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烦,顶撞父母, 面对孩子的这些通病家长有何对策?

面对逆反孩子,家长有何招数?

心理学家观察到人际交往中有“

增减效应”,即人们都希望他人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百度百科介绍了一个实验,让大学生分组听取有关他们的评价,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评价人是在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

家长在评价孩子时难免提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如果“先褒后贬”,孩子容易感觉重点是后面的批评而排斥;如果一味表扬,又会让孩子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我们可以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自尊的小毛病或者幽默的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后再恰当地赞扬优点,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也会更乐意接受批评和建议。

在另一部热播电视剧《小欢喜》中,方一凡的父母就有着天壤之别的育儿态度。妈妈是凡错必究,一点小错也要上升到人生观的大道理。其结果是,儿子犯一点错就很紧张,就怕让妈妈知道,也经常为妈妈的不理解而苦恼。


而方一凡的爸爸就很注意孩子的自尊心,总是先找到儿子的闪光点,而对于孩子的过错是温柔以待,用理解来感化对方。因此儿子对父亲也像哥们一样,无话不说。

当然,如果孩子的出言不逊如果是因为太自我或者不懂得对长辈的尊重,家长应该及时纠正,否则积习难改。但要避免恶语相加或居高临下的指责,家长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跟孩子平等沟通,告诉孩子“你的话让我很伤心,但我仍然爱你。让我们都考虑下对方的感受好吗?”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孩子以礼待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总之,养育儿女是对家长耐心的考验。家长要对孩子细心倾听,给予孩子犯错和调整的空间,更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爱心和理解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更积极地面对世界,更耐心地对待他人。