署有进攻性武器,但是到了1962年10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的的意味收获使得这场“惊天阴谋”曝光。10月14拍到照片后,美国专家分析图片得知这是发射台,导弹发射基地,还有一枚导弹。


10月16日,肯尼迪得知信息后十分恼火,他决定要采取措施回应。但是在政策选择上其政府高层发生了分歧。有人主张要对古巴相关导弹基地轰炸进行定点清除,有人主张要趁这次事件彻底拿下古巴。但是肯尼迪权衡后还是选择海上封锁古巴。

从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到27日,局势大有升级的趋势,苏联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


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美国对此极其震惊,但是肯尼迪果断下令。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

美国秘密监视前往古巴船只的一举一动,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信承认了苏联在古巴导弹的存在,但是辩解并非进攻性的武器。同时,他释放出两国要避免核危机的信号,并喊话美国如果美国不入侵古巴,苏联愿意撤出古巴的导弹。

随后赫鲁晓夫再次向美国写信要求美国要对等的拆除其在土耳其的类似武器部署,但是肯尼迪选择性回复了第一封信。赫鲁晓夫收到回信后表示愿意接受,这可能是因为他得到了相关情报,即如果苏联不同意,美国要立即轰炸古巴导弹基地并乘机进攻古巴。

到了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 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后来美国撤出了欧洲部署的相关导弹,其实这些武器是美国本就还撤回很新,美国卖给苏联一个面子。这场危机在苏联的妥协下结束了。

其实当时整体上苏联的威慑远不如美国,赫鲁晓夫也只能在取得美国相关的保障后主动结束危机。在经过此次危机后,苏联奋发图强,在70年代后期便和美国形成了大致的战略核平衡,甚至一度超越美国。只可惜这些是昙花一现,进入八十年代后的苏联渐显颓势,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军费开支过大,最终成为了压垮苏联的重要因素。



古今会


对于这件事情来说。美国是既赢得了面子,也赢得了里子,反过来苏联就是里外都输了。对于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毛主席有着最传神评价,事前冒险主义,事后投降主义。因为此事肯尼迪被称为最伟大的总统,而赫鲁晓夫下台,也和此事有一定的关系。应该说此事的前因后果充分说明苏联在国际战略上的幼稚。古巴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世界最危机时刻。却是人类最接近毁灭的边缘。

古巴导弹危机起始于美国。在1959年。美军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严重地威胁了苏联的国家战略安全,苏联不仅没有反击方式,就是连本土防范都成问题,更为严重地是,美国的行为,此时正处于冷战高峰,苏联已经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团团包围,所以必须在战略上有所突破。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近邻,加勒比海国家古巴成为苏联的目标,由于当是苏联在各个方面都不如美国,更本没有和美国叫板的本钱,导弹和核力量更是不如美国。美国的核弹头数量是苏联的6倍,核运载工具是苏联的5倍。苏联只有通过“取巧”方式来对抗美国,而古巴由于“猪湾事件”和美国闹翻,而且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双方在意识上有共同的思想。于是在1960古巴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苏联给予古巴大量经济援助,经过双方仔细仔细协商。在1952年达成秘密协议。

协议就是古巴同意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战略导弹,而苏联给古巴提高经济援助,无偿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以运送货物的名义,将导弹和飞机分拆和蚂蚁搬家方式运往古巴,3000多名军队和技术人员也秘密前往古巴。核弹头的威力广岛的原子弹威力大 20或30倍、这完全是苏联和赫鲁晓夫主导的战略赌注。但运送导弹毕竟不是运送大米。事件曝光以后,引发美国强烈反响。美国上上下下感到空前危机,肯尼迪总统立即公开宣布,如果苏联不把导弹和核武器撤除古巴,美国将展开报复措施,赫鲁晓夫听后也是寸步不让,也是公然宣布,不会撤除在古巴导弹,苏联将和美国对抗到底,肯尼迪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肯尼迪听后就知道苏联在讹诈,是色厉内荏。立即宣布:调动了二战以来数量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出动了68个空军中队,90艘舰艇和8艘航空母舰将古巴的外海团团围住。双方面上剑拔弩张,但私下却是多次协商。美国私下和苏联谈的条件是,愿意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来换取苏联在古巴撤除导弹,赫鲁晓夫答应了美国的条件(此事美国没有宣布)。实际上却是双方各退一步,如此强硬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应该说美国和苏联相互妥协 各退了一步。只不过是苏联先退了一步。外交上做的很巧妙,才在国际社会赢得了面子和里子。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协商方案是:第一,苏联必须从古巴撤出一切导弹,并要经过(美国主导的)联合国的检查。第二,苏联保证不再在古巴部署任何进攻性武器。第三,美国保证绝不入侵古巴,也不协助他国入侵古巴。第四,美国提供秘密保证:美国半年后从土耳其撤出已经老旧的导弹(第四条不对外)。赫鲁晓夫同意这一方案,于是,苏联人在10月28日,开始撤离部署在古巴的总共42枚导弹。美国政府则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撤,后来又低调撤离了部署在德国和土耳其的部分导弹在。由于过于紧急,事先甚至都没有与古巴协商就撤离了导弹。卡斯特罗得知以后气愤异常。也是由于此赫鲁晓夫的行为被认为过于软弱。可以说,在此事上,最吃亏的就是古巴,他被当做棋子一样被“摆弄”和筹码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这个事情可是被称为世界最危险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差一点点燃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灭绝危机,这次的危机严重程度超过了一二战,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益之间的摩擦,说白了就是美苏两国冷战争霸的一个直接的冲突体现,就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导致的危机,差一点把全人类都拉上一起走向灭亡。


最开始的起因其实就是美国在东欧部分国家部署了路基战略导弹,这些导弹全部部署在苏联附近,这也是美国跟苏联冷战竞争的一个高峰期,双方在武器装备上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特别是对毁灭性的武器的研发和部署,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美国在东欧部署中短程战略导弹,目的是为了防止苏联向西扩张威胁到西欧国家北约团体的安全。

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苏联的军事和科技可以说达到了最顶峰,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当然在综合方面来说苏联还差美国一些,但是规模已经足以让美国和欧洲感觉到了恐惧,美国也在多方面不遗余力的进行着对苏联的防范,部署导弹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导弹也严重的威胁到了苏联的安全,而在那个时候苏联的导弹技术还不如美国,特别是远程导弹上面对美国的威胁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在苏联也想用其他方式来增加对美国的威慑力的时候,古巴国内危机给苏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二战以后不久古巴推翻了独裁统治建立了新共和国,而在这个时候美国跟古巴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直到1959年发生了改变,古巴新一届政府的成员实行的权利集中制的政策让美国产生了不满,美国担心控制不了古巴导致美洲后院起火,于是 用傲慢的态度去逼迫古巴就范,而古巴新政府并不是软蛋,并没有屈服在美国的淫威下于是两国关系恶化。



1961年美国断绝了跟古巴的外交,同时并对古巴进行了经济制裁,导致了古巴陷入了危机当中,而同你美国政府策划了古巴流亡政府利用美国的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两天的轰炸,然后雇佣1000人的雇佣军在猪湾登陆,只是没想到这次入侵在短短的72小时内被消灭,而美国并没有因此放弃,继续施压古巴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古巴政府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抵抗美国,只能求助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制衡美国的国家苏联求助,而在一年前古巴就已经跟苏联恢复了外交,在这个节骨眼上,苏联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到了,面对来自古巴兄弟的求助,作为老大哥的苏联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给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以及军事上面的全方位送温暖似的援助,缓解了古巴的压力,也是在援助的阶段苏联已经计划好偷偷的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在一切都顺利进行导弹基地建设差不多完工的时候,美国的一架高空侦察机在例行侦查的时候无意中拍到了导弹基地的相片,传到了美国总统的手中,一下子就让美国总统肯尼迪坐不住了,自家门前突然多出来不在自己掌控之内并且有巨大威胁的军事存在,让一贯安稳惯了的美国人坐不住了,美国国内对苏联在古巴建立核导弹基地的事情非常的恼火和恐惧,于是对苏联做出了严厉的不惜做出打算打核战的警告让苏联撤走导弹。

苏联的赫鲁晓夫当时也是心惊,没想到美国的决心那么大,但是苏联也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低头认怂,于是并没有理睬美国的要求,这下子美国火了,直接出动所以的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在空中二十四小时执勤随时待命向苏联进行核打击,并且还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严禁船只进入古巴,也在海上跟苏联开网古巴的船对峙了好几天,气氛非常的紧张,当时只要有一方行为过激一点那就有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最终双方经过了谈判沟通,十三天的危机解除,苏联同意撤走古巴的导弹,条件是美国撤走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以及答应不在干预和入侵古巴,最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最主要的是这次危机最先认怂的是苏联,因为当时的苏联在多方面比美国差一点,而且美国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对苏联的合围势头,而认怂的原因其实苏联也知道自己继续下去也讨不到好处,最后选择了退步,而后来的一系列导弹的约束条约的签订其实都在这个事情发生后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发生所以才签订的,可以说这次危机其实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